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展出前東德電影
2005年10月14日這些由前民主德國DEFA影片公司出品的電影作品早已落滿歷史的塵土,此次參展的21部故事片、短片、動畫片和紀錄片分別出自戰後的40年間,重新展現了當時的東德社會風貌。紐約歌德學院的尤利安娜‧萬科和MoMA的電影部主管耶特‧彥森一起負責選片工作。萬科介紹說:「我們主要挑選了一些主題大膽、富有藝術表現力的作品。這些電影反映了當年東德藝術家、富有反叛精神的女性、青年人的生活狀態。」
失寵的作品
例如,訪客們可以重溫1972年在票房紀錄和國際聲譽上都卓有成績的電影——《保羅和保烏拉傳奇錄》,1957年出品的「Berlin-Ecke Schönhauser」也算是東德電影公司給予西德前一年傑作——「Die Halbstarken」的有力還擊。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上演的影片還包括一些違反社會主義統一黨(SED)基本精神的作品,如1965年的《我是兔子》(導演:庫爾特‧麥奇西),據悉,這部影片原本是東德政黨領導人授權拍攝的,旨在圍繞社會主義民主化問題引發討論,結果卻有失偏頗,未能把握好政治方向。另一部電影——東德著名紀錄片導演尤根‧波特謝爾的《45年》也遭受同樣命運,被打入冷宮幾十年。
遲來的聚會
東德電影回顧展也帶領參觀者領略許多電影演員、劇本作者、電影大師的風采。例如著名導演弗蘭克‧拜爾、艾維裡勒‧施密特(《自行車》,1981年),以及剛剛提到的波特謝爾。電影明星如尤塔‧霍夫曼、安吉利卡‧多莫瑞澤等人也將親自攜參展影片與觀眾見面。德裔好萊塢影星阿明‧繆勒-斯塔爾當年也是在東德開始了銀屏生涯,目前出於健康原因不得不取消了出席計劃。但是MoMA依然於10月7日在開幕式上播放了由他主演的電影《第三者》(1971年)。閉幕影片則定為一部被禁的短片:《一周叫喊一次》,攝制年份為富有轉折意義的1989年,主要展現了狂野東柏林一群青少年的離經叛道。劇本作者和電影導演君特‧尤丹也將親臨現場。
獨一無二
MoMA此次舉辦的回顧展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最有意義的一次東德影展。許多參展影片不僅在美國、即使在德國本國也是前所未聞。東德國家電影公司DEFA在1946至1992年間總共製作了7500多部影片,其中有1000部故事片,其中大部分出自著名的柏林巴貝爾斯堡製片廠。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