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科隆國際藝術展與中國古玩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6年2月18日

為期近一周的科隆國際優秀藝術展正在該城的展覽中心舉行,近200家畫廊、藝術商和古董商推出了自己的收藏精品,來自中國的文物,元、明、清的字畫,地毯,瓷器和青銅器製品等也是此次優秀藝術展中的一大亮點。以下是德國之聲記者的實地報導。

呂洞賓瓷像圖片來源: AP

此次科隆國際優秀藝術展是集科隆三大春季藝術展會的首次展覽。德國的參展商佔絕大多數,外國參展商所佔比重只有10%。毫無疑問,古董精品是此次展會的重點。邁森瓷器、畢德麥耶爾、青春藝術風格的家具、巴比松畫派的精品,印象主義畫家的名作,一件件,一幅幅珍品令人驚嘆,流連忘返。陸斯恩-米尼翁,霍安-米羅,恩斯特-托馬斯,就連德國著名作家赫爾曼-黑塞的畫作也被收集其中。為了杜絕贋品的出現,此次展會還專門設有由古玩商,科學家和策展人組成的評選委員會。對西方藝術感興趣的收藏家和愛好者來說,此次展會無疑是必到之地。在古董展廳中,來自中國的藝術收藏尤其受到西方收藏家和愛好者的青睞。這些藝術精品大多於19世紀前後外流國外,被歐美收藏家,古玩商精心收藏。位於科隆的日本、中國古老藝術畫廊的策展人漢斯-馬丁-施米茨為了收集更多的中國古老藝術品經常光顧歐美各大拍賣行。而中國藝術收藏家不惜斥巨資收購自己歷史文物的現象給施密茨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說:「這的確是近5年來才出現的一個現象。許多中國藝術商人蜂擁至歐美的各大藝術品拍賣市場,他們很有錢,出手大方,一再打破拍賣行的歷史價格記錄。不僅科隆的拍賣行是這樣,倫敦,巴黎也是如此。我認為,原因很簡單,一些中國人富了起來,他們像他們的前輩一樣,將多餘的錢投資於古老藝術的收集之中。這些人偏愛中國的傳統文化,因此也有針對性地進行收藏。」

然而看好中國傳統藝術精品的又豈止是中國人自己,這些古玩也令許多西方人愛不釋手。然而,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間審美情趣的差異是不言而喻的。難道西方人對中國古玩的迷戀只是出於對異國情調的好奇?德國中國藝術品鑑賞專家-建築師U.P.豪斯曼認為,許多中國古老的藝術品都具有簡約主義風格,因此受到西方人的喜愛。

「比如中國的明宋家具,19世紀的青銅製品等造型優雅,簡約,從審美情趣上來看,完全符合歐洲人的品味,與包浩斯的風格特點如出一轍。中國傳統的園林建築也不同於法國、義大利的直線簡單佈局。那種天人合一的佈局傳統一定要保持下去。」

征服西方藝術品市場的不僅是中國的古董,年輕一代的先鋒派藝術家也在西方藝術界佔據了穩定的席位。中國當代畫家方力鈞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無論繪畫還是雕塑,方力均誇張的手法令西方人印象深刻,他們認為方力鈞的作品極具表現力,帶有異國元素。不過,德國當代畫家伊門多夫作品的策展人,德國先鋒派畫廊負責人托馬斯-克羅伊策爾則表示,希望中國當代藝術家能更多地從自己的藝術傳統中汲取精粹,從而摸索出自己的現代藝術表現手法。在抄襲模仿上的加工不是真正的藝術精品。

祝紅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