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鐵娘子從此黨內無敵

2012年5月18日

作為對基民盟在北威州選舉中落敗的懲罰,梅克爾辭退了環境部長呂特根。本台記者Volker Wagener撰寫評論認為,這是「殺一儆百」之舉。

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 (CDU) party leader and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L) and Environment Minister Norbert Roettgen arrive to address a news conference in Berlin, May 14, 2012.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s conservatives suffered a crushing defeat on Sunday in an election in Germany's most populous state, a result which could embolden the left opposition to step up its criticism of her European austerity policies. REUTERS/Fabrizio Bensch (GERMANY - Tags: POLITICS)
Deutschland Landtagswahlen NRW Reaktionen CDU Angela Merkel und Norbert Röttgen in Berlin圖片來源: Reuters

瞧,失寵就是這麼快:一夜之間,呂特根(Norbert Röttgen)就從"媽媽最聰明的兒子"變成了"媽媽最笨的兒子"。在北威州--這個全德國最大、對於基民盟來說最具戰略意義的聯邦州州議會選舉失敗三天之後,梅克爾就對代表基民盟參選的呂特根實施了最嚴厲懲罰:這位聯邦環境部長被炒了魷魚。

"殺一儆百"式嚴懲

面對要為保守黨基民盟在北威州取得的歷史最差成績負責的呂特根,梅克爾下了狠手。對於一旦選舉失敗是否要繼續在北威州議會擔任反對黨領袖,呂特根在選前從未做過任何表示,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但這對於梅克爾來說也許還是一個可以原諒的過錯。然而,在一個擁有1800萬人口的大聯邦州的選前宣傳活動上,公開地將這次州議會選舉和總理在歐洲債務危機上的政策掛鉤,這對於鐵血娘子梅克爾來說就是不可饒恕的冒失行為。通常情況下,德國部長的解職一般都是經過事先和當事人協商取得一致之後才會宣佈,然而這次總理女士沒有遵循慣例,直接把呂特根從自己的內閣團隊中踢了出去。當然,原因也不僅僅是這次的選舉失敗。

CHi1805 Kommentar Roettgen - MP3-Mono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環保部長的未竟之職

梅克爾對呂特根的懲罰其實還有現實政治上的背景。德國的環境部雖然是一個在車諾比核电站事故的背景下才設立的"年輕"部委,然而在福島核災難之後,卻成為柏林執政聯盟中的核心部門。該事件之後,物理學家出身的梅克爾幾乎在一夜之間從核能的支持者轉變為退出核能政策的實施者,而呂特根作為環境部長的地位也似乎瞬間升值。因為他必須要負責退出核能戰略的組織工作。儘管在來自日本的種種駭人消息和圖像的背景下,德國隨即關閉八座老舊核電站的計劃都較為順利地進行,然而仍有許多其它的能源政策問題懸而未決。

比如,核廢料的終端儲存場所問題,如何扶植太陽能產業同時又不用投入太多補貼的問題,新建電網的成本費用問題,這些爭議製造的負面新聞,都超出了梅克爾所願意接受的程度。她想要通過德國的能源轉型向世界證明,在一個這麼大的工業國家,退出核能、轉向可再生能源是可以實現的。然而在能源政策推行上的停滯不前,讓呂特根以自己的烏紗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梅克爾在黨內再無敵手

隨著呂特根的"隕落",梅克爾成功除掉了黨內最後一個有可能對自己構成競爭的對手。其實,呂特根也根本不能對她構成挑戰,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一個更多地展望"後梅克爾時代"的年輕一輩而已。他是唯一一個值得引起重視的競爭者。現在的梅克爾在自己黨內已經達到了像前總理柯爾(Helmut Kohl)時代那樣的絕對權威地位。

當年柯爾身邊的「小女孩」如今已成為權威獨攬的鐵娘子圖片來源: AP

今天的基民盟已經不能和柯爾剛離開之後的基民盟相提並論了。不管是現任財長朔依布勒(Wolfgang Schäuble)、前黑森州州長科赫(Roland Koch)、前聯邦總統武爾夫(Christian Wulff)、前基社盟主席施托伊貝爾(Edmund Stoiber)還是前北威州州長呂特格斯(Jürgen Rüttgers),這些人都曾經被視為梅克爾的繼任人選。然而,他們當中誰也沒有贏過梅克爾,不是被"封殺",就是被"捧殺",或者是在政治生命力上敗給了梅克爾。如今的基民盟沒有一個冒尖的人物了。只要梅克爾還能憑借自己渾然天成的權威性繼續贏得選舉,那麼這個黨還可以接受這一局面。但是假如梅克爾的"璀璨星光"開始漸漸暗淡,那麼這種垂直式的黨內權力結構就會出現問題了。

作者:Volker Wagener 編譯:雨涵

責編:文山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