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病毒無法消滅,記憶卻被清零

2022年5月1日

有評論指出,中國為抗疫政治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雖然距離實現新冠病毒「動態清零「的目標仍然遙遙無期,但記憶卻被「動態清零」,語言則被「靜默管理」。

China | Covid-19 Ausbruch in Shanghai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上報"發表文章《上海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作者林雅鈴指出,上海市作為中國及全球重要經濟金融中心,截至2021年底共有827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設在上海,其中有121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上海同時也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2021年貨櫃吞吐量超過4,700萬標準箱,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因此,當上海市政府啟動封城後,不僅中國經濟成長受到影響,全球經濟、生產供應鏈也都遭受衝擊。

此次上海及周邊地區相繼封城,恐將再次引發企業外移或是轉移生產線的風潮。根據上海美國商會和中國美國商會近期調查顯示,隨著防疫管制措施的持續,有近20%的企業已經考慮將生產線移出中國,更有近50%的企業將減少在中國的投資。日本駐上海總領事也指出,在疫情封控措施無法確定何時結束的情況下,在上海的日本企業也將考慮把生產線轉移至其他國家或地區。顯見中國嚴格的防疫措施以及政策的不確定性,將再次傷害企業生產獲利與經營信心,進而引起另一波產線轉移。

維持動態清零的代價

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網路媒體"歪腦"發表文章《沉默成本反噬中國防疫政策,決策者走不出"清零"的惡性循環》,作者張震指出,一批中國城市的疫情遠不及上海嚴重,但也採取了足不出戶的"封城"模式。其中規模較大的包括經濟重鎮江蘇蘇州、安徽蕪湖和吉林省吉林市;省會城市哈爾濱、長春、西安、太原、西寧;邊境城市瑞麗、東興。根據日本銀行野村證券統計,過去一周中國共有45座城市處於封控狀態下,涵蓋中國約三分之一人口和7.2兆美元經濟產值,比4月初增加一倍。

文章指出,"動態清零策略"的支持者慣用"共存"國家闖關時的數據,例如越南大量工廠員工返鄉,瑞典20%職工同時請假,又或是香港醫管局大量醫護人員感染,論證其的危害,並且刻意將"共存"最差的一個月和"清零"最好的時刻對比,宛如"田忌賽馬"。但是數據顯示,當韓國、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邁過過第一季度的"關",便可將疫情成本控制在相當低的水準,而中國大陸卻"逆勢超車"。如果這樣的政策持續,維持動態清零的代價,可能比疫情頭兩年"躺平"的代價還要高。

國民記憶被"動態清零"

新加坡"端傳媒"發表文章《抗議上海封城的,拳頭落在棉花上》,作者韓大狗說,影片作品《四月之聲》是一次不滿的集中爆發,讓人想到2020年2月人們對李文亮的集體悼念。然而,肉眼可見的是,兩年之後,宣傳部門的反應快了很多。這一次,這個影片沒有再形成一個哭牆。

文章說,雖然自2020年李文亮事件以來,人們仍然隨時在李文亮的微博"哭牆"下留言傾訴,但即使是這樣一個曾經以自己的死亡換來中國民間對官方前所未有的質疑和反抗浪潮的人物,如今也並不能再阻止時代車輪滾滾向前的碾壓;而李文亮甚至是過去兩年大陸輿論場中,人們仍然能夠記得的唯一形象--"發哨子"的艾芬醫生沒有再接受過採訪,方方從很多人的腦海中消失了,而紅十字會安然無恙。

作者指出,今天的中國,雖然距離實現COVID"動態清零"的目標仍然遙遙無期,但記憶卻被"動態清零",語言則被"靜默管理"。或許更詭異的是,我們現在已無法看清,究竟哪一種清零對這個國家的當權者而言更為重要。中國領導層對於陽性清零固然偏執,但對於輿論的清零,這些領導即使不是更為看重或者下了更大的功夫,也毫無疑問是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台灣防疫靠什麼贏香港?

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習近平輸給李顯龍,台灣能贏香港?》,作者陳國祥認為,病毒是無法消滅的,防疫的根本目的在於保護民眾生命健康,而不應賦予意識形態意涵。到一定階段後,防疫就需向"脫疫"轉換,在科學防疫的指引下,繪制由清零到共存的路線圖,採取必要的配套措施進行過渡,把握社會常態化的節奏,循序漸進松綁防疫限制。 新加坡率先走上與病毒共存的脫疫道路,堪稱全球抗疫的成功範例。政府透過高比例的疫苗三針施打,編織了綿密的抗疫網,在"生命與生活之間"取得高度平衡。

文章說,香港防疫措施不比台灣寬松,但因破口較多,所以一度陷入染疫風暴。台灣會不會步香港後塵?答案恐難樂觀。台灣疫情兇猛延燒,本土病例持續攀高,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坦承指數型爆發即將出現,間接承認疫情已失控。台灣未來幾個月如果情況沒有惡化到香港那般慘狀,主因應該不是政府防疫措施與資源完全到位,而是居住環境與醫療條件較優。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