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綠色通道」——中國向海外人才拋橄欖枝

2007年4月30日

長期以來,多數留學人員選擇在國外發展,對此,國家16家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建立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綠色通道的意見》,向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拋出橄欖枝。該政策有何長足之處,海外高層次人才有何反應?西門子公司大型工程項目總經理陳江霞和漢堡大學終身正教授張建偉接受了德國之聲實習記者的採訪。

海外學子如飛龍遨遊四海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2007年,國家為吸引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又有重舉。國家16家部門聯合開通「綠色通道」,歡迎海歸回國工作、創業。「該政策在海外留學人員中引起了共鳴,」 就職於西門子公司的陳江霞稱,「與以往不同的是,《意見》針對各界高層次人才,更重視個人的才能而不是學歷,這與德國社會求實的觀念不謀而合。」 「學歷代表昨天,工作經驗和開拓精神則代表今天和明天。」 該《意見》「把握今天,著眼明天」的精神,令陳江霞感到很欣慰。張建偉教授認為:「該政策的出台非常及時,中國意識到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缺乏研究資金的時代已經過去,目前國內更缺乏的是人才和知識。」

至2006年底,中國留學人員總數已達106.7萬人,回國人員總數達27.5萬人,比2005年增長21.3%,回國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該《意見》的出台向高層次人才開通了一條更寬廣的「綠色通道」,突破傳統限制,創新各種引進方式,做到「不求所在,但求所用」,鼓勵海歸回國創業,並為其家屬提供一系列的便利,解決其後顧之憂。對此,陳江霞表示「自己是經歷過洋插隊的海外學子之一,愛國之心難以言表。物質生活並不是主要追求。如果國內能提供一個充分展示才能,挖掘潛能的平台,會考慮回國工作。」 對於多數留學人員選擇在海外發展,陳認為「情況各異,事業發展、家庭、機遇等都是影響個人決定的因素」。

活躍在世界科學舞台的張建偉教授認為,「各領域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工作方式。科學無國界,科研領域的科學家們並不單純為某一機構服務,他們參與眾多跨國科研合作開發項目。生活在一個洲,事業遍及各地的例子屢見不鮮。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國界的概念也越來越模糊。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合作的內容、實質和最後的結果。通過各種合作也實現了為國服務。」 張教授就是通過積極開發和促進與國內科研界的合作為國服務。目前,他正主持一個中德聯合培養博士生的項目,推動漢堡大學和清華大學聯合培養優秀博士生。另外,張教授還積極起到橋樑作用,首次將歐盟的研究經費引入中國,「在數字廣播網領域,歐盟首次資助中方研究人員,」 張教授稱,「這種的工作必須有人來做。目前在德國的工作崗位上,能更好地為跨國合作項目搭橋引線。」

中國是人才流失最嚴重的國家,專家認為,軟環境建設是阻礙海歸的主因。對此,張教授指出,「長期來看,國外的科研環境較國內更寬松自由,研究配備更齊全,特別是在基礎研究方面。而國內的科研則存在急功近利,大躍進的現象。總的來講,國內外研究環境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對該《意見》的成熟性、政策的長久性還有待探討。」 陳江霞也指出,「海外高層次人才對回國服務的簽證以及退休金的解決方案也很關注。希望國家能出台更詳盡的相關政策,在簽證方面提供方便(多年或永久) ,使高層次人才能隨時為國服務。

此外,一向備受關注的雙重國籍問題也是討論的焦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