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林視點:肩並肩
2018年7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李克強謹慎有加。以總理身份第四次訪德前數天,他在《法蘭克福匯報》上以恭敬以至諂媚的語氣公開致函德國人民,強調指出,中德兩國應成為"表率","面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加劇的複雜形勢,中國和德國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有責任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推動建設一個和平穩定、開放合作的世界。"在德中論壇上所作的詳細演講中,他幾乎以同樣的形式再一次強調了這一說法。他知道,歐洲顯示自己是自貿和多邊主義的鬥士,沒有比現在更正當其時了;德中兩國密切合作的機遇沒有比現在更有利了。
自有了川普,一切都變了
2011年,在李首次訪問德國時,若一個共產主義-資本主義計劃經濟體有此說法,定當會讓人大惑不解。不過,當時,白宮裡畢竟還沒有川普。此人踐踏跨大西洋友誼、撕毀好不容易達成的諸如經受了考驗的世貿組織貿易游戲規則那樣的協定。李克強強調"和氣生財"。他知道,此刻,為抵抗川普,中國需要強大夥伴。
與美國的貿易爭端進入了新階段。儘管有表面上的談判成果,上周五(7月6日),相互頒布的懲罰性關稅開始生效。雖然依舊能達成共識,但若和德國聯手,只有好處。因為,德國不僅是歐洲的最大經濟強國,而且,還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國。中國的問題亦是德國的問題。梅克爾與川普打交道之困難不亞於李總理。鑑於此,一條共同路線的訊號作用不可低估。李指出,"我們必須繼續擴大相互開放。只有相互的和公正的開放才能增進富裕,惠及雙方以至更多方面"。
然而,對德國來說,向中國靠攏並不像李總理所設想的那麼簡單。在很多要點上,柏林仍更接近華盛頓而非北京。如果李稱,"中國嚴格保護智慧財產權,不允许强制技術轉讓",那麼,這更多地是一種願望,而非現實;或至少是對現實的極不著邊際的詮釋。在中國,德企沒有平等市場準入機會的领域依然大量存在。新近,中國雖取消了對德國汽車生產商的建合資企業的強迫規定,但此舉出台為時已晚,德國人與中方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至深至廣,單獨行動早已意義不大。
中國承諾保護隱私
李也宣稱,中國"高度重視在數字化和大數據利用過程中保護個人隱私和商業機密"。對此,從去年起,必須向中共內部商務組織報告的在華國際康采恩只能啼笑皆非。中國數字安全法還強迫外企,將自己的數據儲存在中國伺服器上,並經由國家線路上網。德國的問題:谷歌、臉書等等網路大亨對待數據的態度遠比德國人所希望的為寬松。不過,終極而言,在此領域,與美國的共同性依然繼續要大於中國。這種情況可以改變,但中國就必須繼續向德國靠攏。李承諾改善,並有就中國而言令人驚訝的相當具體的說法:中國"願同德國共同推動中歐投資協定早日達成,盡快開啟中歐自貿區談判"。不過,這正是德方迄今對之踩閘的兩個議題。德方的宗旨是:先看相互性,然後才談協議。
22項德中經濟合作
在德中會談期間簽署的含有22個經濟合作項目的單子顯示出,中國對德國經濟的影響有多大,以及德國的問題區在哪裡。中國企業CATL(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以在埃爾富特設廠生產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因為德國徹底疏忽了這一領域。5年前,誰都不會認為這是可能的事情。而現在,德國人亟需動力電池,原因是,中國強迫德國汽車製造業,-假如還想繼續在中國賺錢的話- 增加提供電動汽車。該工廠成為過去10年來在德國東部圖林根州最重要的投資項目,只能是一種令人難堪的安慰。技術先鋒是在中國。梅克爾總理說,"要是我們自己也有此能力,我自然不會難過"。她說對了。然而,在這一領域,德國早已落後於他人。
德國康采恩巴斯夫也得加油,以能參與競爭。中國人剛合並了兩大國有巨擘- 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成為全球最大化學企業。巴斯夫目前市值約為640億歐元;這個新的中國康采恩的市值至少達1000億歐元。儘管在眾多領域,技術性差距依然巨大,但這仍使巴斯夫受到壓力。達克斯企業中唯一具備長期中國經驗的巴斯夫新領導人布魯德米勒(Martin Brudermüller) 立即作出反應:至2026年,他要在中國南部省份廣東設置第三大生產基地,僅次於路德維希哈芬(Ludwigshafen)總部和安特衛普(Antwerpen)基地。投資額最多可達100億美元,是巴斯夫歷史上的最大單項投資。敢做者佔上風。中國擁有世界市場的約40%份額,是最大的化學市場,決定了全球化學生產的增長與否。
劉霞事件標誌著中國對歐洲的興趣
說千道萬,關鍵的問題在於:歐洲對中國市場的需要大於中國對歐洲技術的需要。而且,中國的舞台還有很多:李克強是在參加了16加1峰會- 中國的東歐會議- 之後,直接前往柏林的。在該峰會上,北京通過在那些歐盟小成員國的投資確保在布魯塞爾的政治影響力。這一點影響了中德關係。
圖文:上周二(7月3日)下午,劉霞降落在柏林泰格爾機場
在人權問題上,多少有了點動靜:德中會晤翌日,北京讓已故異議人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遺孀劉霞前往德國。 由此,中國政府滿足了德國總理的一個願望。早就該這麼做了。不過,它也是一個訊號,顯示出北京何其重視德中夥伴關係。
(本文作者20多年來生活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