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降服中國龍須協力合作

2018年2月4日

歐盟計劃實行更嚴格的投資限制,以抑制中國的擴張。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這種「歐洲高於一切」的主張同川普的「美國優先」有一比,但同樣是一條錯誤的道路。

China Staatsbesuch Emmanuel Macron, Präsident Frankreich | Xi Jinping
圖片來源: Reuters/L. Marin

(德國之聲中文網)梅克爾在達沃斯作了一次有關歐洲的重要演講。疲於應付德國內政瑣碎困擾的梅克爾再次走上前台,發聲捍衛國際合作。"如果人們不再把國際貿易看成是對等和公平的,那麼我們就必須尋找多邊的,而不是單個國家的解決方案。"梅克爾所說的"不公平、對等"指的自然是中國,只不過她使用了更加外交的辭令。不像法國總統馬克宏,在3周前訪問中國期間公開發出警告, 對"不平衡"、"令人不滿"的市場條件將以關閉市場作為應對。"迄今為止,歐洲在應對方面缺乏協調,不是太開放就是太遲疑",馬克宏說。他雖然說的不錯,但語調顯然過於激烈。這一點人們在他訪華的兩個細節上可以察覺到:與川普和梅克爾的待遇不同,馬克宏參觀故宮沒有中國領導人陪同,另外空中巴士期待的大訂單也沒有到手,儘管中國幾乎利用每個機會簽署購買飛機的合同。

歐盟要訂立對華貿易市場法則

儘管德法領導人的口氣大相徑庭,但這兩個歐盟夥伴對中國貿易手段的看法是一致的。根據德國、法国和義大利共同擬定的一份市場法草案,歐盟未來將有可能對由外國政府主導的企業收購和直接投資進行更嚴格的監管,在必要情況下還可禁止。這份將由歐盟議會審議的草案旨在阻止歐洲的尖端技術和創新流向中國。德國經濟部國務秘書馬赫尼西(Matthias Machnig)表示,在今年內制定出相應的規則"很有必要",現在的問題是歐盟議會將做出怎樣的表決。一些東歐國家以及希臘與中國關係不錯,沒有興趣聽從布魯塞爾的指揮。

德國是中國在歐洲主要的投資目標。2017年中國在德國的投資創下歷史新高。據企業咨詢公司恩永(Ernst & Young)的統計,去年中資在德國併購和參股金額達137億美元,比2016年多10億美元。這有利於德國經濟和創造就業崗位,但也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因為中國人尤其青睞德國的"隱性世界冠軍"--專營特種尖端技術、其產品在世界市場領先的中小型企業。2016年奧格斯堡的機器人製造商庫卡(Kuka)被中國家用電器集團美的以45億歐元的高價收購,就引起了此間媒體的極大關注和討論。

事實是,自從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那時起中國必須遵循世貿的規則,但現在的中國實力已今非昔比,在一些還缺乏有強制力的國際規範的領域,能夠不受約束地行事。

歐洲需要中國市場

當中國企業在歐洲大肆收購公司、港口和關鍵技術產業的同時,在中國包括銀行、保險、汽車製造業在內的產業領域,100%的外資企業仍然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保護、扶植、有針對性地擴大本國和歐洲的關鍵技術",德國外長嘉布瑞爾在慕尼黑舉行的國際數字化設計大會(DLD)上總結道。但問題是,歐洲人需要中國市場,因此無法強硬起來。

制定了更嚴格的法律後,歐洲就向川普"美國優先"的保護主義靠近了一步 -"歐洲高於一切"。但梅克爾不希望這樣。

過去數周,華盛頓出於國家安全考慮阻止了兩家中國資企業進入美國市場的計劃,並頒布了針對中國商品的新關稅。一場貿易戰在悄然逼近,而對中國有巨大依賴性的美國是不可能取勝的。

歐洲也不能承擔長期嚇阻中國投資者的後果。現在就已經可以看到一個趨勢的改變:2017年中國企業在歐洲的投資和併購都明顯下降。這也同中國面對來自各方的公開表達的不信任有关。馬克宏訪華期間出現的以"赠馬克宏"為隱喻的暗示,並非建設性的表達,布魯塞爾和華盛頓的單邊行動同樣如此。

川普的對華貿易政策更強硬

如果中國在短期內不向其他貿易夥伴作出妥協,西方國家就不得不聯合起來,最好是通過世貿組織向中國施壓,提出共同擬定的、各方都必須遵守的條件。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川普想要走一條更為強硬的路線。他更希望結成雙邊的,而不是地緣戰略的同盟。他上周在達沃斯接受電視採訪時,也指責歐盟實施"不公平"的貿易政策,並威脅將採取措施。"我們的產品無法進入(歐盟),他們的卻可以到我們這裡來,免稅或者上稅很少",川普以一貫的輕蔑口吻說道。

但貿易制裁措施不僅針對中國,其矛頭也直接指向韓國等美國的盟友。這將不是川普第一次用粗暴的手段把亞洲國家趕到中國一邊。而從長期看,假如中國擺脫對歐洲和美國市場的依賴性,並非西方利益所在。"美國優先並不意味著美國獨行",是川普此次在達沃斯留下的名言。現在到了落實到實際行動的時候了。

本文作者20多年來在北京生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