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知識就是力量

2012年5月7日

受教育的結果遠遠不止掌握知識。教育可以使人得到更多的發揮,促使人積極參與政治。

Entwicklung der Curricula. Beschr.: Gemeinsam entwickeln die Lehrerinnen das Curriculum für das nächste Semester ihrer Schule. Best Practice Brasilien: "Educação de Campo", Comodoro - Mato Grosso/Brasilien. Foto: Julia Wegenast
發展項目中的教育內容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知識就是力量 - 這是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四百年前提出的一個論點。培根將這個論點和其他理論作為啟蒙運動的哲學基礎。直至今天他的這些論點始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知識就是力量,教育是推動經濟和政治發展,促進民主和社會正義的基本前提。這些論點每天都在全球接受著檢驗。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隨著大約一年半前在突尼斯爆發的茉莉花革命,阿拉伯國家也開始了抗議和改革運動。

教育促進政治參與

阿拉伯抗議運動的發起人都是知識分子和中產階級,尤其是20-35歲的年輕大學生和學者,他們感覺受到當局的欺騙。從拉巴特到利雅德,包括 醫生,工程師和記者在內的知識分子紛紛參加了抗議活動,要求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參與,公平地進入勞動力市場,特別是要求能夠有真正的前途。雖然取得這場鬥爭的勝利還遙遙無期,但是必須通過選舉和民主機構進一步加強這場鬥爭。

教育可以使國家變得強大,教育也可以促進人們對社會和政治的參與 - 阿拉伯國家的統治者們普遍低估了這一點。如果阿拉伯國家最近20年來沒有決定擴建中小學教育和高等教育系統,就絕不會爆發兩年前的抗議運動。聯合國公佈的一份人類發展報告指出,阿拉伯國家二十年前開始推動持續發展教育並且取得明顯成果。即使是前突尼斯總統本‧阿裡也是推動教育領域的改革者。該國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受益:照例沒有工作,沒有前途,沒有機會進行政治和社會參與。

教育:人的基本權利

沒有教育就沒有發展 - 國際社會早已認識到這一點。聯合國的第二個千禧年目標就要求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基礎教育。現在已經取得一些進展,但是發展速度遲緩,地區間存在極大的不平衡。

在非洲和亞洲,很多地區無法在2015年之前實現其教育目標。在發展中國家地區,只有87%的學生完成小學教育。許多貧窮國家中,中途輟學的兒童高達40%。 農村和危機地區的兒童受教育機會少。而且在世界上幾乎任何地方都依然存在歧視女孩的情況。


沒有教育就沒有人類的發展

儘管如此,亞洲四小龍,印度和中國的情況都表明,加強教育顯然有助於經濟的發展。50年代,韓國的教育水準甚至比今天許多非洲國家的狀況更糟糕。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與大力發展教育不無關係。對於所有25歲以下的中國年輕人來說,上學是首要任務,它決定著年輕人的一生。一些國家的政府可以為公民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機會,但是卻拒絕提供更多的自由,中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加強教育等於加強參與

如果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多數人形成了一股壓倒性的力量,非法政權就難以持久地存在。即便是存在著這樣的政權,也會早晚導致民主變革以及更多人的政治和社會參與,例如在俄羅斯。而中國和阿拉伯世界也至少出現了一點跡象。

辛巴威,阿富汗或北韓等國家,局勢相對艱難。因為只要國家宣傳機器控制著貧困人口的大多數,只要缺少教育的大多數人無法獲得獨立的訊息,缺少訊息交換網路,獨裁統治者就會獲得安全感。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必須爭取受教育這一基本權利的原因!

作者:Ute Schaeffer 編譯:李京慧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