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烏戰況更新:美國可能向烏克蘭提供集束炸彈

2023年7月7日

有官員透露,拜登政府將宣佈一項價值約8億美元的對烏克蘭軍事援助計劃,其中包括備受爭議的集束炸彈。

2022年7月基輔的一個未爆炸的集束炸彈 俄羅斯和烏克蘭從戰爭開始都使用集束炸彈
2022年7月基輔的一個未爆炸的集束炸彈 俄羅斯和烏克蘭從戰爭開始都使用集束炸彈圖片來源: Jessica Koscielniak/USA TODAY/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捷克總理菲亞拉周五(7月7日)表示,他相信烏克蘭的未來在於歐盟和北約,烏克蘭的安全對歐洲的安全至關重要。

捷克總理菲亞拉:將為烏克蘭提供更多支持

菲亞拉在布拉格會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後表示,將為烏克蘭提供更多支持,包括更多軍用直升機,幫助基輔擊退入侵的俄羅斯軍隊。

此外,菲亞拉表示,歐盟國家正在尋找使用凍結的俄羅斯資產來支付烏克蘭重建費用的方法。他同時承認,從法律角度來看,這樣做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澤倫斯基則表示,基輔需要遠程武器來防禦俄羅斯的入侵。

他在與菲亞拉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說:「如果沒有遠程武器,不僅難以執行進攻任務,而且也難以進行防禦行動。」

國際原子能機構:檢查扎波羅熱核電站 「取得進展」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主席格羅西周五(7月7日)表示,該機構在檢查扎波羅熱核電站的核反應堆方面「取得進展」。

該電站據稱被安置爆炸物之後,引發更多的擔憂。 格羅西說:「我們已經完成了對冷卻池和其他地方的觀看。」他說,目前「沒有看到任何爆炸物或地雷的跡象。」 

他補充說,國際原子能機構官員尚未獲得訪問該設施屋頂的授權。 他指出:「這是一個戰區,是一個活躍的戰區,因此有時可能需要一兩天才能獲得授權。」 基輔和莫斯科互相指責對方策劃對這座歐洲最大核電站進行「危險挑釁」。 

歐盟國家就長期為烏克蘭提供武器達成協議

歐盟國家代表已就增加對烏克蘭的長期彈藥和導彈供應達成協議。

烏克蘭有哪些防空武器裝備?它們有效嗎?

02:35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5月,歐盟委員會提出了一項旨在為國防工業提供財政激勵措施以提高生產能力的計劃。
該計劃將從歐盟聯合預算中獲得 5 億歐元(5.44 億美元)的資金。 

現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西班牙的國防部長羅伯斯(Margarita Robles)表示:「這再次證明歐盟堅定不移地支持烏克蘭。」 

羅伯斯補充說,該計劃還旨在加強歐盟的國防技術和工業基礎,以確保歐盟公民和國家的長期安全。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這將在戰爭的關鍵階段加快向烏克蘭運送彈藥的速度。」 

歐盟成員國和議員正式批准之後該協議才能生效。有媒體報導稱,該計劃可能在本月底前正式通過。

澤倫斯基將與艾爾多安舉行會談

據土耳其官媒阿納多盧通訊社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將於周五前往伊斯坦堡与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舉行會談。

阿納多盧通訊社表示,澤倫斯基與艾爾多安的會談將重點討論延長將於7月11日到期的黑海穀物協議。澤倫斯基的團隊尚未對此消息發表評論。去年,土耳其在促成該協議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該協議確保海上糧食運輸通道在戰爭中免受損害。

兩位領導人還將討論下周在立陶宛舉行的 2023 年北約峰會相關問題。在成員國土耳其去年放棄反對後,北約正式邀請瑞典和芬蘭加入該聯盟。烏克蘭也希望收到加入北約的邀請,儘管北約秘書長已經排除了在下周的峰會上向基輔發出正式邀請的可能性。

來自尼科波爾的報導:擔憂俄軍轟炸 更憂核災難

03:08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美國可能向烏克蘭提供集束炸彈

有官員透露,拜登政府將宣佈一項價值約 8 億美元的對烏克蘭軍事援助計劃,其中將首次包括備受爭議的集束炸彈

該計劃預計將於周五宣佈,可能會招致反對使用集束炸彈的盟國和人道主義組織的批評。
五角大樓發言人萊德(Pat Ryder)被問及這一消息時,表示他沒有任何訊息可以分享,但補充道:「如果我們確實提供這種能力,我們將仔細選擇啞彈率較低的彈藥,我們有最近的測試數據。」

「啞彈率」的降低意味著導致平民意外死亡的未爆炸彈藥將會大大減少。集束炸彈是將小型炸彈集合成一般空用炸彈與炮彈的型態,利用數量的特性增加涵蓋面積和殺傷範圍,每個小型炸彈又稱為子炸彈。

據國際紅十字會稱,它們可以通過飛機、大炮和導彈發射。除了彈藥在撞擊時造成的最初傷害外,子炸彈的爆炸失敗率也很高,在最近的一些衝突中高達40%。

這就是集束炸彈備受爭議的原因。反對使用集束炸彈的人士認為,這種武器給平民造成「巨大傷害」,「可以在衝突結束後幾十年仍在傷害平民」.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德新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