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巴馬白宮會晤登盛

2013年5月20日

周一(5月20日),曾擔任將軍的登盛成為近47年來首位造訪白宮的緬甸總統。在長期遭受國際孤立之後,緬甸外交重獲新生。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巴馬在白宮款待登盛(Thein Sein)的決定引發人權人士的憤怒,許多國會議員表現謹慎。儘管這位緬甸領導人引領國家走出了歷時數十年的軍政府直接統治,實現變革,但依然沒有兌現一些改革承諾,並且未能有效阻止各族群之間的血腥衝突。

登盛曾是一名壓制民眾的軍閥寡頭,在2011年成為緬甸名義上的文人政府領導人之前,他前往白宮或美國國會進行會談是無法想像的事情。直到去年9月,他的名字還在美國禁止入境的黑名單上。

周六(5月19日),登盛抵達華盛頓。六個月之前,歐巴馬成為歷史上第一位訪問緬甸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政府與緬甸軍人領導層建立關係,成為軍政府放鬆控制民眾以及減少對於中國依賴的重要誘因。

在推行改革措施之後,緬甸得到了回報:西方國家放鬆了對於緬甸的嚴格經濟制裁措施,登盛也將對美國企業家發表講話,他們都很希望在這個尚未開發的亞洲國家市場上有所收獲。

歐巴馬的緬甸政策引起爭議(資料照片)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

"登盛總統的本次來訪突顯歐巴馬總統的承諾,即對於那些做出重要決定推行改革的政府予以支持和幫助",白宮在針對周一訪問發表的聲明中指出。

緬甸領導人上此次訪問美國是在1966年9月,時任總統奈溫(Ne Win)曾是緬甸民族獨立英雄,後來則成為獨裁統治者。在奈溫統治下,緬甸從地區糧倉變成了"經濟病夫"。登盛本人曾在去年9月前往紐約參加聯合國全體大會,但當時並未訪問華盛頓。

歐巴馬首次稱緬甸為"Myanmar"

今年4月,美國宣佈將考慮對緬甸提供免關稅市場準入待遇,周一雙方可能通過簽署雙邊貿易投資框架協議的方式推進這一進程。

登盛本次訪美的最大成果將出現在象徵意義層面。歐巴馬將首次使用"Myanmar"稱呼緬甸,該名稱是仰光軍政府1989年採用的。儘管如此,在官方文件中美國將繼續使用"Burma"。

登盛將按照外國元首的身份得到美國政府禮遇,但與去年9月翁山蘇姬訪美的待遇相比就要遜色一些。當時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反對派領導人不但與歐巴馬舉行了會晤,還在美國國會授予國會金章,這是美國國會能夠授予平民的最高榮譽。

翁山蘇姬得到美國國會金章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人權人士:歐巴馬釋放錯誤訊號

人權人士和緬甸反對派對於歐巴馬政府邀請登盛提出激烈批評。他們認為這是釋放了錯誤的訊號,並喪生了推動進一步改革的砝碼。歐巴馬政府則稱,表達美國支持登盛改革的訊號十分重要,這一路線可能依然受到緬甸軍方強硬派的反對。

在登盛出訪美國之前,緬甸政府釋放了至少19名政治犯。在高層國際會晤之前進行大赦,以表現善意,這已經成為緬甸政府的習慣做法。人權組織表示,至少還有160名政治犯仍在獄中。

登盛總統辦公室主任佐泰(Zaw Htay)周五在其Facebook網頁上發貼,否認緬甸政府利用政治犯作為"工具",並表示登盛正在致力於一項"一攬子政治進程"。

去年11月,歐巴馬訪問緬甸之前不久,登盛政府曾提出11項改革承諾,迄今為止各項承諾的進展參差不齊。

內比都政府允許國際紅十字會七年來首次進入臭名昭著的緬甸監獄,但不允許向數萬民眾流離失所的衝突地區進行充分的人道主義援助。官方沒能阻止地方暴力蔓延,數百人因此喪生,並導致穆斯林社區受到排擠。在部分情況下,政府甚至還在其中扮演了煽動和縱容的角色。

美國聲援緬甸組織(U.S. Campaign for Burma)表示,伴隨登盛訪美消息的是緬甸國內局勢退步。該組織認為,美國應該在做出讓步時附加條件,"而不是獎勵一名濫權的領導人"。

卡欽地區衝突不斷(資料照片)圖片來源: KWAT

美國對緬甸和解速度過快?

歐巴馬政府與緬甸的交往是美國兩黨少有的具有跨黨派共識的議題,但一些美國國會議員已經開始擔心美國動作過快。國會已經否決了兩國之間重新開始軍事合作提案,儘管該合作剛剛處於準備階段。

在緬甸事務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民主黨議員克勞萊(Joe Crowley)發表聲明表示,"我對於緬甸當地的事實情況非常憂慮,其中包括針對族群的人權侵犯現象,將強姦作為戰爭武器以及對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穆斯林族群的血腥暴力。"他要求歐巴馬政府在與緬甸的關係中堅持最初的"行動對行動原則"(action for action)。

登盛抵達美國前夕,克勞萊和共和黨議員彼得‧金(Peter King)發起提案,要求延長今年7月到期的緬甸寶石進口禁令。緬甸的大部分出口玉石和寶石來自北方的克欽邦。最近數月以來,政府軍和少數民族叛軍在當地展開激烈戰鬥。

來源:美聯社/路透社 編譯:石濤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