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在本周日(8月27日)聯合發布《關於減半徵收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公告》。公告說,「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徵收」。
路透社早在周五就已經獨家報導稱,中國即將大幅削減印花稅以提振股市。這是中國在經濟復甦乏力之際為提振陷入困境的市場所做的最新嘗試。
在過去的一周,中國股市一再震蕩走低,三大指數均創年內新低。滬指在周五(8月25日)下探至3053點。
這讓不少投資者感嘆,3000點怕是快要失守了。對於很多股民而言,3000點是一個重要關口。在過去十幾年裡,A股曾經多次回落至該區間。中國財經媒體「經濟觀察網」近日直接以「3000點保衛戰!」為標題發文。
《北京商報》則於周五刊文,勸股民「別太在意3000點得失」。不過從網路評論來看,很多網民並不買賬,表示這明顯是在給繼續下跌「做心理建設「。一位網友寫道:「這種論調是典型的躺平,有點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悲壯。」
中國當局推出「重磅利好」政策
股市的接連下跌、市場信心的缺失,中國當局顯然也看在眼裡,在周日宣佈了減半徵收印花稅的措施。
根據中國官方資料,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中書立應稅憑證、進行證券交易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誌而得名」。 普遍認為,下調印花稅對於股市明顯是利好。
中國媒體《證券時報》在周日將該政策稱為「重磅利好」。還有網友將其稱之為「史詩級利好」。
不少財經類博主也指出,當局還推出了「收緊IPO節奏」、 「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淨或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等不得減持股份」等利好措施,這些也是「大招」,是一套組合拳。
更多閱讀:胡錫進炒股告訴了我們什麼?
只能短期提振市場?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降低印花稅這樣的政策只能短期提振市場。
例如,上海的基金經理謝晨(音)對路透社說,「這樣的政策可能會在短期內提振市場,但長期來看不會有太大影響」,表示市場反彈可能只能持續兩三天,甚至更短。
「經濟觀察網」此前「3000點保衛戰」的文章也提到:「對經濟基本面預期的好轉和對資本市場信心的恢復才是市場走出底部的主要驅動力。」
路透社的報導指出,中國股市是世界第二大股市,中國領導人上月底曾誓言重振股市。中國當局目前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投資者們要求拿出更強有力的政策,包括大規模的政府支出。
本周日中國官方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由於需求疲軟擠壓了企業的利潤,中國工業企業利潤連續第七個月下滑,今年7月份同比下降了6.7%,這是中國經濟疲軟的最新跡象。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字,2023年1至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了15.5%。
從進出口到信貸投資,從零售到房價,中國最新經濟數據令人失望。更糟糕的是,大型房地產開發商面臨違約風險,金融信託集團理財產品出現逾期兌付,這些令人擔心的訊號預示了新的風險。
圖片來源: CHINATOPIX/dpa/picture alliance8月初,中國又一家房地產開發商巨頭碧桂園面臨違約風險。該公司有2筆美元計價的債務8月8日逾期未支付利息。作為少數尚未出現違約的中國大型房企之一,碧桂園的「爆雷」是對本已脆弱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又一打擊。在本次房地產危機中首先觸礁的恆大集團則於8月17日依美國《破產法》,向美國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恆大的負債高達3300億美元。其在2021年底發生違約,導致中國各地出現大批未完工的爛尾樓。大多數分析師認為,未來幾個月內,中國的房產價格和銷量仍將進一步下滑。
圖片來源: Aly Song/REUTERS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金融信託行業也出現危機。在7月底傳出中融國際信託集團無法按時支付票息和本金消息後,中國媒體8月中旬報導,數十種中融信託產品出現逾期兌付。該集團北京總部前發生投資者要求還錢的抗議(圖)。中融管理著約1380億美元資產。許多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通過信託公司進行項目融資。控制中融的中植集團管理著超過一兆元人民幣的資產,也承認有流動性困難。路透社報導指出,中國影子銀行的資金總量大約為3兆美元,相當於英國國民經濟的總體量。影子銀行的一系列支付違約行為可能會引發廣泛的連帶效應。
圖片來源: REUTERS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7月經濟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工業產出和投資增速都低於預期。這顯示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商業和消費引擎動力嚴重不足,通貨緊縮風險上升。同時,7月份中國銀行新增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雙降,其中信貸增量比六月份驟減了89%,是2009年11月來的最低的新增貸款量。
圖片來源: BRENDA GOH/REUTERS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七月份中國外貿數據遠低於預期,進口同比下降了12.4%,出口則萎縮了14.5%。根據中國商務部7月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的外國對華直接投資(FDI)較去年同期下降2.7%;二季度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同比下降20%。而彭博社根據中國外匯管理局所公佈數據的計算則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外商直接投資負債同比暴跌87%。儘管有中國專家在財經媒體分析稱,上述數據差別源於統計口徑不一致,但外資流入明顯減少已是不爭的事實。
圖片來源: Wang Chun/CFOTO/picture alliance今年以來,中國的青年失業率持續上升,4月份突破20%,6月份已升至21.3%。各項經濟數據低迷讓民眾對經濟前景和就業形勢的焦慮增加。而國家統計局8月卻宣佈,全國青年人等分年齡段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將暫停發布。這一消息引來民眾的廣泛批評和嘲諷,有網民戲稱當局這次從工具箱中拿出的是「眼罩」。
圖片來源: Jade Gao/AFP/Getty Images根據路透社8月18日對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巴克萊銀行、德意志銀行研究中心和野村證券五大券商此前以及最新對中國2023年GDP增長預期的對比,摩根士丹利將對中國2023年的GDP增長預期從此前的5%下調為4.7%;摩根大通從5%下調至4.8%;巴克萊銀行從4.9%下調至4.5%;德意志銀行研究中心從5.3%下調至5%;野村證券從5.1%下調至4.6%。路透社指出,主要券商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背景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危機使得經濟增長前景進一步惡化。
圖片來源: Michael Nagle/Getty Images/Getty Images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