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 1918年的秋天,德意志帝國深陷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四年有餘。之前的人類歷史上,還從未有過如此血腥的戰爭。比如,在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中,45萬德國軍人、40萬英國軍人、20萬法國軍人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內傷亡。後來成為納粹德國元首的希特勒、《安妮日記》作者的父親奧托‧弗朗克(Otto Frank)也分別以德軍士兵以及德軍軍官的身份參加了此次戰役。在參戰德國軍人中,猶太人數量超過10萬,許多人甚至懷著強烈的愛國熱情自願報名參軍。
到了1918年的10月,德國的盟友保加利亞、鄂圖曼帝國已經宣佈停戰投降,奧匈帝國甚至宣告解體,並在11月3日與協約國簽訂停火協議。德國國土雖然沒有受到戰火的直接波及,但是卻也因長年戰爭導致經濟凋敝、民怨四起,因營養不良而死亡的德國人數量高達70萬。
帝國議會內的最大黨派德國社民黨想要利用這一形勢爭取更大的權力,黨主席埃伯特提出,應該讓德國人民來決定國家的下一步走向。左翼激進派更是要求帝國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但是後者顯然沒有這一打算。
皇帝威廉二世(中)與興登堡元帥(左)、魯登道夫參謀長(右)在最高統帥部查看戰情。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自殺式命令點燃革命
德軍最高統帥部仍然不願意承認戰爭已無獲勝希望。10月底,他們下令德國艦隊向擁有絕對優勢制海權的協約國海軍發起進攻,這引起了早已厭戰的海軍士兵的騷動,並點燃了革命之火。
前線的士兵仍然在戰鬥,後方的軍隊卻成建制地宣告起義,他們與忍飢挨餓的德國工人團結起來,將革命傳播到全國各地。
時任帝國首相、巴登親王馬克西米利安已經無法控制局勢。美國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則表示,除非德國皇帝退位、改制共和,否則協約國不會同意與德國停火。
1918年11月9日,大量民眾走上柏林街頭進行抗議示威。一片混亂中,馬克西米利安首相宣佈皇帝退位,並且將自己的權力也移交給德國社民黨主席埃伯特。後者的同僚謝德曼(Philipp Scheidmann)則在柏林帝國議會大廈的陽台上向民眾宣佈:"德意志共和國成立了!"而幾乎在同一時刻,共產主義者李卜克內西(Karl Liebknecht)則在不遠處的皇宮宣佈"德意志自由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
11月10日,正在比利時境內德軍總部的威廉二世喬裝打扮,前往中立國荷蘭。憑借與荷蘭女王的交情,他在荷蘭獲得庇護,度過餘生。事實上,他親自簽署退位聲明是到了荷蘭之後的事情。11月9日身處柏林的首相究竟是自行宣佈皇帝退位,還是事先接到了威廉二世的指令,歷史學家一直對此存在爭議。
德國首嘗民主
社民黨主席埃伯特成為了德國新總理,他立刻組建了由社民黨人以及激進左派人士組成的內閣。德軍總參謀長格勒納(Wilhelm Groener)、元帥興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表示,只要新政府繼續打擊德國境內的布爾什維克、並承諾維持軍方現有的領導層,軍隊就會承認新政權。
11月11日,德軍代表與協約國代表在法國貢邊森林簽署停戰協議,正式終結了造成1500萬人身亡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德國損失了1/10的人口。停戰協議條件非常之苛刻,許多德國人--不僅僅是極右派--都認為這是對德國的羞辱。
在此後的幾個星期裡,德國國內各種政治勢力經過複雜的博弈後,最終確立了議會民主制度。11月30日,新的選舉法頒布,這標誌著德國首次成為共和民主政體。這部法律也首次賦予女性以同等的選舉權。
步兵下士希特勒、炮兵少尉奧托‧弗朗克也隨軍隊撤回了德國國內。自認為是德意志愛國者、且都獲得鐵十字勳章的兩人,隨後的命運軌跡卻完全不同。希特勒的納粹黨在1933年執掌大權,宣告德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政體的終結。而弗朗克一家則在1934年逃往了荷蘭。在下一場世界大戰中,弗朗克一家作為猶太人,被送入了集中營,全家只有奧托一人得以倖存。
文山/樂然/(德新社、德廣聯)
從1927年摘得奧斯卡的默片到斯皮爾伯格2011年的大片,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銀幕上經久不衰的主題。我們現在來看一下電影都是如何詮釋一戰的。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ewscom 「鐵翼雄風」 (1927年)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默片。這部片子由威廉‧韋爾曼(William A. Wellman)執導,講述了兩名戰鬥機飛行員的勝利和悲劇。後來成為大明星的加裡‧庫珀(Gary Cooper)在片中扮演了一個小角色,開啟了他的好萊塢生涯。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西線無戰事」(1930年)是美國的反戰影片,由劉易斯‧邁爾斯(Lewis Milestone)執導。電影改編於埃裡希‧瑪麗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關於男孩們上戰場並隨後幻滅的同名小說。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約克軍曹」(1941年)是霍華德‧霍克斯(Howard Hawks)導演的一部美國傳記電影。它講述了鄉村男孩阿爾文‧約克因其出色的槍法成為英雄的故事。加裡‧庫珀扮演男主角約克,他憑借這一角色贏得了奧斯卡。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1957年執導了美國電影「光榮之路」。該片讓柯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一舉成名。影片講述了法國軍營的一次暴動,強調了戰爭是徒勞的。一些評論人士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最強大的反戰影片。
圖片來源: imago 「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年)被一些人看作是最有影響力的影片之一。大衛‧利恩(David Lean)執導了該片,彼得‧奧圖(Peter O'Toole)飾主角。影片細述了法國人和英國人策反阿拉伯人反對土耳其的統治。
圖片來源: imago/AD 電影「加裡波利」(1981年)表現了戰火中的澳洲 。該片由彼得‧威爾(Peter Weir)執導,當時還很年輕的梅爾‧吉普森(Mel Gibson)飾男主角。影片講述了參加土耳其戰爭的澳洲人的故事,講述了他們因指揮錯誤而遭殃的命運,也就是澳洲在对戰鄂圖曼帝國時損失慘重的納克戰役(Battle of the Nek)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愛情與戰爭」(1996年)是一部美國愛情片。導演是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 。影片是關於海明威一戰期間在義大利擔任救護車司機的故事。克里斯‧奧唐納(Chris O'Donnell)扮演的海明威深深地愛上了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扮演的女護士。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聖誕快樂」(2005年)由克里斯蒂安‧卡裡翁(Christian Carion)執導,講述了法國、蘇格蘭和德國士兵在1914年聖誕節休戰的故事。在這一天,部隊們都放下了武器,在戰壕上和對方踢起了足球比賽。丹尼爾‧布呂爾(Daniel Brühl)和黛安‧克魯格(Diane Kruger)擔任主演,該片獲得了奧斯卡獎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紅男爵」(2008年)這部德國電影講述了具有傳奇色彩的德國戰鬥機飛行員曼弗雷德‧馮‧裡希特霍芬(Manfred von Richthofen)的故事,馬提亞斯‧施維赫夫(Manfred von Richthofen)扮演男主角。這部傳記電影由德國導演尼古萊‧穆勒斯科(Nikolai Müllerschön)執導,為了增加其國際市場競爭力特別用英語拍攝。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在2011年推出了「戰馬」,這部電影講述了男孩艾伯特和他的馬喬伊之間的友誼。在喬伊被賣入兵營後,艾伯特自願應征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了他的歐洲大陸之旅。影片改編於1982年的一本兒童讀物和2007年的一部戲劇。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