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 台灣《報導者》發表文章《香港反送中,揭開共產黨直接治港新模式》,作者劉細良說,2012年中共決定撤換特區領導人,不少人誤以為北京為了糾正前一任梁振英的極左政策,改走相對溫和政治路線,才欽點較為港人接受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接任,這個人事彷彿是2003年曾蔭權接替提早離任的董建華的翻版。林鄭月娥也聲稱自己會專注民生,減低社會政治爭拗丶彌補撕裂等等,結果她上場後卻出現更極端的政策。
作者認為,相比英治殖民地,今天中共黑手處處,四圍"亮劍",建制政客目中無港人,施政手法粗暴,總之議會夠票通過就以制度暴力去完成,而年輕人為了自己及香港自治未來,作出更激烈的抗爭。一國兩制大敗局已成,香港自治已經結束,台灣朋友,除了高雄市長韓國瑜之外,相信大家是同步目睹香港在中共管治下衰落過程,這表示中共的對台政策,也會同時走向極端。
看到別人受到壓迫卻保持沉默,才是真正的粗鄙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香港與自由民主的未來》,作者BRET STEPHENS指出,香港與大陸的關係本應遵循"一國兩制"的原則。但與任何形式的多元化一樣,這個原則對北京構成了根本威脅。1989年,小小的西柏林只是因為它的自由,就參與推翻了強大的(當時看來是這樣)東德昂納克政權。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不會讓這種事情在香港發生。
作者說,不過話說回來,也許他不應該這麼擔心。整個1980年代,自由世界在政治上團結一致,在道德上充滿信心:它相信自己的自由主義-民主價值觀,相信它們的普世性,相信試圖剝奪或否認這些價值觀的人是不道德的。並且也不忌諱大聲說出來。當羅納德暲鋦?(Ronald Reagan)稱蘇聯是"現代世界的邪惡焦點"時,一位著名的自由派作家譴責他"粗鄙"。但正是這樣的言辭給了另一邊的異見人士和夢想者以勇氣。看到別人受到壓迫卻保持沉默,才是真正的粗鄙,不管是因為缺乏同情還是過於世故。
6月9日,香港市民走上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大遊行。組織者民陣表示,遊行人數超過了100萬。
圖片來源: Reuters/Tyrone Siu港府《逃犯條例》修正草案允許香港向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更多國家及地區引渡犯罪嫌疑人。同時,新法也將取消立法會對引渡案件的監督角色。這一草案引起香港社會極大爭議,由民陣發起的第三次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遊行於6月9日在香港舉行。組織者稱,遊行人數超過100萬。
圖片來源: Reuters/Tyrone Siu香港十餘名法學界代表對《逃犯條例》的修訂予以尖銳批評,稱這是對香港司法體系的一次重大挑戰。立法會即將於6月12日對《逃犯條例》修訂案進行二讀。人們擔心,《逃犯條例》將把香港從"一國兩制"變成"內地延長"。
圖片來源: Reuters/T. Peter周日的遊行為視為雨傘運動後香港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遊行人數可能超過2003年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七一大遊行。當時有50萬人參加了遊行。《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香港特區應自行立法,禁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在香港社會的強烈抗議下,時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2003年9月宣佈撤回第23條國安條例草案。
圖片來源: Reuters/Tyrone Siu香港警方稱,遊行期間拘捕了7人,分別涉及普通襲擊、刑事毀壞、襲警等罪名。香港政府官員此前表示無意收回草案,並強調草案只包括嚴重罪案,不會影響集會、新聞、言論自由。批評者指出,從"銅鑼灣書店"負責人被強行擄劫回中國秘密審判可以看出,中國已將自己的司法管轄區延伸到香港,《逃犯條例》修訂後中方就更可以「依法引渡」。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Yu「反送中」大遊行也將矛頭指向親北京的港首林鄭月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日前強調,美國正密切關注香港政府提出的《逃犯條例》修訂。《美國—香港政策法》賦予香港貿易及經濟的特殊待遇。目前,有美國國會參議員正試圖推動引入《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要求證明香港有足夠的自主權,然後才實施任何賦予香港特殊待遇。
圖片來源: DW/V. Wong佔中9子之一的戴耀廷在獄中通過臉書呼籲香港市民參加遊行。他說,送中條例是香港當前最大的威脅,一旦通過,香港會變成「一國一制」。
圖片來源: Reuters/T. Peter生活在全球27個城市的港人同樣在周日發起"反送中"遊行,聲援香港,其中包括美、加、澳洲多個城市、台北和德國首都柏林等等。在柏林的港人發表聲明稱,如果修訂法案,在香港發展商務的風險和威脅不可避免地會增加,損害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聲譽,基本法所保障的個人自由以及人人享有的基本人權都會受到動搖"。
圖片來源: Reuters/H. Hanschke 這次泛民主派沒有人出來割席,沒有譴責年輕人"暴力"
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香港人前所未見的勇氣》,作者李怡說,許多人都說,現在香港的青少年人生不逢時,他們沒有像上一代或更上一代人那樣生活在香港的美好文明歲月,他們面臨經濟困厄丶社會沉淪,但他們卻比上一代人對香港社會更有承擔,表現出香港人前所未見的勇氣。
文章說,盧偉聰稱示威的年輕人是暴徒,林鄭說是暴動,但這次泛民主派沒有人出來割席,沒有譴責年輕人"暴力",社會更多人指摘警方過度使用暴力。繼續有年輕人貫徹不合作運動,在港鐵沿線故意阻礙關車門,製造延誤。被耽擱的市民受訪時,鮮有地沒有對年輕人的行為指摘或抱怨,反而有人說理解他們用各種辦法阻止送中。這是因為,送中條例真是到了香港人的生死關頭。退一步即無死所,退一步香港即與中國任何城市無別,甚至更不如。
自主權回歸中國以來,由於擔心「一國兩制」得不到保障,香港市民、公民社會一直在為維護司法獨立、言論自由而抗爭。
圖片來源: Reuters/T. Peter2019年6月12日,《逃犯條例》修訂案二讀,大批抗議民眾包圍立法會。6月9日,香港發生回歸以來規模最大的示威集會,反對被稱為「送中法」的修訂案。據組織者稱,參與人數超過百萬。
圖片來源: Reuters/T. Siu2019年4月,香港立法會對草案完成首讀。政府修法的背景是為了向台灣引渡一名殺人嫌犯。但批評者擔心,《逃犯條例》修訂後,將為向中國大陸遣返、引渡嫌疑人打開大門,威脅香港的司法獨立和人權保障。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Yu2019年4月9日,「雨傘革命」中的「佔中九子案」宣判,9人全部罪成,其中戴耀廷、陳健民及朱耀明被判入獄16個月。有報導稱,法官受到了來自中央政府的壓力,被要求重判以為警示。
圖片來源: DW/V. Wong2018年9月,香港政府出於"國家安全"考慮,禁止主張獨立的香港民族黨繼續運作。這是主權移交中國21年後,首次有政黨在香港被禁。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圖中)曾表示,港獨是「達成香港民主唯一方法」。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P. Fong2018年9月,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在一片爭議聲中正式通車,圖為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乘坐首航。爭議焦點是設立由中國大陸執法人員執行大陸法律的「內地口岸區",該措施受到泛民陣營的強烈反對。
圖片來源: Imago/Xinhua每年6月4日晚,香港民眾都會聚集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紀念1989年六四天安門屠殺死難者的燭光晚會。每年的參加人數從數萬到十幾萬不等,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六四悼念活動。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K. Cheung2016年10月,中國人大第五次對香港基本法釋法。爭議內容是有關立法會議員宣誓的具體規定和效力。這是北京對香港議員宣誓風波的回應,被視為對港獨勢力發出的強硬訊號,引發較大規模的民眾抗議示威。
圖片來源: Imago/ZUMA Press2015年10月起,以銷售「禁書」而著稱的香港銅鑼灣書店的股東及員工共五人先後失蹤。後證實他們均在中國大陸受到控制,當局稱他們是因違法行為受調查。該事件引發香港和國際輿論震驚和譴責,以及民眾的持續抗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K. Cheung2014年9月至12月,香港發生了一系列爭取更多民主、要求真普選的抗議運動。示威者用來抵抗警方胡椒噴霧使用的黃色雨傘,成為此次運動的象徵。亦稱「佔領運動」的這一事件被視為香港最大型的公民抗命運動。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Hofford2003年7月,因反對有巨大爭議基本法第23條立法,香港50萬人參與七一大遊行,成為主權回歸後規模最大一次抗議運動。根據基本法中的第23條,香港應就涉及國家安全、分裂國家、煽動顛覆、竊取國家機密等多項罪名立法。特區政府因無法在立法會取得足夠票數支持,最終終止立法程序。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Y. Kwan "只要台灣人民不踏入一國的陷阱,就不會有兩制台灣方案的枷鎖與凌虐"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香港反送中,台灣反一中》,作者林青弘說,台灣與香港顯著不同,台灣人民要反對一個中國原則,不能坐視中共利用"九二共識"把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的意識形態予以內化與深化。香港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這是很悲哀的事實。在這樣的主權架構下,香港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兩制的保障下獲取最大的利益。作者認為,"台灣人民相比香港人更優勢的關鍵,台灣人民有自己的國家與主權,即使中國強力打壓與處處矮化,我們要面對的課題與挑戰是一中原則的框限與勒索,並非如同香港市民要面對一國兩制的持續與維護。只要台灣人民不踏入一國的陷阱,就不會有兩制台灣方案的枷鎖與凌虐"。
文章說,中國若堅持移交特權入法,這是愚蠢至極的砸腳行為。北京當局若不能妥處港人疑懼中國司法的迫害與凌虐,港人反送中演變成港人反中,這對中共政權的維穩肯定毫無益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該積極考量一國兩制對於港人治港的承諾與維護,別讓香港反送中,最後卻醞釀台灣反一中的能量與集結。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