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白宮公佈通話摘要 川普要求民主黨道歉

2019年9月26日

通話記錄顯示,美國總統川普要求其烏克蘭總統調查可能的選舉競爭對手拜登。川普还表示,在援助烏克蘭這件事上,德國「幾乎毫無作為」。

Bildkombo Nancy Pelosi und Donald Trump Impeachment
川普与烏克蘭總統的通話促使民主黨在眾議院推動彈劾程序。左圖為眾議院院長佩洛西。

(德國之聲中文網) 白宮周三(9月25日)公佈美國總統川普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7月的5頁電話摘要。内容中,川普总統一再敦促澤倫斯基與他的私人律師朱利安尼和美國司法部長巴爾共同合作調查前副總統拜登。

川普在電話中說:「關於拜登兒子的話題很多,就是被拜登擋住不起訴,很多人都想多知道一點,所以不論你和總檢察長可以一起做點什麼,都會是很棒的事。」他也明確提到:「我希望你能幫我們一個忙。」

雖然這個政治醜聞震驚了華盛頓,但川普声稱,電話中沒有「條件交換」(no quid pro quo),並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澤倫斯基周三也表示:「沒有人逼我」。他補充說,兩位領導人只是愉快地通了電話。

批評者指責,川普当時凍結了要給烏克蘭的4億美元(3.65億歐元)援助。除非澤倫斯基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進行调查,不然這些援助不會到位。最後這筆款項是在九月中發放。

兩人其實不是一開始就談到這個話題。一直到澤倫斯基在電話中表示,有意購買美国的武器,川普才將對話轉向拜登和一傢俬人網路安全公司。該公司負責調查2016年俄羅斯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伺服器發動的網路攻擊。但通話記錄裡並未顯示川普明確表示要阻止軍事援助。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希夫(Adam Schiff)周三在記者會上表示,通話內容比預期來得更有破壞性,反映了外國領導人「黑手黨式的勒索」。

但也有共和黨議員替川普辩護。喬治亞州的議員柯林斯(Doug Collins)發推文說,佩洛西宣佈啟動調查此事是無效的。他說:「在眾議院投票通過之前,沒有人可以進行正式調查。」

與此同時,引發醜聞的舉報人投訴案已在周三移交給眾議院和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在周四作證前,國家情報局局長馬奎爾(Joseph Maguire)將提供有關指控的詳細資訊。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共和黨議員薩斯參(Ben Sasse)已經閱讀過該項投訴。他認為確實有「令人不安」陳述,共和黨員不該只是想著要保護川普。

川普要求道歉

就在通話摘要發布前,川普在推特上發文說,希望民主黨人道歉。他說:「民主黨人在看到我與烏克蘭總統的通話中所說的話後會道歉嗎?應該的,這通完美的電話,一定讓他們感到很驚訝!」

川普声稱,民主黨人一定以為他與澤倫斯基的對話是「來自地獄的一通電話」,但沒想到公布的記錄證明只是一通無關緊要的電話。

川普在聯合國的記者會上說:「沒有逼迫、沒有施壓、什麼都沒有。」他還說,白宮將公佈與澤倫斯基首次通話的內容,還會把美國副總統彭斯和烏克蘭總統之間的通話都攤在陽光下。

美國總統川普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召开记者會,澤倫斯基强调自己沒有被逼迫,兩人談話很愉快。圖片來源: Reuters/J. Ernst

澤倫斯基暗示烏克蘭願意配合調查

烏克蘭最大的天然氣公司布裡斯馬(Burisma)接受烏克蘭檢察官調查期間,拜登的兒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正是該公司的董事。但他從未被指控犯有任何罪行。

時任副總統的喬‧拜登(Joe Biden)是歐巴馬政府時期主導烏克蘭外交的主要官員。他當時敦促基輔解僱該地首席檢察官,因為西方國家認為該檢查官打擊腐敗不利。

在與川普的通話中,澤倫斯基似乎願意與川普私人律師朱利安尼和司法部長巴尔合作,表示他瞭解情況,並將在9月任命新的檢察官針對川普提到的公司進行調查。

德國也「中槍」

在與澤倫斯基的對話中,川普自誇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還說歐洲国家,特別是德國應該要做得更多。他說:「德國幾乎完全沒有幫忙。只是講講。我認為你真的應該去問問他們......當我跟梅克爾談話時,她談到烏克蘭,但她什麼也沒做。」

澤倫斯基同意川普的說法,並表示美國總統的批評是「1000%绝对正確」。他還表示,已經要求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執行對俄羅斯的制裁上做更多的努力。

他說:「他們沒有執行制裁,沒有為烏克蘭發揮應有的作用。」他甚至說,儘管歐盟在邏輯上應是烏克蘭最強大的夥伴,但實際上,美國才是。

德國政府發言人拒絕對摘要中的內容發表評論。

根據德國外交部的數據,自2014年以來,柏林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3.77億歐元的雙邊援助,此外還提供了數億歐元的貸款。自2014年以來,歐盟和歐洲金融機構也已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150億歐元的贈款和貸款。德國和法國也一直把解決烏克蘭東部衝突當做外交首要議題。

 

夏立民/羅法 (美聯社、路透社、法西社、德新社)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