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加坡「端傳媒」發表文章《專訪經濟學家陳志武:中國經濟的復甦困境,與未來發展方向的結構性轉變》, 經濟學家陳志武教授在接受記者苗碩專訪時指出,疫情之後中國經濟復甦的程度,不管是外貿、國內的消費、投資、房地產市場,應該說都比原來12月國內的專家和官員,還有國際的分析師的預期要低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跟過去幾年中國的經濟體制、行政管制、社會治理體制,還有很多具體的政策發生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簡單地說,從2021年5月底6月初開始,對於教育培訓行業、電子游戲行業,還有像網約車,這些跟移動網路和傳統網路高科技有關的民營企業,政策一夜之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因為這些體制的變化、政策的變化、法規穩定性的變化,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還有普通家庭和個人,他們對未來的就業前景、經濟發展的前景一下子變得非常不確定。不確定性的增加、擔憂的增加,使得整個經濟的各個市場主體都變得沒有信心,這個信心的下跌是根本的原因。
第二個很具體的原因,如果把中國這三年跟美國和歐洲、日本這些發達經濟體在過去三年疫情期間做一個對比的話,比如說像美國、歐洲、日本,都給老百姓家庭很多的補貼,也給中小微企業很多的財政補貼,讓美國和歐洲的很多的中小微企業,特別是一些餐飲店雜貨店,還有小的製造企業都在過去三年能夠活下來。所以在歐美和日本的這些社會,一旦疫情管控結束了,經濟開始放開了,那些企業都還在,他們照樣可以雇傭很多人。所以美國疫情高峰過去之後,就業的復甦和增長是非常快的,老百姓的消費恢復也很快,同時也帶來了歐美國家的通膨去年失控的局面。但是中國在過去三年,特別是2022年,政府並沒有通過財政給企業,尤其是沒有給那些小微企業任何實質性的補貼,所以在去年大量的中小微企業都倒閉了。12月疫情管控政策180度轉彎了以後,這些中小微企業沒辦法馬上就恢復過來。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台海兩岸關係持續冰凍惡化。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的佩洛西訪問台灣之後,兩岸關係更是跌入谷底且一度「兵危戰凶」,官方的溝通與交流幾近停擺。國民黨的一些代表性人物過去幾年間先後訪問中國大陸,但他們往往被民進黨抨擊為「中國統戰的『棋子』」。
圖片來源: SAM YEH/AFP/GettyImages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前往中國大陸祭祖。總統府20日表示,已於當日收到馬英九的出訪申報,期盼「馬英九作為前任國家元首,此行能向對岸及世界展現符合國家利益與國民情感的作為,展現台灣民主自由的價值與兩岸交流對等尊嚴的立場」。民進黨方面批評馬英九以祭祖之名赴中,「但相關行程都配合中國統戰,這樣的規劃安排顯然沒有從國家及國民的立場思考,台灣民眾也無法接受中華民國卸任元首成為中共促統下的一枚棋子」。
圖片來源: Reuters/E. Munoz台灣風傳媒引述匿名消息稱,馬英九此行主要是前往湖南祭祖,並不會前往北京,也未安排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進行「馬習二會」,政治效應可望大幅降低。但馬英九成為自中華民國政府遷台74年以來,首位訪問大陸的台灣卸任元首,「就兩岸關係而言,仍具莫大的歷史意義」。2015年11月7日,海峽兩岸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和馬英九在新加坡舉行會面。這是海峽兩岸自1949年政治分立以來,雙方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會中主要就和平的兩岸關係交換意見,雙方沒有簽署協議或發布共同聲明。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台灣《聯合報》20日的報導引述北京消息人士指出,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可能在上海與馬英九會面,國台辦主任宋濤則預計在南京與馬英九會面。按上次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問模式,馬英九此次到訪的大陸各省市,當地中共「一把手」即省市委書記都將出面會見並宴請。儘管不會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但王滬寧、宋濤則可能分別在上海及南京與馬英九會面。
圖片來源: Hou Yu/China News Service/MAXPPP/picture alliance3月16日,台灣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宣佈,3月25日起凡是台灣人及陸配皆可搭乘小三通及中轉航班,金廈航線每日1班調整為最多6班,金泉航線每周2班調整為3班;馬祖2條航線,由每周最多4班調整為14班。但如果陸籍人士所持證件為「金馬澎入出境許可證」,依據現有相關規定,仍不能中轉台灣。2020年2月10日起,為因應新冠疫情,台灣實施小三通「暫停措施」。
圖片來源: Sam Yeh/AFP/Getty Images今年2月8日至17日台灣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問中國大陸。在北京停留期間,他與新上任的國台辦主任宋濤以及當時仍是「准全國政協主席」的王滬寧舉行了會面。香港媒體香港01發表的觀察評論文章指出,夏立言近半年內兩度訪陸,「獲見中共官員層級從副部級一下拉升至正國級,背後的意義恐不容小覷。……北京接待夏立言意欲透露的對台訊息,說明了此乃中共對台下一波行動的開端,中央或已定調將擴大規模與台灣各界精英交流溝通,甚至是『開展廣泛深入協商』」。
圖片來源: Yin Bogu/Xinhua/picture alliance 去年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北京嚴厲警告聲中訪台,大陸解放軍當晚宣佈,從4日12時至7日12時在包圍台灣的六個海域空域展開軍事演訓行動,並組織實彈射擊。日本防衛省的報告指出,日方推定中國在4日下午陸續從內陸朝台灣方向發射9枚導彈,其中4枚飛越台灣本島上空。去年全年中國總共派遣了1727架次軍機進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ADIZ),數量近乎於2021年的兩倍。而且在佩洛西訪台之後,解放軍軍機不斷飛越海峽中線。
圖片來源: Andre M. Chang/ZUMAPRESS.com/picture alliance 去年解放軍圍台軍演結束不久,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不顧台灣黨內外勸阻,率團前往中國大陸訪問。國民黨新聞稿提到,夏立言與張志軍兩人就中國軍演、農產品檢驗檢疫問題、ECFA早收清單、兩岸增加航點(恢復小三通)以及台商權益與投資保障等議題進行溝通。夏立言聲稱,已向中方反映台灣民眾對於中國軍方在台灣周邊海域連日軍演感到不滿與憂慮。台灣總統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執會表示,國民黨在這個時刻,仍執意前往中國,令人民失望;國民黨的做法,更是向國際社會傳遞錯誤的訊息。
圖片來源: Sam Yeh/AFP/Getty Images2022年2月,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前往北京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並與時任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的汪洋舉行會談。汪洋在會談時稱「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洪秀柱則說要在「反獨促統」的目標上,加速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大業」。民進黨批評洪秀柱淪為中國統戰的「棋子」,國民黨立委則批評民進黨作為執政黨卻沒打算與中國接觸往來,改善緊繃的關係。
圖片來源: Zhang Ling/Xinhua/picture alliance 2020年9月,國民黨原本打算派出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擔任代表團團長出席在廈門舉辦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但由於論壇舉辦前數日,中國大陸央視在社群網站的「央影片」 報導王金平將代表國民黨參加海峽論壇的消息時,打出「台海兵凶戰危,這人前來求和」的標題,引起台灣朝野一致不滿。國民黨宣佈取消以政黨形式參加海峽論壇,同時表示,在這樣的氣氛下國民黨還出團,可能會引起兩岸民意的衝撞。
圖片來源: SAM YEH/AFP/GettyImages 馬英九那些得到中共允許的眼淚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誰來為這4千5百萬中國人而哭》,作者陳嘉宏指出,馬英九在祭祖行程中數度落淚,但是不能不注意到,馬英九這趟行程顯然是經過高度嚴格的揀選。中共讓馬到民國遺跡去懷想中華民國,但絕不容許任何象徵中華民國法統正朔的字眼出現在大眾影片;共產黨在馬的行程裡取國共兩黨共同的抗日經歷,卻不容有任何當年國民政府「剿匪」的符碼;一樣是國民政府軍的名將,共產黨讓馬去祭拜來自西北軍系、早死的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卻絕不容許你擺上正黃埔四期、在1947年孟良崮戰役裡戰死的74師師長張靈甫。
文章說, 從1958年到1962年間的「大躍進」運動期間,四千五百萬條人命灰飛煙滅,這不僅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飢荒,也被公認是是歷史上最嚴重的人為災難之一。若
要談中國人被欺負被踐踏的命運,沒有任何事情比這一切更加悲摧乖舛。馬英九能在中共的安排下,自在地走訪抗日紀念館,為當年流離失所的中國人而哽咽,詛咒「專炸平民」的日本人後來得到「報應」;但同樣的人命,有誰為這60年前被餓死虐死的4千5百萬中國人掬一把同情之淚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同蘇聯及俄羅斯的關係經歷了曲折起伏的發展。從五十年代中蘇友好結盟,到六十年代關係惡化,甚至爆發邊境武裝衝突,之後陷入長期的對峙封凍。蘇聯解體後,中俄關係開始穩定好轉,並在習近平和普丁治下形成有力的利益聯盟。
圖片來源: Sergei Karpukhin/Sputnik/REUTERS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佈成立的第二天,蘇聯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年底,毛澤東赴莫斯科訪問,並在蘇聯停留兩個多月,參加了史達林70歲生日慶生活動(圖)。事後毛澤東抱怨受到史達林的冷遇,以及簽約會談進展不順利。1950年2月14日,毛澤東在莫斯科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蘇兩國結為盟友。
圖片來源: gemeinfrei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被外界視為中蘇關係的「蜜月期」,雙方簽署了一系列協定,蘇聯從貿易、高等教育、核技術、工業等一系列方面向中國提供資金、物資和人員的援助,以幫助中國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中國政府1953年針對經濟發展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就是在蘇聯的幫助和策劃下出台的。毛澤東強調要在各方面向蘇聯學習, 「蘇聯共產黨就是我們最好的先生」。圖為1956年出版的紀念中蘇友好條約6周年的報導圖冊。
圖片來源: akg-images/picture alliance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中國於10月出兵參戰(圖為志願軍跨過冰封的鴨綠江),直接與美國主導的聯合國部隊對抗,中國稱之為「抗美援朝」。蘇聯沒有直接參戰,但提供了大量武器裝備和資金援助。1953年6月南北雙方簽署了板門店協議:規定南北韓以北緯38度線為界停火,這固化了朝鮮半島的分裂格局。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PA Media/Pictures From History1959年9月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訪華(圖),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活動。當時中蘇領導人在政治理念上的分歧和戰略利益方面的矛盾就已顯現。1960年莫斯科召回援華的全部蘇聯專家,廢除兩國經濟技術合作的各項協議。北京則對蘇聯的「修正主義」以及蘇共的對外對內政策展開了長期的尖銳批評。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ussian Picture Service中國和蘇聯是世界上擁有最長陸地邊界的兩個鄰國。1964年中蘇第一輪邊界談判失敗。
1969年6月3日,中、蘇兩國軍隊在界河烏蘇裡江的珍寶島爆發衝突(圖為珍寶島中國守軍),雙方均有傷亡。同年,兩國又在黑龍江八岔島和新疆鐵列克提再次發生武裝衝突。9月,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取道北京,在機場與中國總理周恩來緊急會晤3小時,達成共識維持邊界現狀,避免武裝衝突。
圖片來源: CPA Media/Pictures From History/picture alliance勃列日涅夫任蘇共領導人後,中蘇關係依然處於對峙勢態。1966年中國文化大革命開始之後,兩國間幾乎停止了所有交往。1967年,紅衛兵曾衝擊蘇聯駐北京大使館。圖為1969年中蘇邊境衝突後,包頭鋼鐵廠工人抗議「蘇修社會帝國主義」的示威。
圖片來源: CPA Media/Pictures From History/picture alliance進入70年代後,中國開始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改善關係,1972年尼克森訪華開啟了中國向國際社會開放的大門。1980年代的蘇聯,則因入侵阿富汗遭到西方國家更嚴厲的制裁和對抗。1980年莫斯科舉辦奧運會,中國加入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抵制陣營。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ctionplus在蘇聯末期,中蘇關係有所緩和。從1982年10月至1988年6月,中蘇兩國政府特使就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問題進行了12輪的磋商。1989年5月,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訪問中國,同鄧小平會晤。雙方在北京發表了《聯合公報》,標誌兩國關係正常化。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宣佈承認俄羅斯為蘇聯的繼承者。兩國最高層之間開始恢復往來。1999年,《關於中俄國界線東西兩段的敘述議定書》簽訂,遺留已久的邊境劃界問題基本得到解決。2001年普丁上台後,俄羅斯與中國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確定平等信任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2010年,兩國確認"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圖為普丁、布希和江澤民在2001年的上海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paweb進入新千年後,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北京和莫斯科都有意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金磚國家」(BRICS)峰會、上海合作組織(2002年成立)這樣的多邊平台為此提供了機會。圖為2016年10月在印度舉行的金磚國家首腦峰會。
圖片來源: Reuters/D. Siddiqui習近平和普丁這兩位威權專制領導人,有著相似的大國政治信念。在堅定鞏固自身權力的同時,也都希望打破美國主導的現有國際秩序。2022年2月普丁訪問北京、出席冬奧會期間,中方強調中俄「友誼無上限、合作無止境」。圖為2018年習近平在俄羅斯遠東港口海參崴与普京品嘗魚子醬煎餅。
圖片來源: Sergei Bobylev/TASS Host Photo Agency/dpa/picture alliance2022年2月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在國際上備受制裁和孤立。但中國始終拒絕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而指責美國和北約應為衝突負責,反對制裁,呼籲重視俄方的「安全關切」。同時中國大幅擴大從俄羅斯的進口,特別是能源進口。2023年3月,習近平訪問莫斯科,成為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首位訪俄的大國元首。
圖片來源: Sergei Karpukhin/Sputnik/REUTERS 習近平是在協助和平還是聲援普丁?
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習近平外交出擊─和平使者?還是聯俄抗美?》,作者孔令信指出,俄烏一開戰時,北京如果有心出面,這場戰火當然不會打下去;如今雙方陷入膠著,北京先拋《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接著習馬上訪俄,但是並未接著就訪基輔,若是真的有心穿梭促談,習近平除了馬上訪基輔之外,更可提議在第三地或北京邀俄烏代表,則促談止戰的誠意才算真正顯現。只是,習近平此行最重要目的,還是聲援普丁,深化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對強調和談解決烏克蘭危機,主要還是給普丁一個台階下(為保留佔領烏國領土鋪好路),好讓俄國可以擺脫過去這一年來對於俄國國勢與經濟喘一口氣的機會。
文章說,英方在此次習普會談之際傳出有意提供含有貧化鈾(depleted uranium)的穿甲彈給烏克蘭;還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突然訪問基輔,並向布查鎮遭俄軍屠殺的烏克蘭軍民獻花致意。馬上引起普丁激烈反應,顯示現今要普丁走向談判桌的條件還未出現,即便中國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做和談基礎,可是能夠落實的可能性,目前還未看見。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