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紐時:中國高層家屬低價購股狠賺暴利

2013年1月2日

繼去年有國際媒體報導溫家寶家族聚斂巨額財富的報導以來,中國政壇高官家族財富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現有海外媒體爆料,原央行行長戴相龍的親屬曾通過購買大型保險公司股票而得到巨額利潤。

An employee counts Chinese 100 yuan banknotes at a branch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in Huaibei, Anhui province, July 6, 2012. China's central bank cut interest rates for the second time in a matter of weeks on Thursday, stepping up efforts to bolster an economy that last quarter probably suffered its weakest growth sinc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REUTERS/Stringer (CHINA - Tags: BUSINESS POLITICS) CHINA OUT. NO COMMERCIAL OR EDITORIAL SALES IN CHINA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曾經撰文聚焦溫家寶家族財富的《紐約時報》記者張大衛在本周二(2013年1月1日)發表長篇報導指出,中國社保基金理事長、原央行行長戴相龍的親屬通過購買大型高險公司股票而獲得巨大利潤。再爆猛料

chi 0201 Dai Xianglong - MP3-Stereo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現為中國社保基金理事長戴相龍於1995年至2002年任中國的中央銀行行長,在其任職期間,他親戚協助掌控的鼎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買進了平安保險公司的大量股票。

據悉,購買平安股份的鼎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是由多家投資公司控制,包括戴相龍的女婿車峰創辦的兩家公司,以及其他一些同車峰的親戚和業務夥伴相關的公司。根據監管備案記錄顯示,2002年末,鼎和曾花費5500萬美元購買了平安的股份。而2007年鼎和創業買下的股票已經價值31億美元,這也是該公司股票價值得到最後一次的公開披露。香港城市大學鄭宇碩教授表示,在中國,特別是對金融市場熟悉的人都知道,許多人會利用關係網路,透過和高官搞好關係,對自己公司的上市發揮有利的影響,而"有關係得人"也會通過投資活動獲取好處,他說:"在一般中國國民的眼中,這一類的報導是普遍的,他們也相信,同樣的故事,除了少部分裡外,都適用於每一個高層的幹部、領導人。"而屢屢爆出這類事件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中國的證券市場透明度還不夠高,而且有關詳實的規定也沒有完善規定,有很多漏洞,讓一些有關係的人發財了。"

外媒近月頻頻曝光中國高官家族財富,《紐約時報》曝光溫家寶家族之後,彭博社也曾做過關於習近平家族財富的報導。圖片來源: Reuters

《紐約時報》報導還表示,在記者調查過程當中發現,並沒有跡象表明當時對保險行業有監管權的戴相龍知曉自己親屬的行為,也沒有跡象表明交易當中存在任何違法行為。不過看起來,他的親屬確實通過投資處於他監管之下的金融服務公司獲取了巨額利潤。密西根大學法學院中國證券法專家郝山(Nicholas Howson)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曾表示,雖然沒有證據顯示高管本身有非法和貪腐行為,但他們的親屬參與本系統的實際經營活動讓人認為,中國高官有獲得企業初始股的特權。

只要有門路都能當股神

就在上個月曾有媒體爆料,在戴相龍親戚協助掌控的鼎和公司購買平安股票的同一天,另一家投資公司也以不同尋常的低價購買了平安的股份。這家名為天津泰鴻的公司後來被溫家寶總理的家人部分控制。《紐約時報》報導說,鼎和創業和泰鴻投資集團在2002年買下股票,同年,中國有關當局特許平安保險不受在亞洲金融危機後實施的要求大型金融公司分割的規定的約束,允許該公司無須按規定出售部分業務。兩年後,平安首次在香港公開發售股票。在2007年,平安再度在上海上市之後公司的股價急劇飆升。在2007年底,泰鴻購買的平安保險股票價值37億美元。香港城市大學鄭宇碩教授表示,這一類的報導,從網民的閒談上升到被國際媒體報導的層面,而這引起的影響就比較大,也會影響中國領導層的形象。

前中國央行行長戴相龍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在《紐約時報》報導截稿之前,戴相龍方面並沒有對相關媒體的詢問做出任何回應。

據該報調查,戴相龍目前就職於中國社保基金。就在去年秋天,這家政府控制的機構宣佈他將投資36億美元給多傢俬募股權基金,其中包括新天域資本,而該公司的創始人包括溫家寶總理的獨子溫雲松。

面對屢見不鮮的"國內新聞國外爆"現象,鄭宇碩分析原因表示,一個是在現在的數字化時代,媒體在收集資料獲取訊息更為便利,增加了爆料幾率;另外,中國國內和國外都有懷疑,在政治鬥爭過程中很多有關高層人物,會有意放出一些訊息,而媒體爆料後,將利用這些傳言來抹黑政治對手。不過,無論是何種原因,這種現象如果越來越普遍,成為趨勢,那麼,即便國內高層做不到公開透明,人們也可以海外媒體越來越多的這類報導,從另外一個角度對事件有所瞭解認知。

作者:文木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