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王錦思:從全球化分析國家級紀念抗戰的缺失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8月31日

9月3日,胡錦濤將在紀念抗戰60周年大會上講話。在給德國之聲中文網發來的這篇文章裡,王錦思聯繫各國情況和歷史發展過程,對他為什麼提出要每年隆重紀念抗戰的重大日子作出了進一步的闡述。

今年4月15日,一個中國人在北京一家日本餐館門前揚起中國國旗圖片來源: AP

抗戰結束60年來,中國缺乏國家級紀唸成為最大的失誤。

60年來,所有世界大戰參加國和民族都是每年在紀念日隆重紀念,國家領導人出席,全國鳴警報,降半旗,國民肅立默哀。俄羅斯、以色列甚至全國全天停止娛樂活動。韓國6月6日顯忠日甚至用中國國旗為其先烈降半旗,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鑑。

作為侵略國的日本更是超隆重紀念。每年8月15日舉行"全國戰歿者追悼會",天皇、皇後、首相等6000人以上入會,首相講話,降半旗,國民也肅立默哀。

靖國神社是日本祭祀明治維新以來歷次戰爭中死亡軍人的場所,供奉著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每年不斷有首相、大臣和侵華老兵前來頂禮膜拜,招魂揚幡。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每年除了參拜靖國神社和8月15日紀念外,8月6日和9日還專程去千里外的廣島和長崎參加原子彈轟炸紀念儀式,而位於北京30裡外的盧溝橋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卻顯得那樣遙遠,連當地鄉長都不來。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規定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定為九月三日,要求每年「全國人民」 紀念。值得注意的是,每隔十年才在9月3日舉行一次大型紀念活動,更從來沒有一次"全國人民"規模的紀念。我國最高領導人和領導集體出席紀念活動只有一次,即1995年9月3日江澤民在人民大會堂發表講話。第一代領導核心毛澤東與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從沒有在紀念日出席紀念活動。而在非逢"十"周年的抗戰紀念日,沒有國家級的紀念活動,一般只是學者活動,沒有普通群眾參與。這種紀念的間斷和弱化不利於對國民進行持續教育和影響,鞏固加深愛國主義感情。九月三日乏人知道,無疑凸顯了紀念效果的差強人意。而直到現在,中國人還在爭論哪一天舉行紀念活動適合,更是荒唐至極。

2005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紀念,以色列大屠殺紀念,俄羅斯衛國戰爭紀念,都有許多國家元首參加,無不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抗日戰爭是中國和世界的共同遺產與共同記憶,但是紀念規模仍然難以同上述國家匹配。

有人認為中國應該有所謂的「國難日」和「國恥日」。其實不然。7月7日和9月3日都被明確命名為中國人民抗戰紀念日,類似於「國難日」和「國恥日」,但是都缺乏相應的紀念活動。可見,如果沒有紀念內容和紀念活動,再好聽、再動人的名字,都沒有實質性意義和價值。

2004年2月,小泉純一郎針對中國抨擊他參拜靖國神社頗有深意地說:「任何國家人民都會尊敬陣亡軍人」。日本留學生長谷川弘一說:「我們日本有靖國神社,你們有什麼,你們有在日支戰爭為國戰亡將士的記錄嗎?」中國卻只是堅決抗議永遠抗議只能抗議,未免讓人生嘆。

日本不參拜靖國神社和中國紀念先烈,哪個更重要?!最可告慰死難者在天之靈的是我們紀念,而不是日本人不紀念侵華戰犯。如果日本不參拜,而我們不紀念狀況依然,只能證明是日本的進步,並不表明中國的進步!

究其原因,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文化缺乏終極關懷,禮不下庶人,輕視生命。建國以來階級鬥爭盛行,更是對抗戰苦難和民族創傷不屑一顧。其實,最好莫過於以類似於西方那種特殊的舉國紀念表達對這場戰爭的追悼。

2001年以來,有關人士一直大力呼籲,希望能夠每年隆重紀念抗戰,國家領導人出席,全國鳴警報,降半旗,國民肅立默哀,並通過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連續提案。但是有關答覆避重就輕、答非所問地稱全國性紀念主要由地方安排,不宜由國家統一規定。

有的城市在每年9月的第3個周六,即全民國防教育日鳴警報。上海、西安、重慶等許多城市都選擇日本侵略當地紀念日。但是分散鳴警,日子不統一,十分混亂,產生不了強大的整體效果和聲勢。抗戰時期,就需要整個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同仇敵愾,而不是某個城市或地區各自為戰,另立山頭。2004年九一八事變73周年,有上百個城市鳴警報,參與城市數量和規模以及隆重程度實屬空前。但是指望更多城市具有全局觀念,在九一八統一鳴警報確實很難。

有些人認為中國落後於日本,有求於日本,擔心紀念會影響經濟發展和中日關係。以上謬論都不堪辯駁。弱小的以色列、韓國面對強大的德國、日本,沒有放棄對正義和民族苦難的紀念,因此也贏得敬意和尊重。而中國沒有隆重紀念抗日戰爭,比哪一個紀念的國家更先進發達,對外關係更順暢?亞洲紀念最隆重的恰恰是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日本、新加坡、以色列、韓國。

日本人認為,"被打的人已經忘記了挨打,或不在乎,又怎能指望打人者還會記住打過人呢?"台灣作家龍應台說,"當我們自己對人命漠然的時候,又如何怨忿別人漠視我們的苦難?"

想到國人只是單純的希望日本學習德國,未免過於狹隘。其身不正,何以正人?畢竟值得日本學習的只有一個德國,而值得中國學習的卻是許多個隆重紀念的國家!經濟貿易可以加入世界關貿總協定,抗戰紀念也有必要與國際接軌。

中國為抗戰做出豐功偉績,付出重大犧牲,其中的寶貴財富、思想內涵和歷史教訓值得借鑑。2005年9月3日,胡錦濤主席將發表講話,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但願這種每隔十年一次的紀念,能夠每年舉行,且日子不獨為9月3日。

只有面對死難者在天之靈,把我們的頭顱低垂下來,深埋在胸前,承受靈魂的煎熬,錘煉民族的情感,才可以更加昂首挺胸地告訴世界:看,這就是中國! (王錦思)

作者簡介:

王錦思系吉林德惠人,現居北京。
他是九一八戰爭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會員、中華日本學會會員。

從2001年起,他一直為「每年隆重紀念抗日戰爭勝利」而奔走呼籲。2002年,為了呼籲全國紀念抗戰,他辭去了吉林電視台記者職務,隻身來到北京,在各大高校進行巡迴演講演唱。中國人民網當時把他稱為「來自東北的熱血青年」。在今年8月15日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日到來前夕,向100多個國家使館發出了致政要的一封信,希望他們能前來參加中國的抗戰勝利60周年紀念活動,瞭解中國的抗戰史。他收到了來自俄羅斯、韓國、烏克蘭等10個國家駐華使館和有關機構的回復。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