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現代執政」-倫敦會晤好寂寞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7月14日

施羅德、布萊爾等歐洲北美中左翼執政人士星期天開會討論「現代執政」問題。這個當年由克林頓和布萊爾提出,由施羅德和布萊爾「意念先行」的執政哲學早已今非昔比,可謂人去樓空。這個「第三條道路」究竟怎麼了?

7月13日,施羅德和夫人還在柏林賽馬場上圖片來源: AP

7月13日,來自中左翼正常執政的一些當權者舉行了關於「現代執政」的第5次會議。德國總理施羅德、英國首相布萊爾、瑞典首相佩爾松、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波蘭總統克瓦希涅夫斯基等出席了會議。

關於召開討論「現代執政」會議的想法是在克林頓和布萊爾早期的會晤中提出的。這倆人在倫敦一家豪華餐館坐了很久,閒聊著政治目標和設想,最後決定,把這一會談繼續下去,邀請更多的同道政治家參加。

於是,「現代執政」會議誕生了。第一次中左翼政治家會議在6年前召開。當時,歐盟15個成員國裡有11個是社會民主黨執政的。比爾.克林頓則坐鎮白宮。托尼.布萊爾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社會民主制度的所謂「第三條道路」方案那時似乎成了未來的意識形態,它能讓歐洲乃至世界面貌一新。

布萊爾和施羅德要當「第三條道路」的先驅。他們在4年前寫下了一個共同的文件。布萊爾當時說:「這是使社會民主制度和歐洲現代化的中左翼政治宣言。」

施羅德指出,社會民主國家不能被理解成吊床,「而必須被理解成一個蹦床,人掉在上面,再被彈到空中,必須被彈到空中。」

然而,當時的出發熱情今天已經消逝。批評者們說,這個「第三條道路」最後現身為木頭路。布萊爾和施羅德周圍變得寂寞了。在過去幾年裡,歐洲左翼政府一個接一個地被趕下台。在華盛頓,現在是喬治.W.布希說了算。那裡現在只有「總統的道路」,不再有「第三條道路」。

同時,施羅德和布萊爾已不再是親密的政治朋友。伊拉克戰爭分裂了歐洲。看上去,布萊爾跟布希的關係已經超過了當時跟克林頓的關係。他也經常出現在義大利總理貝魯斯科尼身邊。但布萊爾的顧問彼得.曼德爾森並不認為這些事情證明了首相已經告別「第三條道路」。他必須跟貝魯斯科尼這樣的政治家合作,但他並沒有接受這些政治家的世界觀。

正在倫敦召開的第五版「現代執政」會議,目標並非僅僅是發展現代國家的思想。這次會晤對英國首相布萊爾來說也是一個在伊拉克戰爭後修補他與政治同道們的關係裂縫的機會。具體的決議和改革計劃是不會推出的。這次會議要成為一次坦率的思想交流。一些批評家們也許會說,這次會晤純是浪費錢。但另一些人則認為,在多元思想的政治家用簡單的問題捕捉選票的時代,中左翼政治家們若能坐在一起,在安靜的氛圍裡馳騁思維,研究未來的政治思想,只會增強他們的威信。

(愛娃.科廷於倫敦)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