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央企國投證券(SDIC Securities)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本周在一次投資會議上演講的內容在中國社群網站上引发熱議後,被網路封殺。
在談到中國經濟形勢時,高善文分析消費數據指出,新冠疫情後的趨勢是,一個省人口越年輕,消費增長越慢,因為年輕人的收入預期和收入增長確定性都大幅下修,「找不到工作,找到的工作與預期有顯著落差,年輕人紛紛節衣縮食關燈吃麵」。他對不同年齡段的總結是:「生機勃勃的老年人,死氣沉沉的年輕人和生無可戀的中年人」。
他還根據經濟增長、就業、消費和投資數據無法吻合的推斷,2021年至2023年期間,中國的GDP「增速每一年高估了3個百分點,累計高估了10個百分點」。
高善文講話的內容在中國社群網站上被疯傳,但很快就被封殺,有關影片和文字被刪除。高善文的微信公眾號顯示「因違規無法關注」。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勢頭不佳,持續的房地產危機、地方政府債務高企和消費疲軟,促使中國政府採取各種措施刺激經濟。
從「光棍節」到「剁手節」,「雙十一」在過去十多年演變為中國電商的巨大商機和消費者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不過在經濟下行的陰影下,企業和民眾已經熱情不再。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CHROMORANGE雙十一的前身「光棍節」,原本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單身大學生自創的一個抵制情人節的"人工節日",日期選為「11月11日」,意在調侃光棍們的單身生活。從年輕人對此的熱情中,馬雲們嗅到了商機。2009年阿里巴巴旗下購物網站天貓在11月11日首次舉辦了「淘寶商城促銷日」。(圖為2015年資料圖)
圖片來源: Xu Kangping/EPA/picture alliance淘寶開頭之後,其他各大電商平台都紛紛參與其中。這一大型促銷活動迅速演變為全行業一年一度的購物節。時間也不再侷限於11月11日這一天,而是從10月份就開幕,商家以各種預售機制吸引消費者提前加購。原本自嘲的"光棍節"成了全民網路購物的狂歡。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F.Dufour這段時期也被稱為中國電商零售的「黃金十年」。雙十一的天文數字銷售額不斷攀升。 2019年雙十一購物狂歡創下電商銷售新高。淘寶在24小時內創下了380億美元的銷售額。每年11月11日這一天,平台還舉辦規模盛大的晚會,並要請國際演藝明星參加助興,包括妮可‧基曼(Nicole Nidman)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圖)等。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T/STR中國「雙十一」購物成交量超過了「黑色星期五」,其火爆對全球零售業都產生了影響。Singles Day擴展到了俄羅斯、南美、東南亞一些國家。阿里巴巴還借此吧自己的品牌推到了海外市場。圖為2019年紐約街頭,阿裡速賣的雙十一快閃店。
圖片來源: Richard B. Levine/Sipa USA/picture alliance根據百度指數,雙十一的熱度在2016至2018年達到高峰後,從2019年開始持續下滑。之後在持續3年嚴格的封控清零政策下,商業信心遭到打擊,消費者的需求進一步被削弱,購物情緒也深受其累。阿裡2021年的天貓 「雙11」 銷售額5403億元,京東銷售額是3491億元,這是兩家電商巨頭最後一次公佈購物節的全部銷售數據。
圖片來源: Reuters2022年,阿里巴巴和競爭對手京東都沒有對外公開購物節的全部銷售數據,而只是說和前一年持平。根據咨詢公司貝恩(Bain)的一份報告,2022年「雙十一」總銷售額達到1.1兆元人民幣。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隨著中國政府對網路平台的整治、對演藝界稅務監督和對媒體言論的控制越發嚴格,平台的促銷花樣收斂、自我慶祝和媒體附和的聲量變小。消費者也逐漸趨於理性,買到要「剁手」,似乎逐漸成為過去。十多年後的「雙十一」已經不再那麼「瘋狂」。此外,人們也意識到海量網購對環境、交通、物流和人們日常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新冠大流行之後,中國的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在房地產危機和通貨緊縮壓力的拖累下,中國國內經濟增長乏力,人們對未來經濟走勢和個人收入的信心缺乏,消費者在購物節期間也不再全力以赴購物。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據中國媒體報導,今年的雙十一活動將持續一個半月,刷新歷史記錄,成為「史上戰線最長雙十一」。但據媒體報導氣氛冷清。自2022年之後,阿裡巴巴今年第二次沒有舉辦雙十一晚會。澎湃新聞報導指,近年來雙十一促銷預熱期越來越早,但熱度卻越來越淡了,從銷售增速上可以看出明顯放緩的趨勢。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中產階級「迅速萎縮」
據彭博社消息,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將召開。這個為期兩天的閉門會議將分析當前經濟形勢,並對2025年宏觀政策走向定調。
在此之前,另一位業內人士、東北證券經濟學家付鵬在一次會議演講的內容,也因同樣的原因被審查。付鵬上個月底在一場內部活動上說,中國的中產階級「迅速萎縮」。他認為中產階級因為裁員、降薪等因素產生恐慌,開始大幅壓縮支出;這種消費能力的下降不是短期現象,而是一個「結構性」的轉變。在此情況下,政府通過加槓桿刺激經濟的措施已難奏效。
付鵬在今年9月的一次發言中還說,消費疲軟源於房地產價格下跌,導致一些中產階級房主出現負資產。他質疑,過去十年中產階級消費的增長是否更多地受到了房地產價格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的推動,而不是收入增加,並稱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付鵬最新演講的內容也已被刪帖、屏蔽。微信影片號「付鵬的財經世界」目前已無法關注。
人口紅利應該怎樣理解?
人民日報放棄「保五」目標
本周另一個引起網路輿論注意的發聲來自中共黨媒《人民日報》。該報周三(12月4日)發表的長篇評論「經濟增速怎麼看」說,中國經濟應該破除「速度崇拜」,因為中共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要更加注重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而不是簡單以GDP論英雄。
文章說,今年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是5%左右,「我們一直朝這個目標全力以赴,經過努力,在5%左一點或是右一點,都可以接受」。
2025年即將結束,官媒提前為經濟增長交不出滿意答卷「打預防針」,實為罕見。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分別是5.3%,4.6%和4.7%。許多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很可能達不到5%的預定目標。
(綜合報導)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