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產自"中非"

2014年3月19日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考慮把生產線遷到非洲。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這並不意味著在不久的未來中國境內的流水線將全面關停。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經濟在非洲獲益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現在在撒哈拉沙漠以南任何地區都可以看到中國人的身影。中國在安哥拉參與石油開發項目,在衣索比亞修建公路,約翰內斯堡市中心的中國商城也變得越來越大,在那裡可以買到便宜的電器和塑料產品。

中國人在非洲已經活躍了數十年,而且現在中國已經成為非洲大陸最為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這一切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北京方面早就意識到非洲是未來最大的市場之一。

未來市場

非洲的人口數量將在未來40年內增長一倍,超過20億。非洲中產階級的人數也在迅速增加,不久之後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將生活在大城市,對智慧型手機、電視、家電、私人轎車的消費量也會隨之加大。非洲的富裕程度提高同中國的作用不可分離。

中國政府當然在非洲一直有著自己的目的。儘管如此,雙方還是發展出一個互利的標誌性的夥伴關係。這一頗富成效的黑黃聯盟秘方看起來是這樣的:中國政府非常爽快地向非洲國家提供高達數十億的貸款,這樣非洲國家就可以改善各自的基礎設施條件。中國政府的爽快和西方國家不同。中國方面不將非洲國家改善人權現狀和打擊腐敗作為貸款前提。對於中國來說,把錢借給一個獨裁國家還是一個民主國家,根本就是無所謂的事。

中國在非洲提供「全套解決方案」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不過中國當然也會有自己的條件。獲得貸款的國家必須保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大部分交給中國企業承擔,另外還有一部分貸款非洲國家以石油輸出或者其它原材料輸出的形式償還。這種協議的優勢在於,中國提供全套的解決方案:從工程建設需要的資金到提供人員技術培訓,以及各種小的費用開支。

廉價生產

中國在非洲十分活躍已經不單純是出於對能源安全以及獲得建築訂單的考慮了,現在同時涉及到的還是一個正在興起的銷售市場。一些年來中國的廉價商品充斥著非洲市場,即便是低收入的非洲人也能購買得起。為什麼即便是低收入的非洲人也能消費得起呢?這說明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把生產線從中國或者亞洲其它國家移到了非洲當地生產,至少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做這方面的考慮。

隨著中國社會富裕程度的增加,在中國的生產成本也變得越來越高。由於計劃生育政策,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以後可支配的年輕勞動力數量也會變得更少。更重要的是,中國希望提升自己在價值創造產業鏈上的位置,正如日本、韓國和整個西方國家曾經走過的道路一樣:移出生產環節,更多地專注於科研和發展。中國也希望走上這條道路。

不過這還不能說,中國即將失去"世界工廠"的稱號。中國企業領悟到他們今後可以在非洲以更廉價的成本生產,同時還可以獲得一個巨大的銷售市場。西方國家把這段發展完完整整地錯過了。很多德國企業不去利用在非洲的機會嘗試新的事物,而是更願意在中國拉關係,擴大在中國的生產。德國汽車製造業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西方企業不去尋找生產成本更便宜的地方生產,而是願意在中國以更高的成本生產,中國當然還會繼續長期獲益。

反過來也可以說,感謝西方國家在非洲的低調,中國在這片大陸將佔據更大的優勢,中國將從勞動力和銷售市場兩方面受益。

作者澤林(德國之聲專欄作者,在北京生活已20年)

編譯:洪沙

責編:凝煉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