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控制與掙脫的非常時機

張平(摘編)2015年10月11日

有評論認為,北京對香港商界與政壇敲山震虎,而TPP讓台灣掙脫中國模式出現生機。

Taifun Rammasun China 18.7.2014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時評家李怡在香港《蘋果日報》專欄發表《香港司法獨立保衛戰》,認為過去一個月香港發生的種種爭議,包括港大校委會事件,集中於一個焦點,就是一場摧毀與捍衛司法獨立的戰爭。

李怡認為,自從1997年主權移轉以來,香港政治、社會,包括立法會和新聞界這些第三第四權,都向下沉淪,但多數香港市民和居香港的外國人,仍認為在香港生活基本上與港英時代沒有兩樣,關鍵原因是司法獨立沒有變,它保障了每一個在香港生活的人都有法律權利,而人們也相信司法獨立公正。

李怡說,香港百年來視為桂冠的司法獨立,在中共眼中卻是罪名。"香港法官們正努力守護這桂冠,而一般市民在這場司法保衛戰中,也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沒有責任。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權利,必須全力捍衛"。

"不堅持就只會是放棄"

陳文敏教授被香港大學校委會否認副校長任命之後,在《明報》發表文章《也無風雨也無晴》,回應此次風波。他提及回復一位前學生電郵,"在課室無風無浪的環境,每個人均會支持人權法治這些觀念,但唯有在現實環境中,當要為這些價值付出代價時,才是對個人價值的真正考驗,現在她開始明白了!"

理性堅持有用嗎?我們已用盡所有理性的途徑,但改變到什麼?面對這樣的問題,陳文敏以南非為例,說"不堅持就只會是放棄,如果不是有心人一直堅持下去,又怎會見到種族隔離政策終被取締的那一天?一時的挫折又何須太介懷?"

北京正全面接收香港?

時評人潘小濤在香港《端傳媒》發表《曾蔭權案是敲山震虎》,認為"此時此刻起訴曾蔭權,當然有些不尋常之處"。他指出,此案跟中共喉舌熱議李嘉誠撤資的時間吻合。將李嘉誠"去神化"顯然是來自高層的指示或默許,否則一早就被喝停,相關人士還會受到批評和懲處。表面上這是將矛頭對准李嘉誠,實際上是向香港商界發出強烈的訊號:香港的商場和政壇,再已不是你們主場,國家要全面接收香港。

潘小濤認為,評論李嘉誠、炒掉鄧國威,再起訴在公務員系統工作三十多年、官至特首的曾蔭權,都是敲山震虎,旨在令這兩股力量臣服及合作。這種威嚇力,即使曾蔭權的控罪不嚴重、是否罪成,又或定罪後判刑是否很重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將他起訴後,對公務員是非常震撼的。

歷時5年的TPP談判結束,12國的談判代表簽署了《跨太平夥伴關係協定》(TPP)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E. S. Lesser

台灣新的生機與出路

台灣《自由時報》發表社論《加入TPP 台灣別無選擇》認為,台灣積極加入TPP的重要性不亞於十四年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TPP在中國模式無以為繼的情況,由美日主導,正是台灣告別一味向中國傾斜的多年錯誤與沉淪,轉而積極爭取向上,朝向多元且國際化發展的契機。

社論強調,TPP既是經貿的,也攸關安全。"台灣如今落到經貿過度依賴中國,症結是中國政策建立在政經分離的自欺欺人幻想之上,自以為台海雙方往來可只經不政。同時,產業上進而一窩蜂西進,既背離當年蔣經國政策,也不顧李登輝的戒急用忍,以致助長中國崛起,台灣終於人財兩失,政經安全盡受中國左右,這是咎由自取"。

社論呼籲馬英九總統在任期最後期間,應該宣示盡快加入TPP的承諾,並積極與公眾充分溝通說明其急迫性。同時,不論三個月後大選結果如何,朝野或行政與立法部門之間應攜手合作。"明年的政局,亦唯開啟舉國合作向外發展以掙脫經濟困境的新意,不論爭取TPP,或有如最近廣受矚目的新南向政策,台灣才有新的生機與出路"。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