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沉重的損失 - 中美就貿易爭端達成共識

2019年12月20日

川普的所謂「第一階段協議」實際上更是停火協議。澤林認為,這一協議顯示出,華盛頓面臨的壓力要比北京大得多,北京基本不會改變其工業政策。

USA China l Handelsstreit l Aufbau Handelskonferenz in Peking
圖片來源: Reuters/M. Schiefelbein

(德國之聲中文網)雷聲大,雨點小?就在12月15日大限來臨前夕,華盛頓取消了一度曾廣泛宣揚的大規模徵收懲罰性關稅計劃。貿易爭端持續一年半之後,雙方在最後一刻達成了共識,川普欢呼勝利,稱其為巨大的成就。然後,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他已多次先是宣稱勝利,然後再改變語氣。而這一次的所謂"第一階段協議",實際上也更像是一個不堪一擊的停火協議,而絕不是什麼重大突破。即使美國總統也許並不這麼認為。

美國總統發推稱,北京不僅答應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還將進行大刀闊斧的經濟結構改革。而北京對所謂"部分性協定"的表態則相當審慎。華盛頓希望,雙方能夠在一月初簽署這份長達86頁的協定。而北京則表示,協定文本還需要翻譯和法律專家的審核。有鑑於此,雙方可能還需要再進行數次磋商。北京表示,"期望能夠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同美國開展合作。"並稱,"一切要以市場原則以及世貿組織的規定為基準。"

協議中的懸念依舊很多

這也正是困難所在。川普宣稱,中國承諾將每年從美國購買價值500億的農產品,這比貿易爭端爆發前增加了一倍。但想必中國的購買量應當不會超過國內需求。中國購買美國大豆主要是作為動物飼料。但是受非洲豬瘟影響,中國生豬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出於同樣的原因,中國也不得不大量增加肉類的進口量,而這同"第一階段協定"其實並無關聯。另外一個不穩定因素則是,北京方面做出的承諾將"分階段"兌現,因為沒有人知道,"分階段"應當怎樣定義。一般來說,拖延時間是北京的慣用手法。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Wong

不增加更多對華懲罰性關稅

至於所謂的"結構性改革"具體包括什麼內容,也還有待進一步澄清。華盛頓宣佈,北京不會繼續把企業轉移智慧財產權作为进入中國市場的先決條件。事實上,這並不是什麼新聞,中方早在2014年就做過這一承諾。因為這也符合中方的利益:因為目前中國自己也擁有很多尖端技術,也需要得到保護。去年的全球"專利之王"就是華為。

同過去一樣,這次協議對川普来說,更重要的仍然是其象徵意義。他要拿出所謂的政績來,要向深受貿易戰之苦的美國農民發出積極的訊號。北京要求,美國撤銷所有的新增關稅。但川普则堅持對2500億美元中國產品徵收25%關稅的做法,因為他要保留今後談判中的施壓手段。這也就為"第二階段"談判平添了很多障礙。

中國人民支持本國政府

在歐洲,媒體裡有大量對中國的負面報導,比如香港抗議以及新疆侵犯人權等等。因此很多評論員都得出一個印象,即北京很快就會不堪國際壓力而做出妥協。而事實上,川普蒙受的壓力要大得多。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的估算,中美貿易爭端已經對全球經濟造成了7000億美元的損失,全球股市已經對大起大落感到厭倦。在對華政策方面,美國民主黨人本是支持川普的,他們現在當然會說,"第一階段協定"是"徹頭徹尾的投降"。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只要人民繼續支持政府,北京就絕不會輕易就範。而只要中國經濟繼續發展,人民就會繼續支持政府。雖然中國經濟出現了些許下滑,但還足以給民眾帶來足夠的幸福感。中國成功的秘訣並不在於該國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單方面解讀,而在於中國在政治層面上很好地實施了大國管理。在這樣一個國家裡,內部市場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對外國的依賴性則相對很小。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SIPA Asia/Yu Fangping

中國把穩定放在首位

西方基本飽和的市場迫使企業不得不前往中國。而與此同時,中國的技術也變得對世界越來越重要。華盛頓不得不意識到,"新冷戰"戰略並不會奏效。川普向61個國家施壓,要求他們不得允許華為參與網路建設。但迄今為止,只有三個國家聽從了美國的要求。中國不同於當年的蘇聯,蘇聯是一個單純依靠軍事實力的、人為的國家聯合體。1979年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參與過軍事衝突,也不再是當年那個搞革命的國家,而是一個將穩定置於首要位置的國家。

也正因如此,中國不願意僅僅因為華盛頓的意願而改變自己的成功模式,其實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川普现在所實行的"脫鉤政策"尤其破壞了過去三十年所構築的貿易關係,從長期而言也葬送了美國的領先優勢。自從1972年尼克森訪華以來,華盛頓的戰略一直是支持中國開放,但同時將中國融入國際網路,用其他國家的力量加以制衡。起初被用來平衡中國的選項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這也是歐巴馬與其他亞洲國家試圖簽訂的最大規模貿易協定。但川普一上任後就宣佈退出,主要是想以此顯示自己比歐巴馬更為強大。此後不久,他又讓韓國人大吃一驚,因為他認為韓國必須為得到美國的軍事保護提供更多資金。但他沒有提到的是,在韓國駐扎的美軍是美國維持世界主導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他在對待加拿大、澳洲和歐盟等其他盟友時同樣毫无顾忌。眼下,日本以及東南亞的其他一些大國正在因為川普的"美國優先"貿易政策而備受煎熬。

專欄作者澤林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用排斥取代融合是錯誤戰略

在有些問題上,川普是對的。比如他因為中美貿易不平衡而批評北京。但是不管我們願意與否: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用排斥取代融合不僅是錯誤的戰略,同時也毫無成功可能。北京一定要有發言權,否則就會建立一套自己的規則和架構。比如正因為無法在西方為主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中獲得平等的共同決策權,北京就創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與此同時,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裡,我們面對氣候變化和自由貿易這樣的議題時必須依靠中國。在多極化世界秩序中,沒有妥協便無法前進。美國在面對這一局面時被北京更為被動。因為在美國每做出一次妥協便失去一點權力的同時,北京的話語權便增長一分。就算這種話語權的增長速度,甚至還沒有達到北京的期望。

 

本文作者20多年生活在北京。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