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無家可歸在德國-他們為何流浪街頭?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9月19日

德國是個富裕的社會福利國家。儘管如此,德國仍然有4萬多人露宿街頭,無家可歸。難道他們是德國社會福利制度的棄兒嗎?

無家可歸者在賣「無家可歸」報圖片來源: AP

德國沒有關於無家可歸者的官方數字統計,而只有慈善救助機構的估計數字。根據這些慈善機構的估計,德國大約有4萬1000人無家可歸,其中55%是成年男人,23%是成年婦女,22%是青少年和兒童。

位於波昂的天主教慈善機構每天為無家可歸者提供近乎免費的午餐,排隊領救濟餐的多是男人,他們花50歐分就可領到一份熱餐。在這裡工作的社會工作者海裡格女士說:「女人有自己的解決生存危機的辦法。不過,領救濟餐的婦女人數還是增加了。我從20年前開始在這裡工作,當時領救濟餐者中的婦女比例只有4%,我估計現在是20%。陷入無家可歸困境的女人一般是到熟人、朋友或者親屬家裡投宿,有的甚至賣淫。總之,她們不像男人那樣輕易就選擇流浪街頭。」

德國是社會福利國家,法律規定每一個公民出於某種原因陷入生活困境時,都有權利得到國家的經濟資助。社會局為沒有收入或只有很少收入的公民提供社會救濟金。這筆救濟金大約有300歐元,以用於基本的衣食支出。社會局還為領取救濟者承擔房租,前提是這些人有租房合同。

德國有所謂的「無家可歸者之家」,流落街頭者可以免費在那裡過夜。這些機構由慈善機構或國家建立。有些社會救助機構為無家可歸者提供「集體宿舍」,並只收取象徵性的房租。在那裡,無家可歸者可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房間,可得到免費或價格低廉的膳食,也可得到心理咨詢和醫療護理。但是,有很多人在排隊等待得到「集體宿舍」中的一張床。

海裡格女士介紹說:「我們幾乎沒有空餘位置了。有很多原因造成這些人無家可歸,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問題、負債、房租糾紛和癮症。還有很多一部分人有各種吸毒、酒精上癮、藥品依賴和精神問題。這些因素都是導致無家可歸的可能因素。」

比起「集體宿舍」來,「無家可歸之家」則不受歡迎,很多人寧願露宿街頭也不願住進「無家可歸之家」,因為那裡他們必須要在狹小的空間裡與完全陌生的人共處一室,還有能被偷竊。

有些無家可歸者患有嚴重的酒精中毒症,有些人則不願意接受救濟。據慈善機構估計,住進「無家可歸之家」的人中有一半有精神疾病。這些人很難或根本不可能再會重新融入社會,他們大都沒有受過教育或教育程度很低,因此能找到工作進行獨立生活的機會也很小。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