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 新冠病毒在全球一些地區持續肆虐,目前德國境內累計16人確診感染該病毒。而這周到了德國萊茵地區街頭狂歡的時節,這會給病毒帶來蔓延之機嗎?人們該因此而卻步嗎?
在漢堡大學任教的病毒學家喬納斯‧施密特(Jonas Schmidt-Chanasit)教授對德國媒體表示,大家不必對新冠肺炎過度擔心, 因為德國的衞生機構會及時發布消息, 而且在德國境內的確診個案都得到有效的隔離。在他看來, 較少人過問的流感給德國帶來的風險更大。
埃森大學醫院的病毒學家烏爾夫‧迪特默(Ulf Dittmer)教授對《圖片報》也認為, 流感病毒會隨著狂歡節而更廣傳播,,因為大家會有近距離接觸。他建議, 參加狂歡節的人士避免共用杯子丶餐具, 同時也應盡可能保持雙手清潔。
另外,這位病毒學家也不排除新冠肺炎的感染規模在德國會擴大,畢竟目前有越來越多人從中國回到德國,"世衛組織和羅伯特‧科赫研究所都認為,德國還會出現更多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德國萊茵地區的嘉年華狂歡節可謂每年規模最大的一場派對。以科隆為例,每年來觀看花車遊街的遊客人數比科隆市常住的100萬人還多。作為「山外來客」想一起狂歡,要瞭解一些最基礎的常識。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Vennenbernd狂歡節時,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傳統,比如在科隆,狂歡口號是「科隆萬歲」 (Kölle Alaaf),千萬別喊錯了,特別是不能喊成"Helau"。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Vennenbernd因為Helau是狂歡節另一個勝地杜塞道夫的狂歡口號。杜塞道夫和科隆是近鄰城市,又都是北威州的大城市,兩個城市之間一直存在微妙的競爭關係。狂歡節時候喊錯口號,會被當地人認為是「蓄意挑釁」,後果「不堪設想」。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V. Hartmann德國西部萊茵地區管狂歡節叫「嘉年華」(Karneval),而德國西南巴符州還有巴伐利亞州一代稱之為"Fasching"或"Fastnacht",中文有譯為「謝肉節」。
圖片來源: Fotolia狂歡節的一大特色就是大家都穿戴道具服裝,有點化裝舞會的感覺。在裝飾上越新奇搞笑越能體現創意。不過,恐怖分子這樣的裝扮完全偏離的狂歡的本意,也毫無新奇搞笑可言。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J. Stratenschulte既然是狂歡,喝點酒是再正常不過的。不過在科隆的酒館裡,如果客人不主動說「不要再續杯」,那麼酒保就會一杯又一杯的上酒,沒有自控力的人如果這樣一杯一杯喝下去,後果可想而知。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T. Brakemeier每年狂歡節的高潮是「玫瑰星期一」(Rosenmontag),這一天會有各式各樣並伴隨不同主題的花車穿過幾條主要街巷。花車上有人向兩旁觀看的人撒花、撒糖。想要糖果的人可以喊Kamelle (糖),不過要注意:只能在花車行駛過程中喊,車子停下來的時候不能喊。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O. Berg狂歡節有糖拿、有花朵、有花車表演觀看,所以狂歡節也是孩子們喜歡的活動,特別是「玫瑰星期一」花車遊街時,孩子們往往是禮物收獲最多的。不過作為家長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單獨站在人群最前面撿糖、接花,因為狂歡節人多,難免發生擁擠推搡,也出現過小孩子被推倒或踩踏的事故。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V. Hartmann狂歡節除了喊「萬歲」,「給糖」等口號之外,還有Bützje,是科隆方言「親一個」的意思。不過這只是狂歡眾多傳統習俗,心情超好的人互相摟著,又唱又喝又親臉,這都是慶祝的形式,誰以為這就是示愛,那就是想太多了。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U. Baumgarten狂歡節也是歌舞季,一些膾炙人口的歌在狂歡節期間好像被按下重播鍵,你想不聽都難。為了能夠表示「合群」,最好學一兩首最著名的歌,這樣大家一起唱的時候,你不會太尷尬。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T. Lohnes 科隆狂歡節委員會的發言人邁克爾‧克拉姆在(Michael Kramp)在接受科隆地方電台採訪時說,今年流感傳播特別嚴重,咳嗽丶打噴嚏時要注意掩住口鼻,並且應該經常洗手。被問及德國很多酒館丶小店只用冷水洗刷杯子片刻,克拉姆沒有明確回答,稱人們只需如平常般注意衞生便可。
筆者身邊也有兩位要去參加狂歡節的德國朋友。他們均表示,,對於新冠肺炎毫不擔心, 也不會採取特別的措施。其中一位說, 鑑於德國目前的情況,"沒有任何恐慌的理由"。
來自醫生的建議
科隆大學醫院任職的漢內斯‧雷特 (Hannes Reuter) 醫生在科隆市的官方網頁寫了一些建議:
首先大家應避免親吻, 因為病毒可以透過飛沫傳播, 儘管這是傳統的慶祝方式之一,親面頰也有助病毒的擴散。
其次, 參加者應該注意保暖。人們在酒吧丶餐館時可能會汗流浹背, 但踏出門口時氣溫卻只有幾度, 這種溫度上的極端變化對免疫系統是一個考驗。為迎合節日氣氛, 人們往往穿著新奇但也單薄的衣服,在寒風中站幾個小時。 這容易導致生病。
雷特醫生建議大家可以考慮「洋蔥式」的打扮, 因為這類的打扮更能保暖, 也可以更有彈性對不同的氣溫作出調整。最後, 他建議若在出發前出現身體不適丶頭疼丶喉嚨痛或乏力等症狀便應待在家中,通過用電視收看狂歡節直播。這樣不但保護自己,,也顧及他人。
第五季節的高潮到來之際,讓人再次領略那些不同尋常的狂歡節習俗。剪領帶和男扮女裝等妖男小丑的狂歡活動背後常常有你意想不到的故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O. Berg玫瑰星期一歡節大遊行是由普魯士人發起的。但是像科隆這樣如此盛大規模的慶祝場面令他們也震驚了。為了防止狂歡節期間發生混亂,1823年科隆首次成立了一個節日秩序管理委員會,並嚴格按照規定舉行了環繞市中心的周一狂歡大遊行。如今,每年都有上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科隆看熱鬧。這是今年杜塞道夫的一輛諷刺花車,不需要解釋吧!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F. Gambarini她是「三人執政團」(Dreigestirn)中的少女。另外兩人是王子和農夫。男人狂歡節俱樂部對男扮女裝早就不足為奇。不過從前禁止男扮女裝者留胡須。今天,雖然女性也加入了狂歡的行列,但是人們仍不願錯過男扮少女的屈膝吻手禮。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O. Berg由於婦女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觀看男扮小丑們的化妝狂歡,因此發起周四的「女人狂歡夜」,伺機對男人展開報復。據說在1824年,科隆便成立了一個婦女委員會,決定組織婦女集體是上街狂歡宣洩。從此,每年周一狂歡大遊行之前的周四,便成為「女人狂歡夜」。無數男人在這一天被狂歡的婦女剪斷領帶。在狂歡節規模最大的科隆,幾乎沒有一位德國男人敢在這時佩戴昂貴的領帶上街。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F. Gambarinia這是德國南部狂歡節的一個傳統的裝扮。尤其是在南部的施瓦本 - 阿勒曼尼地區,裝扮成麥草熊的這個古老的傳統從中世紀一直延續至今。對草熊的含義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的說它是舞蹈熊的象徵,也有科學家認為它是邪惡與禍水的象徵。或者身穿草衣是對人的一種懲罰,他們的這個打扮看著就感覺不會舒服。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U.Zucchi南德嘉年華狂歡節的一個習俗是小丑舉著吹起的豬膀胱四處敲打人,用膀胱爆破的聲響讓人「心驚肉跳」。據說按照基督教的習俗,豬膀胱是虛榮和慾望的象徵,對於基督教來說是一種罪孽。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See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