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烏克蘭危機無緩解跡象

2014年5月5日

烏克蘭西南百萬人口城市敖德薩上周六發生導致數十人死亡的暴力衝突事件後,東部城市克拉瑪托爾斯克戰火復燃。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周日晚再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電話。

Ukraine prorussische Aktivisten Zusammenstöße in Odessa 4.5.14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烏克蘭東部地區,配備武裝直升機、裝甲車輛和其他戰車的政府軍繼續對親俄武裝分子發動攻勢。親俄武裝分子通報說,周一(5月5日)政府軍再度發動攻擊,導致多人受重傷。自稱為「自衛力量」的反政府武裝一名發言人稱,克拉瑪托爾斯克已被政府軍完全包圍,因無貨可售,市內許多商店關門。

敖德薩親俄分子(2014.5.4)圖片來源: Reuters

基輔臨時當局昨天早晨宣佈,政府安全力量已在當地重新恢復了公共秩序;而當晚,分離主義分子卻宣佈重又獲得了對該市的控制權。此外,有消息說,烏克蘭國內情報局SBU在該市的總部被人縱火焚燒。自稱為「民兵」的親俄武裝頭目魯登科昨晚曾宣佈,已奪取對多個重要地區政府機構的控制權,局勢恢復平靜,不再發生交火。今天早晨,親俄民兵武裝報告在市郊的哨位遭受攻擊,多人受傷。

數日以來,擁有重要鐵路樞紐的戰略要地斯拉維揚斯克市被親俄烏武裝分子控制,上周起,烏克蘭安全力量開始在包括該市在內的東部地區實施「反恐行動」。據官方通報,迄今已有多人喪生。基輔秦西方臨時政府稱,「反恐行動」旨在阻止國家分裂。

烏克蘭政府軍在通往斯拉維揚斯克的道路上設崗(2014.5.4)圖片來源: Reuters

周一在斯拉維揚斯克市郊,烏克蘭軍隊與分離分子發生激烈交火。烏克蘭內政部長阿瓦科夫(Arsen Awakow)稱,多人在交火中喪生。該地區的親俄分離分子不承認基輔政權,提出在5月11日舉行獨立公投。

「烏克蘭處於戰爭狀態」

在黑海海濱城市敖德薩發生對立民眾流血衝突悲劇後,內政部長阿瓦科夫宣佈,由自願者組成的國民衛隊已向該市派出一支特種部隊。

導致至少46人喪生、200人受傷的敖德薩血案發生後,俄羅斯副外長卡拉辛(Grigory Karasin)稱,敖德薩悲劇不僅標誌著烏克蘭危機的升級,也使國際社會不知所措。他指責基輔臨時政府要對烏克蘭局勢惡化負責。他指出,兩周前,國際四方還曾在日內瓦達成協議,不使用武力,基輔執政當局在烏克蘭東南部動用軍隊進行懲罰性行動,這是對日內瓦協議的破壞。他稱,情況表明,沒有外來的幫助,基輔沒有進行對話的能力。

許多市民希望戰事結束,重返正常生活秩序。克拉瑪托爾斯克市的一名居民表示:他只想正常生活,並無更多奢望。他指出,大家都是烏克蘭人,都是兄弟,都願意在平靜與和平中生存,直到不久前,大家都還和平相處,誰需要戰爭?人們應該在和平中生活,可以討論任何問題,前提是,不動用武力。

烏克蘭臨時總統圖爾奇諾夫(Alexander Turtschinow)表示,該國目前處於戰爭狀態,一場針對烏克蘭的戰爭正在進行,必須擊退侵略。圖爾奇諾夫同時在電視採訪中承認,東部地區有分裂傾向。

綠黨政治家支持軍事觀察使命

昨天,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同俄羅斯總統普丁再度通了電話,東烏克蘭的嚴峻局勢是中心議題。梅克爾總理對歐安組織軍事觀察員在被親俄武裝分子扣為人質8天後得以重獲自由表示欣慰。梅克爾和普丁在電話交談中就應採取的緩和局勢的下一步驟交換了意見。普丁要求烏克蘭所有衝突方舉行對話,為此,基輔現當局必須立即尋求與親俄分離主義勢力之間的談判。

被釋放歐安組織軍事觀察員安全返回柏林(2014.5.3)圖片來源: Reuters

本周三,歐安組織主席布爾克哈爾特(Didier Burkhalter)將前往莫斯科。

德國聯邦議院綠黨黨團主席戈林—埃卡特(Katrin Göring-Eckardt)對德國參與烏克蘭軍事觀察使命表示了支持。因軍事觀察員一度被烏克蘭親俄武裝扣為人質,相關使命在德國國內引起爭議。戈林—埃卡特今天對媒體表示,為實現地區穩定、找到和平解決途徑,必須採取一切可行手段,觀察使命就是手段之一,「而誰對之提出批評,誰就該說明,是否還有其他選項。」 她同時強調,相關使命應重做評估,在議會討論,並做出結論。基民盟籍的聯邦國防部長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昨天已表示,將對由聯邦國防軍負責的此次烏克蘭軍事觀察小組使命進行「追加審查」。該小組不屬於歐安組織對烏克蘭的官方觀察使命。上月25日,由13人組成的該軍事觀察小組在斯拉維揚斯托克被親俄武裝扣為人質,引起國際震驚。經多方談判努力,該小組所有成員於上周六獲釋。德國國防部一名發言人今天宣佈,在本月25日烏克蘭舉行計劃中的大選之前,德國國防軍不會再派員參加在烏克蘭境內的軍事觀察使命。

歐安組織主席布爾克哈特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來源:德新社/法新社/路透社 綜合報導:凝煉/萬方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