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巧克力、餅乾、蛋糕,美味,但不健康。攝入糖分太多,對我們的健康不利——此為不受歡迎的現實,早非秘密。同樣確鑿的是,食物在通過我們的消化器官時留下痕跡,並對我們腸道中游蕩的微生物產生影響。
現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在《細胞》雜誌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證明了糖對小鼠腸道微生物群,以及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好細菌、壞細菌
細菌生活在腸道中,負責增加某些免疫細胞,即所謂的T輔助細胞,更準確地說是Th17細胞。在小鼠實驗中,科學家們觀察到,這些免疫細胞調節小鼠腸道中的脂肪吸收。
研究人員還發現,富含糖份的飲食促進某些細菌的滋生,反過來又殺死促進免疫的微生物群。結果,更多的脂肪通過腸道粘膜進入小鼠體內,小鼠們不僅變得超重,而且生病。
德國呂貝克大學( Universität Lübeck )營養醫學研究所所長西納(Christian Sina)說:「糖如何影響人類腸道,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已有許多小鼠研究,但關於人類腸道的數據相當少。儘管如此,有一點是明確的:攝入過多糖份肯定不健康。」
世界範圍內的食糖消費有所增加,造成的後果是可怕的健康問題。世界衞生組織警告,「糖尿病將成為全球流行病」。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將急劇增加。
圖片來源: Colourbox至少在對肥胖人群的檢查中顯示,高熱量會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而讓人上癮,其在大腦中成癮的途徑與煙、酒類似。人們可以進行自我檢測:比如10天不喝含糖飲料和食物。如果戒糖1到2天後出現頭疼、煩躁不安和強烈的食糖慾望,說明已出現斷癮症狀!
圖片來源: Colourbox糖類物質在人體內能以2到5倍的速度轉化成脂肪。也就是說,糖可以直接轉化為脂肪。此外,人體攝入的果糖類物質也通過肝髒代謝。過量使用容易導致脂肪肝。另一方面,食糖過量還可能導致胰島素抵抗,最終換上2型糖尿病。一種終身疾病。
圖片來源: Colourbox少量糖可幫助人體合成血清素,讓人釋放好心情,但若是過量則可能導致抑鬱和焦慮。血糖水準的突然變化會帶來煩躁和情緒波動,使人緊張或喜怒無常。
圖片來源: Colourbox皮膚組織的糖化會使人看起來更老。糖分子附著在膠原纖維上,導致膠原纖維硬化,失去固有彈性。糖化毒素積累在體內,導致細胞更快速的衰老。皮膚容易鬆弛,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老。
圖片來源: Colourbox健康的倡導菌群有助於腸道的消化,防止有害細菌。但腸道內積累越多的糖分,越容易引起致病性後果。真菌和寄生蟲喜歡腸道內的糖分。食糖過量也容易引起腹脹、便秘和腹瀉。
圖片來源: Colourbox食糖過量的人極有可能有過激行為。我們也知道,愛吃糖的孩子有所謂的多動症:食糖攝入增加可降低人的集中力,始終處於活躍狀態,坐不住。因此兒童尤其在校期間應吃不含糖食物。
圖片來源: Colourbox食用過多糖能削弱人體免疫力。在攝入過多糖分不久,就會降低人體40%的免疫力,使白細胞內維生素C含量減少。白細胞能幫助人體對抗病毒和細菌。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研究表明,過量食糖會使阿爾茨海默症的發病危險增加。2013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胰島素抵抗和高血糖增加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圖片來源: Colourbox腫瘤細胞需要大量的糖幫助其繁殖。一個由國際醫學專家團隊組成的,由美國哈佛醫學院Lewis Cantley教授領導的小組研究了,糖在腫瘤細胞的形成中發揮的作用。這位生活學家建議,飲食中能少吃,就盡量少吃糖。
圖片來源: Colourbox過多的糖會損傷人的記憶力。柏林人查裡特(Charité)的一項研究顯示,升高的血糖水準降低可降低人類大腦海馬區的記憶功能。
圖片來源: Colourbox 糖:是否有毒看劑量
誰若在經不住誘惑時將甜食架打掃一空,躺在沙發上,拿巧克力和檸檬水度過一天,並不會立刻生病。
因此,西納大夫並不想將糖完全妖魔化。這位營養學家說:在咖啡中加一茶勺糖不是問題。不過,只有很少人會適可而止。
衞生組織建議將糖的消費量減少到每天25克左右。這仍將是六茶勺的量。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在2017年至2018年間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美國人日均消費糖相當於17 茶勺容量。
加工食品中含大量糖分
這裡,有問題的不僅是蛋糕、餅乾和巧克力棒這些以高糖含量著稱的食品。俗稱的「隱性糖」,如在加工食品中所含的,會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增加糖茶勺數量。享受大量加工食品後,當事人很快就會超過本該有的糖分上限。
這會導致惡性循環:含糖食物不僅會使血糖水準快速上升,也會使之很快下降,由此引發的低血糖症會再度刺激對甜食的胃口。
除導致肥胖外,心血管疾病也是高血糖和高血脂的結果,並引發心臟病、中風和二型糖尿病。
德國人是全歐洲消費甜食量最多的,且德國的甜食價格,如果考慮人均收入的話,屬歐洲最低。德國科隆剛剛落幕的國際甜食博覽會(ISM)既要讓人們無法抵擋甜食的誘惑,又極力打出健康牌。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IXSELL/I. Kralj德國甜食聯合會(BDSI)的數字顯示,在過去50年裡,德國每年人均甜食品消費量從23公斤增至38公斤,是歐洲之最。德國人最愛的甜食是巧克力,年人均消費11.69公斤,也屬歐洲之最。僅次於德國的是瑞士和挪威。保加利亞每年人均巧克力消費僅1.36公斤。
圖片來源: DW/Victor Weitz 國際甜食博覽會(ISM)多年來選擇在德國科隆舉行似乎更好理解了。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甜食消費市場。今年參展的來自73個國家的1600多展商,使出全身解數,爭取贏得更多愛吃甜食的「饞貓」。
圖片來源: Kölnmesse含糖食品給不少人帶來快感,且有越吃越上癮的依賴。糖同時也是導致人體脂肪超標、肥胖、誘發心血管疾病等後果的根源。所以說愛吃甜食的人應該對糖又愛又恨。
圖片來源: DW/Victor Weitz 今年科隆國際甜食博覽會展品的一大趨勢就是走健康路線,不少展商都推出低糖甜食。比如圖片上這些來自塔林的低糖有機果糖。
圖片來源: DW/Victor Weitz 這種可可飲品更是完全無糖,取而代之的是有機植物甜味劑,以此降低糖分和熱量。
圖片來源: DW/Victor Weitz 除了巧克力、奶糖等甜食,橡皮軟糖也是受德國消費者歡迎的零食。今年的甜食展另一趨勢是素食或全素產品,即使是橡皮軟糖也不含豬油膏凝膠。
圖片來源: DW/Z. Abbany在今年的甜食展上,還能見到口味上的大膽嘗試,比如這款來自瑞士的薯片味的巧克力。這會是什麼味?!
圖片來源: DW/I. Anastassopoulou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O.Berg 除了在口味上創新,甜食廠商也注重設計,仿真汽車或包包讓人不忍心下口。
圖片來源: DW/Victor Weitz 來自俄羅斯的這款巧克力更是做成美鈔樣子,一口咬下好幾萬美元!
圖片來源: DW/Victor Weitz 沒有好的替代品
西納大夫指出,蜂蜜、龍舌蘭糖漿或人工甜味劑(如糖精)各有優勢,「但作為精製糖的替代品,它們也不是沒有問題的」,蜂蜜和龍舌蘭糖漿也含大量葡萄糖,那就是糖。
若小鼠研究結果在人體試驗中得到某種程度的證實,則世衛組織或營養學家們將不得不重新對糖做出評估。
不過,現有數據已明確告訴我們:少吃比多吃好。營養學家西納說:「我們必須拋棄甜食對我們有好處這一觀點。」至少不能天天吃、大量吃。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如何吃出聰明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