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中國疫情危機是否會再次殃及全球?

2022年12月25日

有評論認為,最近幾年防疫亂象,這兩周以來疫情大爆發下各方束手無策的狀態,以及資訊高度不透明、拒絕和國際社會共用完整資料問題的「加持」,中國出現新的「來者不善」的變異毒株的可能性很高。

在中國,新冠感染者人數快速上升,導致藥品供不應求
在中國,新冠感染者人數快速上升,導致藥品供不應求圖片來源: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最近兩周,隨著中國迅速結束封城隔離措施、完全放開管控,中國疫情大規模爆發。中國各地都傳出人們普遍染病、許多老人因病去世的消息。台灣「上報」發表文章《最壞三部曲──中國防疫崩潰 毒株再變異 全球再遭殃》,作者王慶民認為,本次中國疫情爆發最大的危機,不是這一輪疫情本身,而是在這種缺乏疫苗接種、大規模爆發、衞生系統崩潰下,可能出現新的、危害更大的變異毒株。

文章說,根據此前德爾塔病毒出現在印度、奧米克戎首先爆發於南非的先例,說明新的變異毒株很可能出現在醫療衞生條件差、防疫不力、處於「躺平」和缺乏疫病監控機制的落後國家。中國本來不屬醫療衞生體制非常落後的國家,相反有相對完善的防疫體系。但最近幾年防疫亂象,最近兩周疫情大爆發下各方束手無策的狀態,以及資訊高度不透明、拒絕和國際社會共用完整資料問題的「加持」,中國出現新的「來者不善」的變異毒株的可能性很高。且若出現,幾乎無可避免的將傳往全世界。

疫情海嘯 中國各地醫院直面衝擊

02:03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作者認為,這才是最大危險。中國政府、醫療機構、科研機構,應未雨綢繆,在繼續保持開放基礎上(無論如何都不應再恢復封城和隔離),盡早恢復醫療秩序、重建新冠防控體系,研發相關疫苗和特效藥物,使疫情早日結束、社會重歸安定繁榮。

中國對台灣最致命的威脅是什麼?

新加坡「端傳媒」發表文章《2022年台海軍事總評——中共「脅迫性」威脅,台美如何因應?》,作者梅復興認為,中共對台灣可用的軍事手段不僅限於全面進犯的「殲滅性」(annihilation)威脅,也包括光譜廣泛的封鎖窒遏等「脅迫性」(coercion)威脅。然因中共與台灣國力落差巨大,且美國長期以來礙於政治顧忌而對台灣建軍能力限制甚多,再加上台灣政府與軍方本身歷年來的一些政策選擇與不積極性,才致使有今日的兩岸軍力嚴重失衡局面。而美國在面對此迫切威脅下,也只得強推台灣構建相對成本較低、需時較短、又對中共較不挑釁的「不對稱防衛」以為因應。這是個以確保台灣不至於在中共的大規模三棲進犯下迅速淪陷的「固本」方略,以僅有的資源(尤其預算與時間、但也包括政治資本)優先防範中共攻佔台灣、消滅中華民國政權的「最致命」威脅。

作者認為,既然台灣不可能光靠一己之力長期抵禦中共單一性質的軍事威脅,或有效反制中共所有形態的軍事威脅,那最合乎美台雙方戰略利益邏輯的,就是構建可恃的軍事分工(military division of labor)。有部分能力可以(或不得不)自行籌建,但其他部分能力則必須仰賴美國(暨或其他區域盟邦)配合提供。台灣負責哪些部分的防衛作戰(如:反登陸、灘岸後縱深防禦),美國負責提供哪些能力(如:共同作戰圖像/COP、局部制海/運補護航、即時情資與目標獲取、電子作戰支援等),這些都需在戰前就建立共識與合作機制,予以驗證。這也是台灣務須積極向美國爭取的最低限度承諾清晰(commitment clarity)。

中國經濟嚴重失衡,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很少能惠及家庭圖片來源: CHINATOPIX/dpa/picture alliance

中國宏觀經濟達到一個臨界點

《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中國的前景已今非昔比》,作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指出,今年年初,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還在吹噓他對新冠的勝利。現在,習近平突然結束了他標誌性的「清零」政策,所有跡象都表明,住院和死亡人數將大幅增加,這將使衞生保健的壓力達到極限;中國經濟似乎將在未來兩三年內面臨重大問題;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預測也被下調。

作者說,中國長期存在的宏觀經濟問題似乎正在達到一個臨界點。多年來,儘管中國經濟有著驚人的增長歷史,但很明顯,中國經濟嚴重失衡。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很少能惠及家庭,導致消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很低。極高的投資率填補了這一缺口,但所有跡象都表明,投資回報率正在嚴重下降,企業越來越不願在新項目上投資。儘管如此,中國還是成功地保持了充分就業——但主要是通過推動巨大的房地產泡沫。中國的房地產行業膨脹得令人難以置信:根據一項估計,它佔GDP的29%,房地產投資佔GDP的比例是美國2000年泡沫最嚴重時期的兩倍。但是,這種狀況是不可持續的。中國的泡沫究竟將如何結束還不清楚——可能是急劇放緩,也可能是一段「低品質」增長時期,同時掩蓋問題的真實程度,但這不會是好事。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