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中領跑「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大賽

平心2007年7月26日

由美國前國務卿阿爾布萊特等人領導的美國華盛頓Pew研究中心全球觀點項目最新一期日前推出。這個項目共調查了世界上47個國家45239人,全文長達160多頁。在這篇報導裡,德國之聲記者將其中各國認為最大盟友和最大威脅的情況作一個歸納。各國民眾把美國視為最大盟友和最大威脅的仍然最多,但中國也進入了全世界民眾喜惡表的最前列。這表明:在世界影響力方面,美國雖然仍絕對最大,但已經悄悄出現了美中爭奪的局面。

樹大招風圖片來源: AP

美國招惹的愛最多恨也最多

非洲、拉美這些地區,有不少國家的人把某個鄰國視為最大盟友或最大威脅。被兩個以上國家的民眾視為最大盟友的只有7家:美國(19國)、歐盟(5國)、沙烏地阿拉伯(5國)、巴西(3國)、德國(3國)、法國(3國)、中國(3國)和俄羅斯(2國)。美國遙遙領先於第2位歐盟。

被兩個國家以上視為最大威脅的,同樣是美國(17國)遙遙領先,接下來是伊朗(9國),基地組織(4國),以色列(4國),俄羅斯(2國)。

視美國為最大盟友的人數比例居首的是以色列的民眾,高達87%以色列受調查者持這種觀點。接下來是中國的兩個鄰居:韓國(75%)和日本(74%),然後是美國的鄰居加拿大(69%)。有意思的是,沒有一個歐洲國家的民眾認為美國是最大盟友。

視美國為最大威脅的人數比例居首的是孟加拉(72%)。中國以66%高居第二位。北約成員國土耳其(64%)、巴基斯坦(64%)、印尼(63%)人的反美情緒竟然也排在委內瑞拉、阿根廷這些拉美國家前面。有意思的是,西歐國家中竟然也有一個,其民眾認為美國是最大威脅,即西班牙(29%),美國後面排列得也很有意思,西班牙人心中第二第三大威脅是基地組織和伊朗。東歐有兩個國家(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民眾視美國為最大威脅。

中國全面處在二線

視中國為最大威脅的國家一個也沒有。視中國為最大盟友的有3個,即科特迪瓦(69%的科特迪瓦人持這種觀點)、馬來西亞(39%)和俄羅斯(22%)。視中國為最大威脅的比例最高的是韓國人,達64%。

雖然中國處在第一位情況很少,但處在2至4位的情況卻相當頻繁。總的看來,非洲和亞洲國家民眾對中國好感強的最多。把中國視為第二大盟國的共有9個國家的民眾,為委內瑞拉(22%)、衣索比亞(53%)、肯亞(41%)、馬裡(49%)、坦桑尼亞(32%)、巴基斯坦(58%)、孟加拉(45%)、日本(26%)和韓國(48%)。日本和韓國人眼裡的中國,相當於世界許多國家人眼裡的美國,可謂愛恨交加。

把中國放在第三大盟國位置的有加納(32%)、奈及利亞(27%)、塞內加爾(30%)、南非(25%)和印尼(24%)。西歐沒有一個國家的民眾視中國為盟友的。

25%的美國人視中國為第三大威脅,地位僅次於伊拉克和伊朗,還排在北韓前面。在西歐6國人的盟友表裡,中國完全沒有出現,但在威脅表裡卻是全面排在較前面的位置上,法國(30%)和德國人(20%)視中國為第三大威脅,其次是義大利(22%)、英國(14%)和西班牙人(11%)。瑞典人則只有5%認為中國是最大威脅。拉美只有墨西哥人認為中國是最大的威脅之一(以20%排在第3)。東歐認為中國是大威脅的,捷克(17%)居多,俄羅斯雖有22%的人認為中國是最大盟友,卻也有16%的人認為中國是最大威脅。

亞洲鄰居裡,韓國(64%)和日本(49%)認為中國是第二大的威脅。居第3位的是印度(30%的印度人持這種觀點,排在威脅的第3位)。

有意思的是,對美國和中國的愛與恨經常結合在一起:19個認為美國是最大盟友的國家裡,有6個同時認為中國是第二大盟友,有3個認為中國是第三大盟友。認為美國是最大威脅的17個國家裡,有一個(印尼,17%)認為中國是第2大威脅,有兩個(墨西哥和奈及利亞)認為中國是第三大威脅。

中國與相對國家地區之間

在中國民眾眼裡,最大的盟友是俄羅斯,46%的受調查者是這樣認為的。但也有6%的中國人認為俄羅斯是最大威脅。在俄羅斯人眼裡,中國和德國(都是22%)並列最大盟友,但也有16%的人認為中國是最大威脅。

排在俄羅斯後面的中國大盟友依次為:歐盟(21%)、韓國(20%)、美國(18%)。有意思的是,美國在許多中國人眼裡也是最大的盟友。在美國,則只有4%的人認為中國是最大盟友。另外,有8%的中國人認為印度是最大盟友,也有4%的中國人認為日本是最大盟友。印度則有23%的人認為中國是最大盟友,比例相當高。日本也有26%的人認為中國是最大盟友,這個比例比中國人中的4%高得多。

中國人眼裡最大的威脅是美國,66%的人這樣認為。排在第二位的是日本(63%),第三位是台灣(11%)。日本人中認為中國是最大威脅的有49%,排在威脅國的第二位,這個比例比中國人認為日本是威脅的小。

現象和趨勢歸納

綜合上面提到的和還沒有提到的,歸納成以下一些現象和趨勢:

一. 就一個國家引起其它國家人的情緒(無論正反)的強烈度而言,顯然是美國第一,但中國悄悄地佔據了第二個位置。出現在7個地區正反共全部14個表中的唯一的國家是美國,被認為是最大盟友和最大威脅的,都是美國遙遙領先於世界其它國家。但是,中國也出現在其中13個表中(只有西歐國家的盟友表中沒有中國)。同樣出現在13個表中的只有俄羅斯,但俄羅斯在正反面的情緒表上比例都很低。再就是歐盟出現在所有7個「正」表上。其它國家就差得遠了,比如德國出現在其中5個表上,日本出現在4個表上,而印度只出現在2個表上。記者計算了一下,認美國為最大盟友的比例平均值(本國以外的46個國家的比例相加除以46)達29.35%,認美國為最大威脅的比例平均值達27.93%。但是,認中國為最大盟友的比例平均值也達到了16.93%,認中國為最大威脅的比例平均值為11.61%。據此可以認為:在對世界的影響力方面,已經出現了美中突出一大塊爭奪第一的局面,較遠的第3位第4位應該是俄羅斯和歐盟。美國作為當今唯一的超級大國,遙遙領先,是理所當然的,但中國在緊追,卻也是事實。

二. 無論正反,美國在6個地區(北美地區無法比較)中可以說全面超出中國。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地區是亞洲和非洲。在亞洲,中國的平均盟友度高達37.57%(按上述計算方法),是唯一高於美國的地區(36.50%)。在非洲,中國的平均盟友度高達37.10%,已經相當高了,但美國更以56.20%勝出。在西歐,中國的平均盟友度幾乎沒有,而美國高達17.17%。其中英國人心中的美國盟友度最高(57%),法國第二(33%),德國(30%)比義大利還低一點(31%)。在最大威脅表上,西歐是中國威脅度(17%)唯一高出美國(15.83%)的地方,德國人中有14%視美國為最大威脅。在中東,視美國為最大威脅的平均值達32.63%,比中國(4%)高出很多。在亞洲,視美國為最大威脅的達49.75%,但中國的威脅值也達到了25.71%。

三. 中美與鄰居之間經常有一些愛恨交加的關係。就中國而言,中韓、中日間的相互看法最突出。韓國人視中國為第二大盟友(48%),同時也是第二大威脅(64%);中國人視韓國為第三大盟友(20%),視韓國為最大威脅的中國人幾乎沒有。日本人視中國為第二大盟友(26%),同時也是第二大威脅(46%),中國人視日本為最大盟友的很少(4%),但視日本為第二大威脅(63%)。俄羅斯人視中國為頭號盟友(22%),但也有16%的人視中國為最大威脅。中國人視俄羅斯為頭號盟友(46%),視俄羅斯為最大威脅的只有6%。印度人視中國為最大盟友的(23%)和最大威脅的(30%)都很多,中國人視印度為最大盟友的(8%)和最大威脅的(10%)也有一定比例。美國與拉丁美洲的關係與此相似,8個拉美國家,平均25.14%的人認美國為最大盟友,但更有39.14%的人認美國為最大威脅。

四. 歐洲人對鄰居認可度高,對歐盟認可度有限。德國人心目中,法國是最大盟友(51%),美國第二(30%),第三是英國(26%),歐盟只被16%的德國人視為最大盟友。在法國人心目中,德國人更是最大盟友(80%),第二是英國(42%),美國佔第三(33%),歐盟的認可度只有11%。歐洲6個受調查國家裡,西班牙人對歐盟的認可度最高(44%),高居其盟友首位。其它國家的人對歐盟的認可都有限。

五. 在中東和亞洲穆斯林地區,人們對恐怖主義和自殺性恐怖襲擊的認可度還是相當高,但比起5年前大大降低了。2002年時,74%的黎巴嫩人認為自殺襲擊有理,現在只有34%,降低了40%;孟加拉2002年時有44%的人擁護自殺性襲擊,現在只有20%了,降低了24%;巴基斯坦2002年時有33%的人支持自殺性襲擊,現在降低了24%,只剩下9%了。印尼人2002年時26%支持自殺性襲擊,現在只有10%了,降低了16%。

全球觀點項目

「全球觀點項目」(Global Attitudes Project)是華盛頓Pew Research Center從2002年開始搞的一個全球民意調查。項目的主席是美國前國務卿阿爾布萊特和美國前參議員丹佛(John C. Danforth)。2002年夏天的第一份調查報告蒐集了44個國家38263份調查樣本,此後雖然每年都搞一、二次,但都是較小規模的。2007年春這份報告於7月24日發表,共回收了47個國家和地區45239份樣本,超過了2002年調查的範圍。

這個報告在中國採集的樣本最多,達3142份,其次為印度,2043份,巴基斯坦也有2008份,亞洲共調查了11381人。美洲共調查了8895人,其中美國樣本數為2026份。西歐共調查了5007人,其中德國1000人。東歐4306人,中東7179人,非洲8471人。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