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因稀土升級後趨緩 川習會仍在計劃中
2025年10月13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商務部周日(10月12日)發表聲明指出,川普關稅威脅是 「典型的雙重標準」的典型例子,「動輒以高額關稅進行威脅,不是與中方相處的正確之道」 。
川普12日在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發文,態度有所緩和,呼籲各方「別擔心中國」,並稱習近平「只是心情不好......他不希望自己的國家陷入蕭條,我也不希望美國這樣。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不是傷害它」。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周一(10月13日)接受福克斯商業新聞網(Fox Business Network)採訪時也透露,中美雙方在周末進行了大量的溝通,「我們已經大幅緩和了緊張局勢。」
他告知,「川普总統表示,關稅要到11月1日才會生效。他將在韓國與習近平主席會面。我相信這次會晤計劃仍將繼續有效。」
不過,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則在受訪時展現強硬態度,他向接受福斯新聞稱,美中之間的博弈,「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的反應。如果他們作出極具攻擊性的回應,我可以保證,美國總統掌握的籌碼遠多於中國。」
萬斯批評,中國對美國的關鍵供應鏈有如此大的控制權,對美方來說已經體現出國家緊急狀態,因此川普对北京加徵高關稅是合理行動。但他也稱,「如果中國願意採取理性態度,那麼川普也始終願意談判」,未來幾周就可以看出「中國究竟是想開啟一場貿易戰,還是希望明理的解決問題」。
這場交鋒正威脅著川普与習近平11月可能在韓國APEC會議期間舉行的會晤,並可能終結雙方在貿易戰中的暫時停火。今年4月,美中雙方曾短暫互征超過100%的新關稅。
川普上周五(10日)宣佈,為回應中國加強對稀土出口的管制,美國將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額外100%的關稅,最遲於11月1日生效,同時將限制向中國出口「關鍵軟體」,並可能取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原定的會晤。川普周五還在社群網站的一篇貼文中寫道,中國「變得非常敵對」,通過限制稀土金屬和磁體的出口「挾持全世界」。
川普的關稅聲明引發市場震蕩,華爾街科技股下跌,依賴中國稀土加工的外國製造商普遍不安。
稀土問題是中美貿易衝突的核心議題之一。中國商務部10月9日宣佈,將加強對稀土相關技術出口的管控。企業今後若要出口用於稀土開采和加工的機械與技術,須經政府批准,外國企業還將面臨額外限制。該部解釋稱,這一措施是「依據法律法規、完善出口管制體系的正當做法」,並強調「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聲明指出,當前世界局勢動蕩不安,軍事衝突時有發生,稀土物項在軍事領域具有重要應用,中方實施管制旨在「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美國貿易談判格裡爾(Jamison Greer)受訪時指出,中國此舉是「一場權力擴張的行動」,美方事前並未接獲任何通知,「我們從公開消息得知此事後,立刻聯繫中方要求通話,但他們推遲了。」
在回應川普的新關稅措施時,中國商務部批評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濫用出口管制,對華採取歧視性做法」,稱美方對半導體設備、晶片等產品實施單邊長臂管轄,並在上月中美馬德里經貿會談後短時間內出台多項對華限制措施。中國商務部表示,美方行為「嚴重破壞雙方經貿會談氛圍」,敦促其「盡快糾正錯誤做法」,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通過對話解決分歧。
中國商務部強調,「對於關稅戰,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不願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也必將堅決採取相應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
此外,中國交通運輸部周五宣佈,自10 月 14 日起對停靠中國港口的美國船舶徵收港口費,以回應美方此前針對中國船隻實施的同類措施。美方的規定可追溯至拜登政府時期的一項競爭調查。從同一日起,凡屬中國企業或中國製造的船舶在美停靠,也將被收取費用。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