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研究:未來數年炎夏將持續

Brigitte Osterath
2018年8月26日

今年夏天不尋常的熱。法國和荷蘭研究者預計,這一趨勢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

Mitteleuropa aufgenommen aus der ISS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ESA/A. Gerst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國和荷蘭研究者預計,2018-2022年,全球有58%的可能性會更炎熱,2018-2021年的這一可能性是72%。

法國佈雷斯特大學海洋物理與遠程感測實驗室的塞維利克(Florian Sevellec)以及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的德賴傑豪特(Sybren Drijfhout)所預測的是全球平均氣溫,而非地區氣溫。

他們所使用的是一種新的預測方法:統計學模型。傳統上,對氣溫的預測要考慮到氣候的各種物理指標。而統計學模型則是以過去的數據為依據,預測未來。其算法簡單,10年的預測在計算機上只用22毫秒就可完成。

不過,即便是更為繁復、詳盡的傳統氣溫預測,所得出的結果,也可能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正如降雨概率,人們可能會因為超過50%而決定帶傘,對氣溫的預測也是一樣,研究者是判斷有多大的可能性氣溫會升高。

此外,氣溫的變化趨勢有時會發生突變。比如,全球變暖的趨勢在1998年後出現暫停,在2012年重新恢復。

對於荷蘭和法國兩位研究者的預測,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的穆勒(Wolfgang Müller)指出,可惜並非地區性的氣溫預測,因為對於農業而言,這才是重要的。全球平均氣溫的預測可能對再保險業有參考價值。

德國一個全國範圍內的中期氣候預測項目Miklip計算得出的結論是,歐洲、亞洲部分地區和北美將特別受到炎熱天氣影響。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