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烏克蘭生物武器話題發酵 中方重提德堡基地

2022年3月10日

俄羅斯聲稱在烏克蘭境內發現美國在開展生物武器實驗,還特別提到了美方資助的實驗室一直在用「蝙蝠冠狀病毒樣本進行實驗」。在美國駁斥俄方說法荒謬、為戰爭「編造藉口「之後,中方也加入了這場口水戰,質問美國「在德特裡克堡基地和境外的336個生物實驗室到底幹了什麼」。

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媒體指責美國與烏克蘭實驗室合作開發生物武器的這種斷言越來越多
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媒體指責美國與烏克蘭實驗室合作開發生物武器的這種斷言越來越多圖片來源: Irina Rybakova/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俄羅斯近日指控美國資助在烏克蘭開發生物武器的研究。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在一次電視簡報中說,「這項研究以及五角大樓在烏克蘭資助的其他生物研究,其目的是建立一個隱蔽的致命病原體傳播機制」。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圖)在一次電視簡報中說,美國「在烏克蘭建立和資助的生物實驗室一直在用蝙蝠冠狀病毒樣本進行實驗」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Zemlianichenko

科納申科夫聲稱,該部獲得了相關內容的詳細說明文件,表示華盛頓「計劃開展對鳥類、蝙蝠和爬行動物病原體的研究」,另外也有非洲豬瘟和炭疽病的研究。科納申科夫補充說,美國「在烏克蘭建立和資助的生物實驗室一直在用蝙蝠冠狀病毒樣本進行實驗」。

俄方說法的真實性目前沒有得到證實。華盛頓和基輔都否認烏克蘭存在旨在製造生物武器的實驗室。美國周三駁斥了這一指控,稱俄羅斯的說法「荒謬」,並暗示莫斯科可能正在為使用化學或生物武器奠定基礎。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也在周三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俄羅斯「正編造虛假的藉口,試圖為其在烏克蘭的可怕行動辯護」。

美烏確實在生物和公共衞生領域有合作

路透社報導指出,與許多國家一樣,烏克蘭有公共衞生實驗室,研究如何減輕危險疾病給人類以及動物帶來的威脅。這些實驗室得到了美國、歐盟以及世界衞生組織的支持。美國五角大樓的「減少生物威脅計劃」一直與烏克蘭政府合作,以確保儲存在實驗室的病原體和毒素的安全。在2020年類似的指控中,美國駐基輔大使館發表了一份聲明,稱其參與是為了確保「危險的病原體不會落入壞人手中」。

一位熟悉基輔和華盛頓之間合作的前美國官員表示,美國曾幫助參與前蘇聯生物武器計劃的幾個烏克蘭實驗室改造成公共衞生設施。

俄羅斯近年來多次指責美國與烏克蘭實驗室合作開發生物武器。自2月24日開始,烏克蘭面臨俄羅斯大軍攻擊。路透社指出,在莫斯科對這個鄰國採取軍事行動以來,俄羅斯媒體的這種斷言越來越多。

俄羅斯也曾在2018年指責美國在喬治亞的一個實驗室中秘密進行生物實驗,喬治亞也是一個前蘇聯加盟國,與烏克蘭一樣有加入北約和歐盟的目標。喬治亞于2008年也受到過俄軍侵略,之後失去了大片領土。

中方再次提起美國德特裡克堡基地

在3月10日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就美國否認在烏克蘭開展生物武器實驗一事進行提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稱,「國際社會對美國的生物軍事活動早就有嚴重關切」。

趙立堅質疑道:「美國在其境內的德特裡克堡基地,在境外的336個生物實驗室到底幹了什麼?是否符合《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的規定?國際社會對此一無所知,這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應付過去的。把國際社會的關切說成是虛假訊息,更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他還表示,「更令人困惑的是,如果美國確實遵守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為什麼20年來美國獨家反對建立多邊核查機制?美方既然提到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那麼為什麼不順便告訴全世界,美國是迄今唯一一個仍然擁有化學武器的國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2021年7月稱,「調查德特裡克堡是美方在病毒溯源上必須回答的問題」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

趙立堅表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在任何情況下研發、擁有或使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 「也再次敦促美國切實履行國際義務,對其境內外生物軍事活動作出全面澄清,並接受多邊核查,同時盡快完成其庫存化學武器的銷毀工作。」

在此前國際社會對首先爆發新冠疫情的中國溯源問責的壓力不斷增大之時,中國官方也曾多次提到德特裡克堡基地。當時,北京表示,聲稱新冠病毒實驗室洩漏是美國散佈的陰謀論,並要求調查「美軍德特裡克堡基地以及美國散佈全球的生物實驗室」。中國社群網站上也曾經盛傳新冠病毒或是從美國這個軍事基地洩漏出來的說法。

(路透社,法新社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