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當諷刺成為政治

2013年8月6日

2004年創建的"政黨"(PARTEI)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政治團體。它以挑釁的方式引起民眾的注意,並希望今年進入聯邦議會。

Der Bundesvorsitzende von Die Partei, Martin Sonneborn, posiert am Montag (12.09.2011) in Berlin vor einem Wahlplakat. Wenige Tage vor der Wahl zum Abgeordnetenhaus in Berlin enthüllte Die Partei ihr erstes sogenanntes Großplakat auf dem Ernst-Reuter-Platz. Der ehemalige Chefredakteur der Zeitschrift "Titanic" engagiert sich seit 2004 politisch und kandidiert in Berlin auf Liste 13. Foto: Soeren Stache dpa/lbn
「政黨」全國主席索納波昂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政黨的成員必須具備兩項本領,一是記憶超強,該黨的全名為"工作、法制國家、動物保護、扶植精英以及基層民主活動"(Partei für Arbeit, Rechtsstaat, Tierschutz, Elitenförderung und basisdemokratische Initiative)。這樣的黨名不僅在德國政黨歷史上前所未有,而且每個公民都能很快找到同該黨相同的政治主張。黨員的另一項本領是要有酒量,黨綱裡明文寫著"讓啤酒決定"。

政黨不認政治正確

政黨在漢堡的州級主席格魯帕(Alexander Grupe)回答觀眾的問題時也一定要有啤酒。他的組織裡有大約700名黨員,該黨在全國有9000名黨員。直到目前,政黨的政績還有些寒磣:不久前該黨在呂貝克市議會拿下一個議席,得票率為1.3%。

格魯伯說,政黨於2004年成立,當時德國第二大諷刺雜誌《泰坦尼克》做了報導,而創立政黨的也正是《泰坦尼克》的編輯們,其中靈魂人物是索納波昂(Martin Sonneborn),他曾是這份雜誌的主編,目前是政黨的全德主席。

政黨從來不講什麼政治正確。政黨的青年組織叫"辛特納青年"(Hintnerjugend),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納粹年代的"希特勒青年"(Hitlerjugend)。該黨已舉行過多次挑釁活動,比如在2011年列隊高舉火炬通过布蘭登堡門。政黨聲稱,"我們同左右都不沾邊",該黨的性質是"極端中間"。

同政黨一道讓世界更美好

政黨看上去不很嚴肅,但它也有非常正經的時候,德國的基本法甚至因該黨而做出修改。2009年政黨未被允許參加聯邦大選,他們將緊急訴狀送上聯邦憲法法院,法院不接,理由是根據當時法律,審理這樁案子必須等到大選過後。但2012年聯邦議會修改了聯邦選舉法以及基本法,根據新法,小黨可以向法院提出大選之前評估參選事宜。

諷刺雜誌《泰坦尼克》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看一眼政黨的13點執政綱領,卻又會對該黨的嚴肅性產生懷疑。該黨黨綱上就赫赫然大字符寫道"戰勝內容!"執政綱領的第1點是"引入懶漢配額 - 政黨希望將德國經濟界17%的領導崗位分配給名副其實的懶漢、坐享其成和無所事事的人。"第12点:"梅克爾必須讓位!即便在基民盟內部,這一觀點也漸漸得到多數支持。但我們的要求更進一步:政党要求梅克爾如同埃及的穆巴拉克接受庭審,以示觀眾,當然要關在籠子裡。"

諷刺代替政治

政黨雄心勃勃,該黨領導層將目標鎖定在"至少拿到100%的選票"。這難道不是玩笑嗎?漢堡政黨的積極分子、藝術家溫克勒(Bea Winkler)解釋人們參加這樣一個團體的原因:"如果政治變成了諷刺劇,那麼諷刺劇也必須從政。"

然而,究竟是什麼促使這些人投身這個政黨,是政治的嚴肅性、搞笑、諷刺還是對各大政黨的失望?政黨的黨員不願挑明。至少政黨已正式被允許參加2013年的聯邦大選。

作者:Marc von Lüpke, 編譯:李魚

責編:苗子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