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此案最初由中國律師易勝華在新浪微博上披露。他公開的一系列警方、檢方案件材料顯示,此案嫌疑人蘇某某"先後以承包、入股、派人入駐等方式,控制四家殯儀館的火化場。隨後指使其安排在火化場的人員盜竊屍體,並在火化車間內對屍體粗暴肢解後,運回其公司,部分屍體在其公司內肢解,蘇某某供述上述四家火化場共向其公司提供4000餘具人體骨骼。"
山東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肝髒病中心、廣西桂林醫學院等醫療機構也在涉案名單中。據案件材料顯示,早在2023年9月,國家審計署就在專項審計中發現,桂林醫學院解剖教研室的一名實驗員"在明知桂林市、平樂縣、永福縣殯儀館提供給桂林醫學院解剖教研室的大部分屍體為盜竊所得的情況下,仍然同意以每具900元的價格購買屍體並達成協議並加蓋桂林醫學院公章",隨後以每具1萬元的價格將322具人體骨骼倒賣給山西奧瑞公司用於製造"同種異體骨植入材料",非法牟利。
所謂同種異體骨植入性材料是指從其他人體(包括屍體)中提取的骨骼組織,用於移植到患者體內。其主要用途包括骨折修復、脊柱融合、骨缺損填充、醫療美容等手術。根據市場調研機構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今年4月發布的《中國骨修復材料市場獨立研究報告》,中國對骨修復材料存在巨大的需求,每年有約200萬例骨科手術需要使用骨修復材料,預計到2028年,中國骨修復材料市場規模將增長至76.8億元。而此次案發的山西奧瑞就是同種異體骨修復材料的重要廠商之一。
根據國家審計署太原特派辦的審計,山西奧瑞2015年至2023年間的營收合計達到3.8億元。警方在偵辦過程中查封涉案公司人體骨骼原材料、半成品18余噸,成品34077個。目前,太原警方已經將案件移交太原市檢察署審查起訴。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檢方表示,此案涉及面廣、尚未辦結,"具體案情不便透露"。
爆料微博被刪帖
在知乎等中國社媒平台上,許多網民都以"人神公憤、天理難容"評論這條新聞,認為"火葬場已經是暴利了,還干這種事,真是爛透了。"還有網民對逝者家屬連親人骨灰都不能完整獲得感到可悲。另外也有不少網民懷疑"可能只曝光了一小部分"。
最初爆料的律師易勝華也在微博上對此案感到憤怒。他表示自己並沒有經手此案,而是在和一名同行交流時得知。"尤其令我絕望的是,現行法律居然最多只能給這些人三年以下的處罰!而且還沒有罰金刑!這樣的暴利,這麼輕的處理,該會有多少人以身試法啊!"易勝華認為,在"死者為大"的中國傳統文化下竟然發生這樣的案件,既說明監管部門嚴重失職,也說明現行法律還存在很大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易勝華最初的爆料微博已經不可見。他本人發微博表示,已經接到北京市司法局來電,"和我探討曝光未決案件情況是否適當的問題"。
(綜合報導)
科研人員多年來致力於研究將動物器官用於人體的可能性,迄今未出現突破。但日前科研究人員將豬心成功移植給狒狒,未來將動物器官移植給人類的構想或不再只是空談。
圖片來源: Fotolia/Dmytro Tolokonov心臟是自然界巧奪天工的奇跡:這塊拳頭大小的鏤空肌肉每分鐘跳動約70次,每天最高能泵血10000升,而且終其一生不斷工作。在必要時——例如慢跑——心臟甚至能輸送五倍的血液至全身。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人類的心臟有兩個「泵」,負責進行兩種血液循環,分別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右心室將血液輸出到肺部,左心室則將等量的血液泵向全身。若心臟因心室顫動等原因失去規律,心室將無法放鬆而呈痙攣狀態,心臟便無法繼續泵血。當此情形發生時,可通過除顫器給予電擊,使心髒恢復正常跳動。心臟除顫器是一種可攜帶的醫療設備,即使是外行人也能操作。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若一名病患的心臟跳動速度太緩慢,可通過裝設心律調節器改善。這項儀器會發出電流刺激心臟跳動。醫界首次在病患身上運用心律調節器是在1958年。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的心律調節器電池壽命介於5年至12年之間,平均可用8年。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為了對心臟施行手術,醫生必須短暫停止心臟跳動及血液循環——這等同於宣判死刑。不過在50年代,學者們找到了這個難題的解決辦法:科研人員研發出體外循環機。這種裝置又稱為人工心肺機,能短暫代替心肺工作,讓血液通過體外的機器進行氧氣交換再輸送回體內。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現代醫學已經發展至不需切開患者的胸腔,便能對心臟進行檢查或手術。醫生將心臟導管——類似細小的塑料管——從腹股溝、肘內側或手腕的血管穿刺,通過靜脈或動脈將導管送入心臟。患者只需術前接受局部麻醉。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ndreas Gebert心瓣膜若衰壞或脫垂就必須進行替換。醫生可用人工製造的機械心瓣或豬心置換。目前已研發出可彎曲的心瓣(如上圖),只要通過心導管就能裝設,不再需要開心手術。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心血管負責為心肌提供富氧血液,若受到阻塞,缺血的組織便會壞死,即心肌梗塞。心臟外科醫生如今通過心臟搭橋手術,將狹窄罐裝動脈的遠端和近端連接起來(上圖綠色部分),一般使用的是自體靜脈或人造血管。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若發生心血管狹窄問題,醫生可將導管植入血管中,並用氣球擴張術打通狹窄位置。為了防止血管回縮,使用氣球導管後還可置入血管支架:這是一種精細的鐵制圓管,從內部製成血管壁。目前還有一種藥物涂層的支架。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心臟外科醫生在1967年嘗試了第一次的心臟移植,當時是劃時代的一項手術。目前心臟移植手術已經不再罕見。全球每年有數千人接受心臟移植。接受移植者在術後必須終身服用藥物,防止身體對外來器官出現排斥。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等待捐心並不容易。當自體心臟因機能不健全等問題無法正常運作時,患者可選擇裝置人工心臟。在此情況下,喪失功能的自體心臟依舊留在體內,利用植入的人工心臟輔助。人工心臟需要由體外的裝置驅動及提供動力。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研究人員的夢想是實驗出「全人工心臟」,全面取代病患的自體心臟。全人工心臟將能不依靠連接體外的管子獨立運作,持續跳動多年。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的研究小組在英國醫學期刊《自然通訊》上發表了研究結果稱,已成功將豬心移植給狒狒,狒狒健康存活了兩年半,創下異種動物器官移植的最長存活時間紀錄。此次研究中,豬心並未完全取代狒狒的心臟,而是連接至其血液循環系統中。科學家希望未來異種動物器官移植也能運用在人體上,以拯救更多病人。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