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瓦礫女」的神話

Sabine Damaschke2014年11月29日

幹勁十足、高高興興地清理二戰廢墟的婦女形象深深地烙在德國人的集體記憶裡。但一項新的歷史研究認為,德國戰後並沒有所謂的"瓦礫女的一代"。

Deutschland Nachkriegszeit Berlin Trümmerfrauen beim Enttrümmern
1946年,柏林,照片後來經過上色處理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

(德國之聲中文網)扎頭巾,握榔頭,在德國大城市二戰後的廢墟中清理著碎石瓦礫。她們被稱作"瓦礫女"(Trümmerfrau)。每當"瓦礫女"紀念碑落成時,德國政治家們都會做出一些類似的表態,比如,前總理柯爾2005年在慕尼黑"瓦礫女"紀念碑落成時就這樣說道:"她們是德國人重建意志和求生力量的象徵。"他還補充說,這座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大量自願參加廢墟清理工作的女性。

事實卻並非如此-歷史學家萊奧妮‧特勒博(Leonie Treber)現在得出這樣的結論。她說,德國既沒有"大量"的"瓦礫女",大部分清理廢墟的女性也並非出於自願,"瓦礫女是一個德國傳說。"萊奧妮‧特勒博現在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編輯成書出版,取名為《瓦礫女的神話》。她從2005年以來一直在研究這個被視為"學術空白"的課題並且以此為題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攻讀了博士學位。

柏林的「瓦礫女」紀念碑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atthias Hiekel

建築公司是清除廢墟的主力

特勒博說,戰後的清除廢墟工作主要由建築企業完成,它們有必要的設備,也期待從城市裡獲得建築項目。"如果真的主要靠婦女肩挑手扛,那麼這些廢墟到今天都清理不完。"不過,建築公司也需要人民的支持。畢竟,戰後德國要清除的廢墟多達4億立方米。

特勒博說,"在德國城市清理廢墟的過程中,婦女只扮演了次要角色。在柏林,約6萬名婦女參加了清理廢墟的工作,但這只佔柏林婦女的5%。在柏林的英佔區,只有0.3%的女性參加了廢墟清理工作。

歷史學家萊奧妮‧特勒博的新書《瓦礫女的神話》圖片來源: Klartext

清理廢墟被視為苦役

在清理廢墟的問題上,不僅婦女們不願意干,男人們也不喜歡這個活兒,因為在德國人眼裡,這並不是一個能夠"展現重建意志"的體面的任務。大部分德國人都覺得這是一個"苦役"。而他們這麼認為也是有原因的。

在戰爭期間,納粹就在聯軍轟炸後讓希特勒青年團、苦力、戰俘和集中營裡的囚犯參加清理工作。1945年戰爭結束後,參加清理廢墟的人首先是戰俘和以前的國家社會主義黨成員。但由於人手不夠,民眾也被呼籲參加。在西方佔領區是基於自願,但在蘇聯佔領區則大多是一項義務。

戰後在漢堡清理廢墟的女性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

特勒博說,柏林當時給參加清理工作的婦女僅次於最高級的食物配給。為了吸引更多婦女參加,人們有意識地展示婦女們高高興興地清理廢墟的畫面。這樣的畫面深深地烙在德國人的集體記憶中。"講話、電影和書籍都一再突出這樣的形象。"

一開始,這樣的媒體宣傳只是在東德有市場。瓦礫女被樹立為所有婦女的楷模,她們願意也理應從事一項男性職業。但在西德,努力工作、自信、尋求解放的婦女不符合保守的婦女形象。巴伐利亞社民黨政治家麗莎‧阿爾布萊希特(Lisa Albrecht)1948年參觀了廢墟中的柏林後就寫道:"看到那些在柏林清理廢墟的所謂的瓦礫女,我感到非常震驚。"

歷史學家萊奧妮‧特勒博(Leonie Treber)圖片來源: privat

德國回憶文化的一部分

直到80年代的婦女發展史將女性塑造為重建英雄,並且就母親育兒期納入退休金展開討論後,瓦礫女在西德才重新成為一個話題,並且用它來代表1921年前出生的整個一代婦女。

歷史學家特勒博說,"兩德統一後,沒有人再去抹殺忘我的瓦礫女的形象。因為她們在東西部都是共同記憶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特勒博的研究並不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她說:"戰後確實有幹勁十足,堅強的甚至去清理廢墟的女性 ,但她們明顯只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