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中國「六四「仍在抗爭  台灣罷韓只是開始

張平(摘編)
2020年6月7日

有評論認為,即便中共竭力擦除或改寫歷史記錄,中國人依然記得天安門和其他民主運動,並以更多形式的抗議來紀念它們,尤其是在周年紀念日。

China, Hongkong: Gedenken am Tiananmen-Platz
香港民眾在維多利亞公園點燃蠟燭紀念六四圖片來源: Reuters/T. Siu

(德國之聲中文網)《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天安門遺產猶存,中國人的抗爭仍在繼續》,作者Erin Baggott Carter和Brett Carter認為, 每年「六四」紀念日臨近時,中共都會監禁異見者,加強社群網站的審查。它試圖從這個國家的集體記憶中消除所有關於民主運動的提醒。但是,即便政府竭力擦除或改寫歷史記錄,中國人依然記得天安門和其他民主運動,並以更多形式的抗議來紀念它們,尤其是在周年紀念日。

他們最近的一項名為「焦點時刻」(focal moments)的研究顯示,在共產黨統治的70年裡,對民主變革的要求不僅持續再現,而且各種示威、突現的運動、零星的抗議活動都與之前的運動呼應指涉,並激勵後來者。除了天安門運動,另外還有四起主要事件——1978年西單民主牆、1986年學潮、2008年零八憲章和2014年第一個國家憲法日——使這個時間表浮出水面。研究統計顯示,與其他日子相比,在這四起事件的紀念日發生的抗議活動要多出30%,並且抗議峰值(以平均值加一個標準差為定義)在周年紀念日的發生概率要多出50%。

罷韓雖然成功,台灣仍需警惕

台灣《太報》發表文章《罷韓成功只是開始,台灣不可忽視的中國滲透力量》,作者「王立第二戰研所」認為,韓國瑜的起落對台灣人來說是一個警訊,一個失意政客如何靠著與中國聯合的地方勢力,依靠洗學歷跟直銷話術,配合紅色媒體強力洗腦,差點讓台灣萬劫不復。即使罷免成功,台灣人也必須高度警惕,持續努力。

韓國瑜成為台灣首位被罷免的直轄市市長圖片來源: Reuters/A. Wang

文章說,正常國家選錯人,下次換掉就好,台灣面臨中國侵略,一個不小心就亡國了。中國選的代理人,特點通常幾個,其一是政治面上永遠跟你講不要泛政治化。其二是經濟面總是要跟中國綁在一起,你反對中國就是反對世界,直接扣你帽子。全部照他們的做,我們將會得到滿手現金,但產業空洞化,農漁生產全部從中國輸入,產業技術全數掌握在中國人手上,台灣人除了錢以外一無所有。這看來很蠢,但對於成天吸收紅色媒體只有賺錢重要的人來說,卻是魅力無限,這才是發大財背後真正危險的意義,他讓我們整個民族性格弱化,成為標準的被殖民地的順民。

香港金融地位並非中共所賜

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林鄭和中共不見棺材不落淚》,作者李平認為,如果獨立關稅區、自由港和金融中心,可以靠中共私相授受,海南、深圳、上海早已取代香港的地位,何必到本月初又推出所謂《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試圖加強與香港的競爭?要知道,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是在1988年,是在香港主權移交前。廣州、上海要建國際金融中心,也喊了幾十年,到如今是成了金融中心,不過一個是華南金融中心,一個是華東金融中心,倒是以國際金融中心冠名的摩天大廈比比皆是。林鄭就算不知道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如何形成的,至少應該知道這個金融中心地位是在1997年前形成的,是《基本法》實施前確立的。甚至可以說,一國兩制的承諾、《基本法》制定與實施的目的之一,正是為了維護這個金融中心地位。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I. Lawrence

梁振英說:「如果英政府堅持BN(O)護照持有人是英國公民,所有這些人的投票權也應被取消。」李平認為,梁振英秉持的是中共港共一貫的留地不留人思維,巴不得更多港人移民、放棄在港抗爭,就可以讓香港接收、容納更多中國人。因此,被問及37%港人因港版國安法而考慮移民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竟說,中國來去自由。這是無視中國限制公民出入境自由的事實,也是無視港人對港版國安法的反對。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