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窮國婦女掉進全球化經濟的陷阱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4月22日

漫步德國超市,曾幾何時,「異國色彩」濃烈的熱帶水果已經比比皆是。物不為稀,價不為貴。然而,誰知盤中「果」,粒粒皆辛苦?

臉朝黃土背朝天的非洲農婦圖片來源: UNESCO

發達國家民眾的享受背後,暗藏亞非拉第三世界國民的辛勤勞作。「汗滴和下土」的超強度、17小時每日的超長度勞動,換來一年四季瓜果飄香。據發展及救援機構-樂施會(Oxfam)的估計,除卻充當中間環節的供貨商,真正的幕後英雄是世界範圍內3500萬名果農,他們來自低收入國度,婦女佔其中85%之眾。

「全球化」的商業鎖鏈貫通消費者及生產者,而亞非拉國家成為生產基地及勞動大本營,因為當地的薪水水準只是發達國家的五分之一。於是,這場商業游戲的結果是:貧困國家的婦女們終日勞碌,在縫紉機前縫製衣料、在流水線上安裝玩具,或是在果園裡澆水施肥。

「全球化婦女」一書的作者--Christa Wichterich寫道,由於這些工作無需特殊技能或文憑,於是婦女們首當其沖地走上生產第一線,並降低了全球化生產的勞動成本。

對於一些亞非國家的農村婦女來說,她們生平第一次有機會離鄉進城,獨立生存。但是這也意味著每周70小時的超強度勞動,工作條件也極其惡劣。Wichterich說:「幾年之後,這些婦女當中的許多人因為精力衰減,逐漸跟不上快節奏的步伐,或主動放棄工作,被被棄若敝帚。」

全球化經濟的後果還遠不止這些:一些貧窮的非洲國家的地區經濟面臨解體。比如說,星羅棋布的超級市場擾亂了當地的市場定價,並且剝奪了本國婦女賴以生存的基礎。

Margret Mshana曾在德國生活已久,幾年前,她重返故國-坦桑尼亞。她深刻瞭解坦桑尼亞的社會現狀。她說:「當地的婦女們收獲了蔬菜和牛奶,卻沒有市場,因為超市裡的商品遠比她們的定價便宜。為了生存,他們只好壓低價格,用農產品換取其它物品。」

長此以往,坦桑尼亞的農業經濟即將崩潰。企業集團購買土地,建立自己的農場,使得農村婦女失去生產資源,淪為替歐美國家賣命的廉價勞動者。在資本家信誓旦旦的承諾中,農婦賣掉土地,成為工人,而工業化的後果又使得她們被機器取而代之。這就是全球化經濟的悲劇。

(Silke Ballweg / 芙茗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