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經濟能永遠保持增長嗎?

2012年5月27日

穩定的經濟增長是德國經濟政策的既定目標。因為增長等同於發展和繁榮。但持續的經濟增長究竟具有怎樣的意義和可行性呢?這些問題都是六月將召開的聯合國會議「裡約+20」的焦點。

Piles de monnaie en croissance © Frog 974 #34870028
Symbolbild Geld und Wachstum圖片來源: Fotolia/Frog 974

(德國之聲中文網)超市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最新的藥品,以及渡假旅行消費,這一切經濟活動最終都反映在國內生產總值(GDP)這個統計數字裡。如果今年的生產和銷售比上年多,國內生產總值就會隨之增加,人們稱它為"經濟增長"。在大多數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因此被視為富裕和發展的指標。

然而,在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時,對可能的損失,如嚴重的火災,或在原料提取、貨物生產及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是不予考慮的。從武器製造到糧食生產,各個生產領域都被計算在內。伴隨著經濟增長可能出現的社會分化也一樣被忽略了。厄瓜多爾前能源部長、參加過"世界糧食計劃署"會議的阿爾貝托‧阿科斯塔(Alberto Acosta)認為,這些都是導致目前的增長方式被批評的原因。

經濟增長不代表發展

"經濟增長並不等於發展。每一種增長方式都有其社會和生態的背景。經濟增長有好的形式,也有不好的形式。"

德國的商場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阿科斯塔說,工業國家遵循為了增長而增長的邏輯,完全不顧及本國民眾的實際需求,並且以發展中國家的疾苦為代價。因此他呼籲放慢經濟發展的步伐。

在傳統經濟部門和經濟政策那裡,"減少增長"仍然是一個禁忌,彼得拉▪平澤勒(Petra Pinzler)說。她是《僅靠增加是不夠的 - 從經濟增長的狂熱到國內生產總值的幸福》的作者。

"傳統的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增長可以永遠持續下去,經濟數字是可以不斷向上攀升的。相反,一些更多關注環境的經濟學家認為,經濟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世界不是平的,它是圓的。在一個像地球這樣的有限的空間裡面,沒有什麼東西能夠無限增長。 "

經濟的發展其實也可以通過擴大服務業領域來實現。不過彼得拉▪平澤勒提醒道,在這個領域也存在具備高度投機性的金融交易。她呼籲,不要再把福祉和物質財富等同起來,她還提醒人們注意關注對於幸福感的研究結果:經濟增長和福祉只有在非常貧窮的國家才存在一個相互聯繫,當富裕達到一個特定的水準後,幸福感不能再被無限制的提高,就像三輛汽車不能帶來三倍的快樂一樣。

經濟需要增長來推動?

作為世界銀行的自然資源專家之一,君特▪施密特(Günter Schmidt)反問,在發達國家是否已經真的達到飽和,經濟發展放緩的空間是否真的存在。他指出,正是增長的缺乏,造成希臘的富裕和幸福感急劇倒退。在"世界飢餓救濟組織"的大會上,施密特提出的觀點就是:增長在未來仍然是世界經濟的推動力。

"不論發生什麼,我們都要增長。幾年後,地球上將有90億人口。此外,在所有國家,收入都會增加,尤其是在印度和中國這樣的國家。在食物或別的方面,這些人會有對不同貨物和產品的需求。誰能夠對這些人說:'你們不應該這樣做'!"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如何放慢經濟發展腳步

專家說,人類天生就充滿創意,會不斷研發新的技術或者節約儲蓄,並通過銀行貸款投資在研究及發展中--這一切都帶來增長。一個實際的問題是,在全球性的競爭中,哪些主管部門應該對相應的國家提出放慢發展步伐的指令。

但是,恰恰是發展中國家提出限制世界經濟發展的要求。一個建議是:國內生產總值需要由別的指數替代,或者將環境破壞等因素納入綜合考量,以此減少政府不顧一切發展經濟的壓力。此外,對自然的掠奪必須受到更重的處罰。專家們對寫在"裡約+20"議事日程最上端的,所謂確保社會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持懷疑態度。人們擔心,如果按照這一理念,環境本身也變成了在交易所裡進行交易的商品。

作者:Christina Ruta,編譯:簡如

責編:苗子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