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強於預期

2017年4月21日

中國經濟強勢增長。這個大國越來越不依賴於世界其餘地區。不過,德國之聲專欄作者Frank Sieren認為,其代價是,中國債務增加。

China Wirtschaft Chipfabrik in Shenzhen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O.Weiken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增長越快,這一問題便越重要:增長來自何方?畢竟,今年首季實現了2015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強增長:頭三個月,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6.9%。讓人驚訝的是,製造業尤其為這一增長作出貢獻。3月份,工業生產同比增加7.6%,為兩年多來所僅見。抱怨企業為此過高負債,似乎為時過早。因為,負債本身並不就是錯,而是要看借債是否合算,也就是說,借來的資金是否只用於了生產無法賣出的產品。可中國現在的情況是:內需旺盛,出口強勁。而兩年前,這個世界剛開始要準備適應這一現實:中國政府無法按所定目標那樣,快速落實經濟改革和金融市場改革。

眼下的增長卻顯示出,改革正逐漸收效,金融市場也不再像兩年前的夏季那樣,出現過山車一般的動蕩起伏。當時,上海股市在一個月內下跌30%。

高消費立功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雖然與美國有貿易爭端、北韓和美國之間出現緊張關係,美國總統川普本人不排除軍事打擊的可能性,中國經濟卻不為所動,繼續走自己的路,實在叫人驚訝。第一季度,儘管汽車銷售疲軟,零售貿易中,銷售增長10%。在此之前,買車人大都持期待、觀望態度,看看對電動車的規定會有何種發展。中國政府曾出台過電動車補貼政策。電動車比普通引擎汽車更易得到牌照。雖然電動車降價政策去年年底到期,本周三開幕的上海車展將表明,在相關問題上的政策趨勢。去年,中國國內小轎車銷售量為2300萬台。今年,專家們預期,儘管購買者持觀望態度,銷售量仍將增至2500萬台。

特別是消費指數讓人們信服中國的增長。因為,尤其是在低通膨時期,人們不會被強迫消費。所以,下面這個數字讓人驚訝:製造業的貢獻已經不小,而消費在增長中所佔的比重就達到了三分之二。

住宅銷售增加18%,也為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持。不過,這一情況可能不會持久。北京已宣佈將出台更嚴格規定,未來,中國都市的購房者在購買第二套房產時必須拿出更多自有資金。該規定首先涉及的是那些平方米價格最高的城市。但是,在這裡也是這樣的情況:國家不得不阻止人們花錢,而不是刺激消費。

(本文作者20多年來在中國生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