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牆外文摘:李嘉誠心急  金正恩心慌

張平(摘編)
2019年8月18日

有輿論認為,李嘉誠以"一個香港市民"身份在多家報章刊登廣,印證中共的清算報復,已令富商人人自危。金正恩這一年連連失利,但中國、俄羅斯及其他國家會在朝核問題上鑽空子。

Hongkong Li Ka-shing schaltet Anzeigen zu Protesten
李嘉誠:愛國 愛港 愛自己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李嘉誠暗心急 共產黨明清算》,作者李平認為,李嘉誠早已不復備受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賞識時風光,梁振英出任特首後,他與中共港共的矛盾更公開化。他在中港兩地大舉撤資、長和遷冊,引致中國官媒厲喝"別讓李嘉誠跑了"。在林鄭政府推動送中條例時,輿論也戲稱,官媒該改喊"把李嘉誠抓回來"。

文章說,山雨欲來風滿樓。在地產建設商會、各大地產商刊發效忠廣告後,已退休的李嘉誠也要以"一個香港市民"身份在多家報章刊登廣告,雖有人責之兩面三刀,但其心可議、其情可憫,印證中共的清算報復,已令富商人人自危,再難置身事外。李嘉誠似乎不想得罪政府或示威者,但結果是兩邊不討好,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容不得"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之說法"。中共、港共當然不會滿意、滿足李嘉誠這種規諫多於效忠的表態,同時不會放棄利用這個表態恐嚇、分化示威者的效應。對港人來說,惟有堅持,才有勝利,8.18集會遊行就是一個中途站。

美麗島事件裡的"暴徒"結束了專制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此岸已美麗島事件40周年 彼岸還在"譴責暴徒"》,作者李濠仲說,40年後回溯當時,它就是一起人民要向專制政府拿回民主自由權利的事件,對台灣往後政局有深刻的影響。當時的政府還同步指揮新聞媒體,以致新聞報導幾乎全都一面倒指責參與活動的民眾。電視台更是不斷播放憲警受傷住院的消息,繼之發動社會各界關懷及聲援憲警。若重新閱讀當時的新聞報導,美麗島事件裡的黨外人物,簡直都是十惡不赦的暴徒。尤其在當時政府口中,這起事件還被定性為"高雄暴力事件叛亂案"。

文章說,往事不堪回首,只是沒想到今天的香港,彷彿時光倒流,讓一切歷歷在目。過程和細節誰說沒有太多相似的地方。遊行港人在中共黨官媒的刻畫下,一個個都簡化成暴民、暴徒,過程中發生的衝突,也由一個掌握絕對武力的極權政府把帳全算到民眾頭上。而且還有雄厚國家資本,能把官方用語宣傳到世界各地。年底,此岸的美麗島事件都要滿40周年了,彼岸的黨官媒還在"譴責暴徒",這是曾以自由、法治、人權為傲的香港最令人唏噓之處。

不確保兩制可能就沒有一國

台灣《新新聞》發表文章《當兩制與一國對撞》,作者宋承恩認為,種種跡象顯示,北京不斷運用每個機會,推動其"一國高於兩制":經貿關係的更緊密結合、人員流動的控制、管制權力的侵入,乃至送中條例背後的司法管轄延伸……這些推動終極"一國"的手段不斷侵害香港既有的生活方式,人民忍無可忍,怒吼終於在反送中運動中爆發出來。

文章說,兩制與一國對撞下,牽涉的不僅是香港如何治理,更包括中國能透過一國兩制確立其主權的同時,能否容許不同社經體系的存續與繁榮。當前,不確保兩制可能就沒有一國;不給自治更大的空間,就要逼人民主張自決。中國的政治思維與體系是否能夠處理當前的香港抗爭,很快就要答案揭曉。

假裝那次會面是一著妙棋圖片來源: Reuters/U.S. Network Pool

金正恩這一年的成敗如何?

《紐約時報中文網》發表文章《金正恩失敗糟糕的這一年》,作者NICHOLAS EBERSTADT寫道:"猜猜哪個國家剛剛發行了唐納德‧川普的郵票?北韓!沒錯:一款官方郵票,上面印著神情嚴肅、肩並肩站在一起的川普总統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北韓人如今在積極假裝那次會面對金正恩來說是一著妙棋。作者認為,北韓靠核邊緣政策立足--近幾周來,該國多次發射導彈--但是"敬愛的領袖"近來在這個領域連連失利。

文章說,所有這些制裁並非無懈可擊。中國、俄羅斯及其他國家會鑽空子。據報導,北韓政府正在從創造性的新非法活動中賺大錢,比如網路犯罪。此外,迄今為止,一些重要經濟標誌,例如穀物價格,以及北韓貨幣兌美元及人民幣的非官方匯率似乎仍保持穩定。但北韓經濟正在受到重創。但北韓的戰略環境也沒有黯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中國和俄羅斯為挫敗美國的北韓政策,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結為盟友。日本和韓國是美國的兩個盟友,但它們再次陷入了相互指責的惡性循環。韓國總統文在寅(Moon Jae-in)正在幻想著與北韓聯手,共同在經濟上超越日本。況且,沒有人能低估川普自擺烏龍的潛力。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