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瑞士犯罪小說大師:迪倫馬特百年

Heike Mund
2021年1月10日

《老婦還鄉》是令其名揚天下的經典劇作。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寫過戲劇、小說和廣播劇。1月5日是這位瑞士文壇巨匠的百年誕辰。

Friedrich Dürrenmatt Porträt
圖片來源: KEYSTONE/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士的犯罪小說有一個特點:時間尺度不同。案件調查過程有時不走尋常路,速度效率欠佳。而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的作品更是獨樹一幟。瑞士將於今年隆重紀念這位瑞士著名作家的百年誕辰。

迪倫馬特筆下不緊不慢的伯爾尼探長貝爾拉赫(Bärlach)寡言少語、老謀深算,同時深受胃病困擾,在刑事調查方面往往有一套自己的法律體系。好萊塢導演約翰‧福特(John Ford)曾計劃拍攝迪倫馬特的小說《法官和他的劊子手》(Der Richter und sein Henker),但無果而終。這部小說和其他迪倫馬特的作品一樣,都有相應的時代背景。1933年納粹崛起、希特勒奪權的影響不僅反映在其小說中,在中立的瑞士也有跡可循。

好萊塢明星英格麗‧褒曼( Ingrid Bergman )在電影《老婦還鄉》(1963年)中扮演老婦人圖片來源: akg-images/picture-alliance

在小說中,迪倫馬特對他那大塊頭的主人公是這樣描述的:"貝爾拉赫曾長期在國外生活,先在君士坦丁堡,後來在德國以刑事學家著稱,最後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的刑事調查部門擔任負責人。可是1933年他回到了祖國。他回國的原因並非由於熱愛故鄉伯爾尼,而是因為他給了當時德國新政府的一名高級官員一記耳光……"

《老婦還鄉》是不少學校的必讀讀物,圖為妮可‧黑斯特斯(Nicole Heesters)扮演的克萊爾‧扎卡納森(Claire Zachanassian)圖片來源: Uwe Zucchi/dpa/picture alliance

諷刺幽默的橫向思想家

迪倫馬特是一位牧師的兒子,於1921年1月5日在瑞士的愛蒙塔爾(Emmental) 出生。那裡的幽靜小村莊斯塔爾登(Stalden) 後來成為他筆下許多故事發生地的原型。他的作品包括劇本、小說、犯罪小說、廣播劇。

並非所有迪倫馬特的作品都能揚名海外。迪倫馬特在瑞士被視為諷刺幽默作家和犀利的時代批評者,常常對權威和文壇進行抨擊。他的很多作品在國外不被理解。如今,他的作品堪稱典範,其中有好幾部被收入不少學校的必讀書目。

著名文學評論家馬塞爾‧萊希-拉尼基(Marcel Reich-Ranicki)曾稱他為橫向思想家。1990年,他在《法蘭克福匯報》上寫道:"迪倫馬特是一位總是橫坐在所有椅子之間的作家。他所有的作品都是挑釁,這些挑釁的基礎來自於其可怕和普遍的消極性。"

上世紀60年代,迪倫馬特擔任其作品《弗蘭克五世》(Frank der fünfte)的導演圖片來源: Siegfried Pilz/ United Archives/picture alliance

巔峰之作:《老婦還鄉》

迪倫馬特於1956年創作的劇作《老婦還鄉》(Der Besuch der alten Dame) 曾在美國、歐洲、前蘇聯甚至中國和印度的劇院裡都上演過。即使是他這部最成功的劇作也有凶惡色彩:一個億萬富翁回到瑞士家鄉,提出用錢換取那個曾經背叛她的人的性命。這部劇作甚至被導演伯哈特‧維奇(Bernhard Wicki)拍成了電影。 好萊塢明星英格麗‧褒曼( Ingrid Bergman )在影片中扮演主角。

罪孽與贖罪、犯罪與集體共謀、合作與同流合污--這些都是迪倫馬特的經常會提到的內容。在他還是個小學生的時候,已經開始關心這些主題。當時他想成為一名畫家和藝術家。

然而,1941年,年輕的迪倫馬特先後在伯爾尼大學和蘇黎世大學學習哲學、神學、德國文學和藝術史。當時,他支持瑞士聯盟(Eidgenössische Sammlung)--一個親希特勒的右翼學生組織,這令其父親大為失望。

主業:劇作家

迪倫馬特在1943年創作了他最早的敘事作品:《聖誕》(Weihnacht) 和 《施刑者》(Der Folterknecht)。但他當時對寫作並沒有把握。1945年後,他以繪畫和平面設計為生。直到晚年,迪倫馬特也不忘用繪畫的方式來詮釋他的主題。 瑞士《世界周刊》(Die Weltwoche)請他做戲劇評論家。他因此經常去蘇黎世看戲劇演出:喜劇和經典話劇。迪倫馬特被舞台上的野性所吸引,於是開始寫自己的劇本。

《立此存照》(Es steht geschrieben)是迪倫馬特的第一個劇本,於1947年在蘇黎世首演,引起評論家和觀眾的激烈爭論,但也為他帶來了一個文學獎榮譽。他作為當代劇作家的地位由此奠定。

全球電影界的經典之作

1957年,這位瑞士作家受一位電影製片人的委託編寫劇本。影片《光天化日之下》(Es geschah am helllichten Tag,1958年),如今已成為電影界的經典之作,而劇中所講述的連環殺手的刑事案件在當時則是一個醜聞。傑特‧弗羅比(Gerd Fröbe)飾演劇中兒童殺手,海因茨‧呂曼(Heinz Rühmann)飾演探長。

傑特‧弗羅比(Gerd Fröbe)在《光天化日之下》中飾演惡魔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迪倫馬特並不同意他的劇本被大幅修改,也不看好呂曼扮演的那個保守的德國探長。他根據這個劇本又創作了他的反犯罪小說《承諾》(Das Versprechen),後來這部小說被多次拍成電影,最近一次是在2001年,傑克‧尼柯爾森(Jack Nicholson)在這部好萊塢影片中飾演一位退休的偵探警察。

迪倫馬特的私人住宅現在是一個博物館圖片來源: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suisse/dpa/picture alliance

迪倫馬特的工作效率很高,但一生都在與糖尿病和其他疾病作鬥爭。他偶爾過度飲酒,更無利於健康。 他的一些劇本和小說獲得世界聲譽,例如反核喜劇《物理學家》(Die Physiker)和犯罪小說《法官和他的劊子手》。瑞士帝歐根尼出版社(Diogenes)今年將出版新的全集。

作為一個作家,迪倫馬特一生都在尋找他所說的 "極壞轉折"。他的故事裡沒有解決方法。他一次又一次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但最終,和他的朋友、後來的競爭對手馬克斯‧弗裡施(Max Frisch)一樣,迪倫馬特總是空手而歸。

他的遺產:瑞士文學檔案館的奠基人

妻子夏洛特(Charlotte )想逃避迪倫馬特70歲生日的慶祝活動,於是訂了一起環游世界的行程。據其親近朋友後來的講述,迪倫馬特並不想這樣做。他的反應是:"別催我"。準備出發前不久,1990年12月14日,這位患有嚴重糖尿病的作家因心臟病去世,終年69歲。

迪倫馬特將自己的遺產捐贈給了自己的祖國,但同時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即建立瑞士文學檔案館。1991年,該檔案館作為伯爾尼國家圖書館的一部分向世人開放。如今,它收藏了包括弗里德里希‧葛勞斯(Friedrich Glauser)在內的瑞士作家的400多件遺物。所有作品都存放在精美的手工套盒和檔案盒中,這座檔案館堪稱是一座文學寶庫。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