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烏坎事件說明了什麼?

2011年12月24日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焦點:廣東烏坎的官民衝突說明了什麼?中國的官場腐敗已走向集團化方向;金正日與哈維爾前後一天去世,兩人各自代表了什麼?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Kyodo

廣東烏坎的官民衝突最近引起國際媒體的密切關注。香港《蘋果日報》本周發表評論,題為《解決官民衝突,烏坎模式治標不治本》。評論寫道:"汕尾烏坎官民衝突剛告緩和,北京官方傳媒就開始為廣東省委、省政府唱贊歌,其實就是為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汪洋邀功請賞,為他明年晉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造勢。諷刺的是,汕頭海門的官民衝突並未因烏坎模式的出現而平息,顯示烏坎模式始終只適用於一時一地,面對越來越多越激烈的官民衝突,當局如果不能從法制、政制問題上去檢討,結果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評論寫道:"的確,廣東省委強力介入烏坎徵地問題,緩和了官民對立情緒,避免了流血衝突的擴大及軍警鎮壓,應記一功。但是,當局採用的手法是人治而非法治,其承諾隨時因官員的調遷或態度轉變而失效,境外記者撤離後,官員是否履行承諾不無疑問,而且,烏坎問題只是暫時被壓制,並未解決,至少存有三大隱憂。

最大的隱憂是村民維權代表的功過問題。……第二個隱憂是廣東省高層和北京傳媒,都將烏坎衝突一度激化,歸咎於基層官員以簡單的方式回應村民的過激要求。但是,忽視村民利益、忽視村民自治權利的,不只是被稱為基層官員的縣、鎮官員,還有狂罵烏坎村民和境外媒體的汕尾市委書記鄭雁雄這樣的高官。……第三個隱憂是官方一邊口說村民的訴求合理,一邊指摘村民受境外傳媒、網路煽動。鄭雁雄聲色俱厲地指摘村民指望境外的「爛媒體、爛報紙、爛網站」,北京報章則指摘網路將「小事變大」。"

評論繼續寫道"要從根本上緩和官民矛盾,要從根本上保障村民的利益,只能訴諸民主、法治的機制,不能寄望於高官良心發現當一回包青天。村民委員會作為村民自治組織,其法律、政治地位必須得到尊重、保障,地方官員必須放棄對村委會選舉的操縱;而要讓官員尊重民意,尊重村民的政治權利、經濟權利,更有待民主選舉、民主監督機制的形成,路漫漫其修遠兮。"

《明報》本周發表報導稱,中國的腐敗已從個體向集團化蔓延,腐敗手段從顯性向隱性擴展,出現了金融腐敗、資源腐敗、期約腐敗現象;腐敗範圍從經濟、政治、司法領域浸染到社會、文化、教育領域,並出現了跨國境「外向型」腐敗。 報導引述中國官方機構的《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指出,當前社會公眾關注的反腐敗難點焦點問題主要有:對黨政「一把手」監督仍不夠,一些地區落馬的「一把手」比例佔被查處縣處級幹部三分一左右;一些腐敗「小官」與基層民眾距離近、聯繫多,影響了民眾對政府的形象判斷;受訪者認為食品藥品不安全、徵地拆遷侵害民眾利益、學校亂收費高收費等3個問題「有所惡化或明顯惡化」的比例分別為59.2%、37.8%和35.5%;24.1%的受訪者認為應繼續提高制度可操作性;民眾擔心受打擊報復,僅12.5%的受訪者表示會實名舉報。"

另外,本周與金正日去世同時發生的另一個新聞,則是捷克前總統哈維爾的去世。香港《蘋果日報》發表評論,題為《真相與愛,定能戰勝謊言與仇恨 》。該評論寫道:"金正日和哈維爾前後一日去世,正好顯示二十世紀的「真相與愛」和「謊言與仇恨」的戰爭。金正日是謊言的化身,他的出生地是蘇聯卻謊稱是北韓的白頭山,他通常是凌晨才睡覺卻謊稱他早上在專列火車上工作勞碌而死,幾百人侍候他的專列竟兩天都無人洩露他的死訊。金正日從生到死都假,一生中也充滿關於他的種種謊言,比如說他會寫歌劇,會導演電影,打高爾夫球多次一桿進洞。金正日所代表的,是一個由獨裁者控制、由謊言與仇恨建構的國度。"

評論寫道:"哈維爾一生追求真相,他的信念是:「生活在真實中」( living in truth),他認為,「生活在真實中是人類對外力強加的反抗……是人類爭取重新獲得責任的意識,是一種明明白白的道德行為。」……在推翻專制政權之前,哈維爾作為知名並有顯著成就的作家,一直投身於為捷克爭取自由與人權的運動。……哈維爾說:「知識分子應該因獨立而引起異議,應該是體制和權力的主要質疑者,應該是謊言的見證人。」這句話是筆者一生寫作批判文字的座右銘。然而,在推倒獨裁政權後,他被選為總統,成為他自己一生質疑的體制和權力的代表,成為自己嘲諷的對象。但他沒有拒絕這職責。他認為當今世界比以往更需要有知識、有思想的政治家。他明白「當今的政治已經變得如此依賴時機,依賴公眾或媒體轉瞬即逝的情緒。……然而,時代越是不歡迎能做長遠打算的政治家,我們就越需要他們。」他在十年總統任期內,給捷克人民帶來自由民主法治人權,今天我們看到數以萬計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連日來真心誠意地去向他的遺體致意。"

評論還寫道:"無論作為一個抗議的知識分子,還是當總統,以及卸任總統,哈維爾都不吝表達立場,勇於介入現實,他絕不同於只會發牢騷的犬儒知識人,也不同於像筆者那樣只是述而不作的寫作人。感念他的一生,述而不作的知識人也覺慚愧。"

摘編:李華

責編:石濤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