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熊焱:「我的反思是更加熱愛祖國」

張筠青2015年4月16日

前六四學生領袖熊焱日前發表致習近平和李克強的公開信,希望返國探望病危的母親。《環球時報》指熊焱以此做法吸引西方媒體關注製造壓力,熊焱則反駁稱,兒子要看母親是普世情感。

Chinesischer Dissident Xiong Yan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R. A. Brooks

(德國之聲中文網)前六四學生領袖熊焱上周六向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李克強發出公開信,表示希望回國探望病危的母親。熊焱曾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民主運動的學生領袖之一,被中國當局列為21名學生運動領袖通緝名單。1992年熊焱流亡美國,現為美國陸軍少校軍牧。

他在公開信中寫道,其母親目前入住湖南省婁底市康復醫院,已到生命盡頭:"作為兒子我心中萬分愧疚,幾十年來不僅無一日為媽媽端茶送水問候請安,還讓媽媽提心吊膽幾十年。現在我的媽媽已是彌留之際,作為兒子我很想回去看看媽媽,說不定還是傷心的奔喪之行程。"

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本周四(4月16日)針對此事發表評論稱,"熊焱要求要回國探母,這當中的親情沒人要否認。但熊焱以政治公開信的方式吸引西方主流媒體關注,製造壓力,也在把親情搞成迎合西方輿論興奮點的政治表演。"

熊焱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對《環球時報》評論做出回應表示,事實並非如此。"當時是禮拜五,我媽媽的主治大夫說她快不行了。我哥哥又發來媽媽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照片。所以我當晚就沒睡著。再加上網上有很多歌頌母親的詩歌,所有我關於媽媽的記憶就匯成了一個難以言說的心理狀況。到了凌晨五點的時候,我要寫給習主席、李總的信就自動成形了。"他先將這封簡短的公開信發送至微信的朋友裡頭,其中有一人將其發送至網站上才引發媒體關注。熊焱表示:"不是我有什麼了不起,而是兒子要看母親這個情懷是一個普世的、每一個人都有的情感,所以實際上我不存在用公開信形式製造壓力的想法,不是那樣的。"

"埋單的是中國百姓"

《環球時報》還在評論中指出,"從吾爾開希到熊焱,他們曾經在年輕時為撕裂和創傷中國社會犯下罪行,如今人到中年,他們不僅拒絕反思和懺悔,而且繼續站在中國政治體制的對立面"。

熊焱曾於2009年前往香港,出席六四20周年紀念活動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對此,熊焱反駁稱:"明明是鄧小平動用軍隊、開槍屠殺市民和學生撕裂了中國社會,給中國社會造成創傷,怎麼會是學生呢?文章還有一個觀點說,中國政府不會為學生造成的錯誤和代價埋單,但是今天的真實情況不是中國為學生的錯誤埋單,是中國政府,包括中國軍隊和百姓,為當年鄧小平下命令屠殺老百姓而埋單。更幽默也是更深刻地說,今天中國的市井老百姓為中國岌岌可危的生態環境而埋單,這才是埋單。"

"我的反思是更加熱愛祖國,更加關心中國的環境生態問題,和更多地關心中國的人權問題,這就是我的反思。"

評論以畫家范曾為例,指其在六四之後發表"辭國聲明",後又改變態度通過"歸國聲明"展示了對中國發展的認可,告訴熊焱"解鈴還須系鈴人"。熊焱表示:"當然,中國的經濟發生很多變化,老百姓的生活也有很大的提高,這個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還是認識到,中國經濟起飛中留下的問題更大,比如自然環境、社會不公、政府運作、貪污腐敗的問題。"

對於《環球時報》評論稱他將自己"放在與中國政治制度為敵的立場上","不是個普通的'美籍華人'",熊焱認為這個說法相當模糊。"是的,我現在是站在中國政治體制的對立面,這個沒有錯。但是我們為什麼站在這個對立面呢?那就是我們還是真實關心中國的前途、老百姓的福利。從這個意義上講,我還是個熱愛中國的人。至於普通的美籍華人,我說我很普通啊。"

熊焱表示,他迄今還未獲得中國官方的任何回應。他已給休士頓領事館的領事發了私人電郵,但若無法獲得回應,他或將無計可施。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