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位於德國西部埃弗爾山區(Eifel)的有883年歷史的希莫爾羅德修道院將被關閉。這座天主教熙篤會(Cistercian)修道院始建於1134年,在經歷了近9個世紀的滄桑後,因後繼修道士匱乏、財力不支不得不遣散僧侶,關閉大門。一個設在瑞士的熙篤會全球性組織作出了這一決定。
目前該修道院僅有6名修士。修道院院長約翰內斯表示,已無法承擔維護整個設施所需的費用,因此作出解散的決定。6年前修道院就險些破產,今年7月的一場火災更是如同雪上加霜,當時估計的維修費用將達數十萬歐元。
據介紹,6名修士將按照自己的選擇加入其他地方的修道院,修道院的不動產等設施將移交給特裡爾教區,日後作何處理,仍是個未知數。
儘管作為修道院的歷史將劃上句號,但約翰內斯院長對這座"古剎"的未來仍抱樂觀態度:"希莫爾羅德將仍是一個精神之地,這裡的古建築向人們講述歷史。我敢肯定這個地方不會消失,而是會繼續吸引人們前來。"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U. Deck 誰還會當修女?
希莫爾羅德不是一個例外現象,近年來德國各地都有一些歷史悠久的修道院因人員和經費問題關閉。出家為僧尼,過清心寡慾的生活--在今天的德國,哪位年輕人還會有這樣的人生規劃?無怪乎修道院後繼無人問題突出。
根據天主教德國修會聯合大會公佈的數據,目前德國還有約2000多所天主教修道院,兩萬名修道行者,其中修道士4000名,修女近16000名。而84%的修女和60%的修士年齡都超過65歲。如果這一情況繼續下去,20年後絕大部分修院將人去樓空。
隨著宗教在現代人生活中的地位式微,教會成員、去教堂的信徒數量都在減少,神職人員的隊伍也嚴重不足。為了保持運作,德國一些鄉村教堂不得不與鄰村的教堂合並以減輕財政壓力。
不過一些具有歷史文化積淀的教堂和修道院,即便不再用作禮拜和修行的場所,也還在發揮獨特作用。例如改作博物館、音樂廳、劇院、圖書館等,既讓古老建築得到應有的維護,又保留了其作為精神財富的特色。
在德國最古老的建築中不乏美麗的修道院,除了作為宗教用途為,這些修道院還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
圖片來源: Fotolia/vieraugen自修道院於9世紀成立以來,其面西建築一直保存良好,如今它是獨一無二的建築瑰寶。1803年,這間本篤會修道院被世俗化,此後它被作為皇子的宮殿使用。如今這一建築為私人所擁有,但向公眾開放參觀。2014年,柯爾維修道院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被譽為「修道院之島」的賴興瑙在2000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島上的本篤會修道院成立於8世紀初期,是德國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賴興瑙修道院在建成後迅速發展為歐洲一個非常重要的藝術中心。保留至今的恢宏奧托王朝壁畫突顯出該修道院在藝術史上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UMONT位於黑森州的修道院遺跡在1991年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與柯爾維修道院的面西建築相同,該修道院建於卡洛林時期,為本篤會修道院。13世紀時,熙篤會接管修道院,其後則由普利蒙特瑞會管理。洛爾施隱修道院在1556年解散。
圖片來源: Fotolia位於巴登-符滕堡的毛爾布龍隱修院同樣是世界遺產,也是阿爾卑斯山北面保存最完善的中世紀修道院群。該隱修院在宗教改革時期被解散,隨後改為新教神學院。天文學家開普勒(Johannes Kepler)和作家黑塞(Hermann Hesse)都是該校校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埃爾富特的奧古斯丁修道院已申請成為世界遺產。1505年至1511年,馬丁‧路德曾經在此生活過五年。多年後,他形容在奧古斯丁修道院生活的歲月是生命中最具代表性的時光。1559年,奧古斯丁修道院在宗教改革期間關閉。之後的幾年裡,修道院的建築被作為孤兒院和圖書館等用途使用。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目前仍有本篤會修士生活在這個巴伐利亞最重要的朝聖地中。許多遊客也會造訪安德希斯修道院,欣賞其洛可可建築風格,並在山上享用當地知名的啤酒,飽覽阿爾卑斯山的景緻。自15世紀開始,安德希斯修道院開始釀造啤酒。遊客們甚至能在修道院中過夜。
圖片來源: Fotolia/magann成立於1136年的這家西多會修道院是中世紀時信仰及學習的中心,當地的葡萄酒也相當知名。據傳在16世紀期間,修道院的地窖中存放著全世界最大的葡萄酒桶。埃伯巴赫修道院坐落在萊茵高葡萄酒種植區,當地是黑森中最大的葡萄酒產區。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瑪麗亞拉赫修道院的聖殿被視為德國羅曼式宗教建築的傑作。該修道院成立於1093年,1802年世俗化。但在1892年,本篤會修士開始整修瑪麗亞拉赫修道院,一年後再次作為修道院使用。如今該修道院擁有許多手工藝品店、一家藝術出版社和一家有機農場。
圖片來源: Fotolia/smarti埃塔爾修道院坐落於阿爾卑斯山區,其聖堂因宏偉的巴洛克裝潢而聞名。這座建於中世紀的修道院原為哥特式12角形建築,在當時算是相當不尋常。1803年,埃塔爾修道院世俗化,但本篤會修士在1898年回到此處,賦予修道院新生命,此地開始釀酒,設立了多家小旅館和一家飯店。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這座本篤會修道院是巴伐利亞最古老的修道院。據稱7世紀時,凱爾特傳教運動的修士曾經在此落腳。威爾滕堡修道院是巴洛克時期的產物。遊客們著迷於修道院的歷史以及周圍多瑙河的迷人景緻。此地還設有供客人過夜的小型招待所。
圖片來源: Fotolia/vieraugen一些修道院還向遊客和朝聖者出租客房,讓他們體驗遠離塵囂、自我回歸心靈的感覺。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