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林視點:恐怖主義不僅威脅西方
2015年6月3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五對於西方而言,可謂是一個黑色星期五。突尼斯的襲擊事件造成38人死亡,而在法國裡昂也有一人被斬首。同樣在上周,中國喀什也發生了流血事件,造成28人死亡:6月22日,多名持刀且攜帶炸藥的維族人在一個公路檢查站向警察發動了襲擊,殺死多名警察;警方隨後向襲擊者開火。在這起事件中,身亡的大多是維吾爾族人。相比突尼斯,發生在新疆的事件更加撲朔迷離。中國當局對這起事件基本保持沉默,而在西方則對恐怖襲擊事件公開透明地展開報導。
僅靠監控無法遏制恐怖主義
面對極端伊斯蘭背景的恐怖主義,不論是西方還是中國都無法有效地掌控局勢。即便向中國這種有著很強監控能力的國家也無法作到這一點。就在今年上半年,新疆自治區黨委在連續數月的平靜之後,對外表示,在過去12個月中,一共破獲、摧毀了180多個恐怖團伙。
而現在發生在喀什的襲擊事件,對於那些幻想用全面監控、強硬手段來控制局面的人而言,無疑是當頭一棒。在這之前,新疆的恐怖襲擊主要都發生在烏魯木齊。不過,一段時間以來,烏魯木齊的局勢也相對趨於平靜;而在此之前的2013以及2014年,中國可謂是度過了近年來最不太平的兩個年頭。
並非單獨作案
首先是2013年10月,一輛汽車在人流密集的天安門廣場上爆炸,除了車內襲擊者外,還炸死兩名遊客。然後,在烏魯木齊的街道和商場,又發生了好幾起襲擊事件。2014年3月1日,在昆明火車站前的持刀襲擊案中,29人喪生。
最遲這時起,北京當局就明白,這些襲擊者並非單個作案的維族狂熱穆斯林,而是有組織的國際恐怖主義。統計數字也顯示了一幅可怕的畫面:2010年至2014年底,全中國在恐怖襲擊中共有468人喪生、548人受傷。
無助的安全部門
北京於是開始採取反制措施:數以千計的警察以及其他治安力量在新疆以及其他多個省份加強安保,政府的語氣也越發強硬:"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或者將恐怖分子比作"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而當局懸賞通緝嫌疑犯、將目光投向蓄須者,則只能說明安全部門在這個問題上的無力。
當局還抓捕了維族學者伊力哈木‧土赫提。後者儘管一直為維吾爾族人發聲,但也一直強調不支持新疆獨立的主張。但儘管如此,他依然被當局指責"煽動民族仇恨",並以分裂國家罪在去年9月被判處無期徒刑。北京此舉無意間又造就了一名悲劇英雄,可能也進一步誘發了其他恐怖襲擊。
中國當局的上述種種做法與我們西方的政治理念不能融合,不過在其他一些做法上,卻又能找到共同點:中國軍人今後也將被派往海外執行反恐任務,前提是當事國對此表示同意。在這一領域,北京和西方還有可能展開合作。不過,美國等國的干涉行動也已經表明,這種做法是多麼的具有爭議:最終的局面往往比軍事行動開始前更為混亂。
發展經濟抵禦恐怖主義
另一種合作模式則更有意義:北京正嘗試通過廣泛的經濟援助來幫助穩定地區局勢。規劃中的新絲綢之路,囊括了新疆以及與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的邊境地區。通過擴建基礎設施、提供經濟補貼的方式,北京要把中國的西部貧困省份建設成能與東部媲美的地區。2014年,新疆的治安預算提升到10億美元。而除了高速鐵路以及高速公路的建設計劃,上周,北京還決定了更為詳細的規劃:到2020年,新疆將成為中國紡織工業的主要基地。今後八年間,新疆將新增100多萬工作崗位,即用商品來取代武器。
這一做法,旨在通過經濟建設來消除恐怖主義的民眾基礎。民眾的生活水準越高,自殺式襲擊、炸彈襲擊的吸引力就越小。當然,北京政府對於這一方法,心裡也沒有底,但無論如何值得一試。而中國與西方究竟能在反恐戰線上展開多大範圍的合作,也是值得去試探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