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六四」、愛國與自由

摘編:張平2016年6月5日

「六四」紀念日的種種爭論,讓那場運動的意義及香港人身份問題都更加突顯。

China Hongkong Jahrestag Gedenken Tiananmen
2016年6月4日香港維園紀念六四燭光會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K. Cheung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蘋果日報》刊發時評家李怡文章《六四與香港前途》,認為香港人支持中國八九民運,盼其成功,以改變中國專權政治現狀,是當時多數香港人的努力與寄望。

李怡說,九七後十九年的變化,特別是中共國的經濟發展帶來的是政治與社會的退步,"建設民主中國"日見渺茫。年輕人把紀念六四與探討香港前途聯結,實際上是繼承香港人參與八九六四的初衷,重點是:我們要以中國人或香港人的身份去爭取更好將來。

讓"六四"成為"自由和平紀念日"

香港《明報》發表學者徐承恩文章《讓六四記憶與大中華觀念脫鉤》,認為1989年鼓舞了心灰意冷的香港人,燃起他們對自由的期盼。香港人基於樸素正義感的抗爭,因一直以來"文化中國"的迷思,就以"血濃於水"這類中國種族國族主義的語言,稱之為"愛國民主運動"。

徐承恩認為,六四的主調,是公義、自由與民主,"愛國"只是主體意識未成熟時的扶手杖。沒有"文化中國"包袱的年輕人,承傳了自由民主的價值,就自然想要把香港從一個自在的(類)國族(nation in itself),提升為自為的國族(nation for itself)。其實只需重拾起初那樸素的正義感,對焦普世本土皆通行的民主與自由,讓"愛國民主運動"成為過去,將之昇華為"自由和平紀念日"

堅持把"六四"故事說下去

香港《獨立媒體》發表中學教師言輕觀點《紀念六四是為了把故事說下去》,認為"真正悼念的原因只有一個:紀念六四就是為了彰顯人性的光輝"。"這些'六四'故事,每一個都說出來都刻骨銘心,每一個都是倖存者的見證,都是對抗專制政權的最有力武器,也是我們瞭解'六四'真正意義的證據"。

言輕說,歷史的沉澱帶來了各種不同的論述,而各人的論述定必然引起爭論。可是,仍要回歸最基本那一點:儘管人們對發生多年的"六四事件"取態不同,但彼此的立場一定不能改變。"我們既然對'毒奶粉事件'、'豆腐渣工程'和'列車追撞事件'等中國社會近年發生的事,都顯得忿忿不平的話,那麼,每年聽著說著這些的'六四'故事,也應該會是義憤填膺",而且堅持把故事說下去。

"六四"與"純粹香港人"

台灣《風傳媒》刊載學者方志恆觀點《六四爭議--折射兩種身份認同的碰撞》,認為六四爭論核心是兩種身份認同的碰撞--"香港中國人"與"純粹香港人"兩種身份認同的衝突。

方志恆認為,八九民運時,香港人全情投入參與,百萬人上街聲援,整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場中國民族主義洗禮,原來出生和成長於英治殖民地的香港人,透過支持和參與八九民運,在情感上與中國大陸重新連接起來。但近年北京改變對港政策,不斷加強干預香港事務,卻令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出現重大變化。由捍衛香港而引發出來的政治能量,塑造和強化了一種"純粹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 香港人身份,不再被寄託於中國人身份之下,而是代表著一個獨特的政治社群(甚至部分人進一步稱之為"香港民族")。

方志恆呼籲世代對話。"上一輩總不能將自己的中國民族意識,強行硬塞給年輕一代,甚至動軋口誅筆伐惡言相向。青年人也要認識昔日塑造上一輩身份認同的時代背景,並在'愛國民主觀'和'中國無關論'之間,認真思考中國因素與香港前途的關係,有理有節地深化本土論述"。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