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川普所謂「對等關稅」其實並不對等?
2025年4月12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4月2日,川普在白宮玫瑰園向滿場觀眾宣佈新一輪關稅措施的細節時,特別強調了「對等」這個詞的含義。
「對世界各國實施對等關稅,」他說,「對等,意思是:他們怎麼對我們,我們就怎麼對他們。很簡單,不能再簡單了。」
川普上周宣佈了兩項主要關稅措施:一是對幾乎所有來自各國的進口產品徵收10%的關稅;二是根據一個主要以貿易逆差為依據的公式,對不同國家加徵「對等」關稅。
川普及其經濟團隊一再堅稱,這些「對等」關稅只是為了讓美國出口商面對與他國出口商相同的貿易壁壘。
計算公式有缺陷
然而,多位經濟學家、銀行及金融機構指出,這些關稅並不真正「對等」,而且川普团隊用於計算關稅的公式在經濟上幾乎沒有意義。
「他使用的那個公式簡直是一派胡言,」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經濟顧問比爾‧雷恩施(Bill Reinsch)對德國之聲表示。
「所有人都知道那是胡扯,與他們原本承諾的目標毫無關係——原本說的是要『對等』,並考慮實際的貿易壁壘,包括關稅以及非關稅壁壘。但根本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們對此做出過哪怕一絲絲努力。」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全球貿易問題專家道格‧歐文(Doug Irwin)表示,從多方面來看,這些關稅都顯然不具備「對等性」。
他指出,白宮使用的計算方法甚至沒有考慮其他國家的關稅水準,僅僅是將美國與某國的商品貿易逆差除以美國從該國進口的商品數量。
彼得森還強調,美國對一些本身已經與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也加徵了「對等」關稅,例如智利、澳洲、秘魯和韓國。
「這些國家本來就已經是對等的——我們不對他們收關稅,他們也不對我們收。」 彼得森對德國之聲表示,「真正的問題是,這些所謂的『對等關稅』根本不是基於外國的貿易壁壘,而是基於美國的貿易逆差。這才是他們用來推斷貿易壁壘的指標。」
"對等關稅"其實一點也不對等
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支持了多位經濟學者的觀點,即川普的「對等」關稅事實上遠高於許多國家對美產品徵收的關稅。
其中最顯著的例子是中國。早在川普2017至2021年首個總統任期內,北京就是其關稅政策的主要打擊對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並非毫無道理,因為中國對美國產品徵收的關稅確實一直較高。
然而,現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的新一輪高額關稅,已使美方的稅率超過了中方。據估計,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平均關稅已達到約75%,而中國對美國商品的平均稅率為56%。與此同時,在中國宣佈34%反制關稅的背景下,川普威脅將現有關稅再提高50%。
另一個例子是越南。美國目前對越南徵收46%的關稅,而世貿組織的關稅和貿易數據門戶網站顯示,越南對美國徵收的簡單平均關稅(未經加權)為9.4%,加權後的平均關稅(考慮不同商品佔比)僅為5.1%。
越南方面立即提議取消所有美國進口商品關稅。但川普的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這還遠遠不夠,「因為問題的關鍵是非關稅手段的欺詐」。
他舉例稱,中國商品通過越南轉口銷售、以及增值稅(VAT)政策是「作弊」的典型案例。雷恩施指出,白宮在其所謂「對等」公式中甚至沒有衡量關稅壁壘,更遑論納瓦羅所說的非關稅壁壘,這說明所謂「對等」其實只是一個幌子。
「這根本就是場游戲,」他說,「所以接下來就是談判了。」
歐文也指出,考慮到兩國的經濟結構,美國要與越南實現貿易平衡甚至順差,幾乎是不可能的。
「越南吸引了大量外資,我們向他們出口零件,他們再組裝成成品出口給我們,」他說,「這自然會導致出現貿易逆差。」
川普的真正目的
雷恩施表示,40多年來,川普始終堅信美國在全球貿易中被「坑了」。他認為,川普确實希望重塑全球貿易體系,但這已經變成一種「報復心態」。
「問題是,他實際上只有一個衡量標準,就是雙邊貿易逆差;他也只有一個工具,就是關稅。」雷恩施說道。
他認為,川普及其團隊從根本上認為貿易逆差是不公平的,只有在這些赤字被徹底消除的情況下,他們才會滿意——儘管這個目標是不現實的、在經濟上幾乎不可能實現。
「你去聽聽納瓦羅,甚至有時候川普本人講的話,你就能聽出他們的潛台詞:如果我們和某個國家存在逆差,那只能說明對方在搞不公平貿易,而貿易就應該平衡。」雷恩施說,「但這根本不講道理,而他們就是這麼想的。」
歐文也表示贊同。「貿易逆差才是他最終關注的核心,」他說,「他並不關心稅收多少,也不是公平或對等的問題。他就是不喜歡貿易逆差。而他在這點上的立場,40年來從未改變。」
民調:多數美國人反對新關稅政策
根據路透社委託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7%的美國人反對川普宣布的新關稅措施。僅約39%的受訪者支持進口關稅。
不過52%的人認同川普政府的說法,即其他國家在國際貿易中佔美國的便宜。
調查還顯示,大多數美國人預計物價將上漲。73%的受訪者認為,在未來六個月內,他們日常購買的商品價格將會上漲。僅有4%的人認為價格會下降,其餘的人則預計價格不會變化或未回答該問題。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