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由慕尼黑工大和慕尼黑亥姆霍茲科研中心領導的一支國際科研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PNAS)上發表一項研究指出,空氣中有大量花粉會導致新冠感染者數量增加。
研究者先前分析了五大洲31個國家中130個地區花粉量和新冠病毒感染率的數據,其中考慮到了人口密度、氣溫、濕度以及封鎖程度等因素。他們發現,在沒有封鎖規定的地方,如果空氣中的的花粉含量每立方米增加100粒,那麼新冠感染率會平均增加4%。在研究期間,一些德國城市空氣中的花粉數量可高達每立方米500粒,那裡的新冠感染率增幅也相應高達20%。
研究者還發現,新冠病毒2020年春在全球範圍的傳播和北半球樹木花粉的第一個季節性高峰在時間上相一致。尚不清楚的是,真菌孢子和空氣廢氣是否也對新冠病毒的傳播產生影響。
研究者認為,花粉會干擾人體的免疫反應,這樣一來,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反應就會減弱,也就是身體產生的所謂抗病毒干擾素會減少。同時,花粉對人體免疫反應的干擾不僅侷限於花粉過敏症患者,對其他人也一樣。
眼睛流淚、鼻子搔癢、忽然噴嚏不止——過敏者有了這些症狀,那就一定意味著花粉季節已經到來。所謂的花粉過敏是一種人體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圖片來源: AP春天:天氣轉暖、日漸明媚、草長花開,多麼美好的季節啊!然而,花粉過敏的人可不是這麼想的。春天花粉漫天飛揚,過敏者叫苦不堪。
圖片來源: Fotolia/seite3花粉也就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細胞,對於植物的繁殖起關鍵作用,主要靠風傳播。它們一般最遠可隨風飛200公里,在天氣和風對其特別有利的情況下,甚至可飛行400公里。另外,花粉是肉眼不可見的。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rco Images GmbH德國過敏症及哮喘協會的數據顯示,約16%的德國人花粉過敏。過去幾年裡,花粉過敏者人數增加四倍,其中約30%的患者發展成為慢性哮喘。
圖片來源: ZB - Fotoreport約25年前,花粉季節多在二月開始,如今平均提前10至11天,而且持續時間更長。科學家們認為環境因素在這其中脫不了干係,例如讓花粉更富侵略性的汽車尾氣。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Wolfram Steinberg花粉日歷是一種過敏者較常使用的提醒系統。它以列表的形式顯示何種花粉在何時何地出現。目前花粉日歷也可作為應用軟體直接在智慧型手機上使用。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為了判定患者對哪種花粉過敏,多數醫生一般會做皮膚點刺試驗。在試驗中,不同的過敏原被刺入皮膚表層,然後根據反映判斷,過敏由哪種花粉引起。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歐洲52%的過敏者都對草粉過敏,33%對樹粉、27%對雜草。其中包括豚草,原產於北美洲,傳播到德國,甚至可引發哮喘
圖片來源: Fotolia/emer在備受德國人青睞的旅遊勝地還有其他一些引發過敏的「罪魁禍首」。懸鈴木樹和橄欖樹均榜上有名。比如在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可看見這兩種樹。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chromorange對交叉過敏可不能掉以輕心。交叉過敏者除了對花粉過敏以外,同時也對特定的食物過敏,例如對樺樹和蘋果過敏。交叉過敏嚴重時可造成呼吸困難。
圖片來源: DW/E. Shoo高山是沒有花粉的地方,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沒有危險的花粉。阿爾卑斯山為需要擺脫花粉困擾的過敏者提供了理想的修養之地。
圖片來源: Fotolia/Gruenberg花粉在海邊清潔的空氣裡無處藏身。例如,北海對過敏者和哮喘患者有療養的效果,這一點早已眾所周知。
圖片來源: Fotolia/detailblick 研究者同時發現,如果空氣中花粉含量相當,有封鎖規定地區比無封鎖規定地區的新冠感染人數少一半。
慕尼黑施瓦賓醫院(München Klinik Schwabing)傳染病學家克萊門斯‧溫特納(Clemens Wendtner)表示,春季花粉盛行會導致某些病毒的傳染性增加早就得到專業論證,現在的研究證明,新冠病毒也在此之列。他指出,儘管春季日照增加對人體有益,但同時不應忘記戴口罩以及保持距離的重要性。他說,「尤其是在空氣中花粉含量很高的春季,應該注意佩戴可過濾粉塵的口罩,它不僅能夠過濾空氣中花粉,還能過濾新冠病毒。」
對於該研究,德國過敏學和臨床免疫學協會發言人約根‧克雷納-特貝(Jörg Kleine-Tebbe)向德新社表示,「花粉數量和傳染病之間的聯繫明顯存在,但影響較小。人們不必為此恐慌。」
樂然/任琛(德新社等)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