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五角大樓周五(5月10日)宣佈,將在中東地區部署"阿靈頓號"(USS Arlington)兩棲船塢運輸艦與"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在馬提斯離職後代理美國國防部部長的沙納漢(Patrick Shanahan)已經批准了該部署。此前,華盛頓已經向該地區派遣了"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和配置著B-52遠程轟炸機的飛行中隊。
美國方面表示,增加軍事部署的原因是伊朗可能向美軍發動攻擊,但沒有公開關於來自伊朗威脅的詳細訊息。五角大樓周五的一份聲明稱,"無意與伊朗發生衝突",但華盛頓已經做好準備保護自己的利益。
事實上,美國早就計劃向該地區部署航母和"阿靈頓號",不過目前加速了該進程。五角大樓在周五表示,出於安全考量,不會詳細說明部署的時間表和確切位置。在聲明中,五角大樓表示會密切關注伊朗政權的行動。
對峙愈發激烈
華盛頓與德黑蘭在伊朗核問題上的爭端不斷升級。伊朗方面拒絕了川普政府方面的會談提議,美國則提醒其商業艦隊,要小心可能來自伊朗方面的攻擊,並向中東部署了愛國者導彈。
伊朗半官方媒體塔斯尼姆(Tasnim)通訊社援引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一位代表稱,不會與美國人進行談判。"我們國家……認為,美國不可靠",IRGC的政治事務副主席賈瓦尼(Jadollah Dschawani)說,他表示美國不敢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
川普周四稱,伊朗領導人應該給他打電話、安排會面,但這位美國總統也表示鑑於目前的緊張局勢無法排除軍事行動。目前,美國B-52遠程轟炸機已經抵達卡達军事基地。另外據一名美國防部官員稱,沙納漢已經下令,將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也部署在該地區。
軍事衝突風險增加
美國海事局提醒該國貨輪、油輪,在中東海上航線警惕來自伊朗方面的襲擊,稱襲擊目標可能是紅海、波斯灣以及曼德海峽的商船海或者軍艦。
40年前,霍梅尼以及支持者奪取了伊朗政權。這名政教合一的領袖巧妙利用人民反對巴列維國王的情緒,建立並鞏固了延續至今的伊朗國家體系。
圖片來源: Reuters/Official Khamenei website1979年2月1日,霍梅尼乘坐法國航空公司的客機結束流亡生涯,回到久別的德黑蘭。一名記者問他「現在什麼感覺」,霍梅尼答道:「我沒有感覺」。情感屬於世俗范疇,而霍梅尼是真主的使者。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1978年12月10日、11日兩天裡,估計有600萬至900萬人在伊朗各大城市走上街頭,這些抗議活動基本上是和平的,而同年9月8日舉行的抗議活動期間則發生了流血鎮壓。以巴列維國王為首的政府清楚,政權被推翻已是指日可待,毋庸置疑,將取代自己的將是宗教領袖霍梅尼。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UPI還在流亡期間,霍梅尼對伊朗國王為解放婦女頒發的新政發動抨擊。新政包括,1963年伊朗婦女獲得了普選權。即便如此,大部分伊朗婦女熱切盼望霍梅尼回歸,希望伊朗君主制就此終結。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IMAGNO/Votava1971年伊朗國王和王後在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舉行盛大慶典,紀念2500年前誕生的波斯帝國。許多國家元首均到場慶賀。霍梅尼也從流亡地發來「賀電」,稱伊朗現行的君主制「殘忍、邪惡,同伊斯蘭教義背道而馳」。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kg-images/H. Vassal這是巴列維國王和王後1979年6月在流亡地墨西哥庫埃納瓦卡市(Cuerna Vaca)。在伊朗伊斯蘭革命的浪潮中,巴列維國王不得不在當年1月16日率王室逃離德黑蘭,次年7月27日,因癌症不治死於埃及開羅市。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UPI1979年1月,伊朗首都德黑蘭的街道上,伊朗士兵同平民相互問候。士兵手持象徵和平的丁香花迎接和平。2月11日,伊朗軍隊宣佈保持中立。儘管如此,2月與4月間,革命法庭仍然將數名將軍判處死刑。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EPU霍梅尼返回伊朗後,立即宣佈迄今的君主制、伊朗政府以及議會為非法。他說,「我將任命一個新政府。我這樣做,基於這個民族對我的信任。」伊朗研究學者認為,在1979年年初,霍梅尼的這番話並非自欺欺人,而是當時的現實。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FY巴扎甘(Mehdi Bazargan,1908-1995)自上世紀三十年代起就參加反對派運動同巴列維王朝做鬥爭,因此曾遭到多年的監禁。霍梅尼任命巴扎甘為政府第一總理,但後者卻批評霍梅尼,稱其是「戴頭巾的君主」。巴扎甘在總理的位置上只坐了9個月。
圖片來源: Iranian.com1979年11月,伊朗激進大學生佔領了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並將使館人員扣留作為人質。這一行動前有傳言說,美國將保護巴列維國王重返伊朗。霍梅尼巧妙利用這一革命聲勢,將新憲法的批評者稱為「美國的盟友」給予打壓。作為宗教最高領袖,霍梅尼也是伊朗憲法制定的最高決定者。
圖片來源: Fars1989年,哈梅內伊(Ali Chamenei)被專家委員會推舉為霍梅尼的繼承者,直到今天,哈梅內伊的地位凌駕於所有機構之上。現年79歲的他並沒有前任霍梅尼的特殊魅力,但他卻忠實代表了強硬派的保守立場:拒絕任何制度性改革,毫不留情地鎮壓反對派人士。
圖片來源: Reuters/Official Khamenei website 2015年7月月,伊朗與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以及德國經過艱難的談判,達成了針對伊核問題的全面協議(簡稱"伊朗核協議")。美國繼而暫停對伊制裁。根據協議,伊朗承諾放棄加強核能力,允許對其核計劃進行全面監督。
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退出了"伊朗核協議",並於去年11月重啟對伊朗的制裁。而歐盟、中國及俄羅斯則繼續堅持執行核協議。在美國退出核協議一周年之際,伊朗總統魯哈尼宣佈,伊朗也將部分退出該協議,逐步停止履行在核協議中做出的承諾。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在與美國的衝突中發揮著核心作用:自今年4月川普将IRGC列為"恐怖組織"後,伊朗正式將美國在中東的全部駐軍看作是恐怖分子。美國方面擔心,其在該地區的駐軍可能遭遇伊朗的襲擊。
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數千名伊朗人本周五參加了支持伊朗政權的遊行,示威者們高呼"美國應該知道,制裁沒有效果",並舉著"與美國同歸於盡"的標語。
王凡/任琛(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