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環境事故成抗爭導火索

2005年11月29日

最近幾天,德語媒體在報導松花江環境災難的同時,批評了中國地方當局多日來遮掩真相的做法。法蘭克福匯報把目光轉向中國的環境現狀後指出,環境問題已成了導致中國城鄉群眾抗爭活動的導火索之一:

魚被污染了,還可以吃肉麼圖片來源: AP

「松花江事件引起了轟動,但其實中國不斷發生環境事故。由於處理這些事故造成的後果時馬虎從事,環境不斷遭到污染,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脅的大多是農村居民。工廠的經營者和地方當局都認為沒有必要向居民發出警報並保護他們。污染環境的工廠與地方幹部同流合污,地方幹部從工廠獲利,得到好處或金錢,對工廠違反環保規定的做法視而不見。

但是,中國農民與過去不同,他們不再忍受這一切。由於農村居民沒有可能通過正常途徑控告這些干部,也無法獲得法律援助和形成公眾力量,所以奮起抗爭、示威和集會的事件越來越多。借助現代通訊手段,這樣的事件傳出外村和外省的機會也比以前多了。抗爭行動有示範效應,一旦農民再也沒有什麼可失去的東西時,他們就會起來反對那些為所欲為的黨的幹部。農村居民與警察和其他保安人員互相大打出手的事件已不罕見。」

法蘭克福匯報的文章注意到,如果農民只是在環境污染導致中毒或疾病時才行動的話,那麼中國城市中的環保人士早就開始活動了。文章接著介紹了中國的環保組織和中國政府對這些組織的態度:

「城市中正在形成環保意識。中國註册登記的非政府組織有十五萬三千個,實際上估計有三百萬個,其中大多數為環保組織。環保團體受到政府嚴密監視,黨的領導人對這些團體的看法不一,雖然黨內自由派領導人認為這些組織有好處,也想推動『市民社會』發展,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擔心會發生動亂,害怕抗爭活動有朝一日擴展到『政治』問題上。他們也不願看到,環保人士與外國接觸,十月份,一個環保團體的成員在杭州被捕,據說他們向外國提供了所謂情報。中國政府今年下令調查並登記所有從事環保的非政府組織。官方的說法是為了使政府能更好地瞭解有多少這樣的組織,這些組織從事什麼工作。

環保人士擔心,政府想以此加強對環保組織的控制,因為許多較小的組織沒有按規定登記備案。環保積極分子認為,鑑於喬治亞、吉爾吉斯斯坦和烏克蘭的環保組織在和平革命中所起的作用,所以政府要『防患於未然』。」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歡迎讀者來信討論)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