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國制裁香港官員 港府抨擊「雙重標準及虛偽」

張筠青(綜合報導)
2020年8月8日

美國周五宣佈對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一系列官員實施制裁。香港政府發表聲明,批評美國的所謂制裁「卑劣無恥」。中聯辦也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絕不會畏懼任何蠻橫霸道」。

Hongkong & Sicherheitsgesetz China | Chinesische Flagge
圖片來源: Reuters/T. Siu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財政部周五發表聲明,宣佈制裁以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為首的11名香港及中國涉港官員,理由是這批官員破壞香港自治權,並限制香港公民的言論或集會自由。聲明稱,制裁是依據總統行政命令,以及《香港人權與民主法》和《香港自治法》兩部設港法案制訂。美國財政部下屬的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OFAC)在發布的制裁名單上還列出了被制裁官員的出生日期、住址、身份證號碼或護照號。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五在聲明中表示:「中國共產黨清楚表明,香港永遠不會再次享有北京承諾香港人民和英國的50年高度自治。川普总統已清楚表示,因此美國將視香港為『一國一治』,並對擊垮香港人民自由的人士採取行動。」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 (Steven Mnuchin)表示:「美國與香港人民站在同一陣線,我們會善用各種手段及權力對付損害香港自治者。」

香港政府周六發表中英聲明回擊,抨擊美國制裁香港高官的行為「卑劣和無恥」。這份與北京慣用措辭相似的聲明指責美國「所謂的制裁」是「雙重標準及虛偽」,並形容美國在聲明中揭露高層官員訊息的行為「應受到譴責」。港府聲明寫道:「美國國會和白宮利用去年6月以來在香港出現的反政府動亂,以人權、民主和自治為藉口,接連針對香港通過法案和宣佈行政指令。美國的行徑暴露其雙重標準和虛偽,且明顯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令香港和國際社會多人感到憤慨。」 聲明最後指出,美國政府的做法「將損害港美國各個層面的關係,特區政府對此非常遺憾」。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起草人、美國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表示,被制裁官員「精心策劃侵蝕香港自治權,同時帶頭進行打壓運動,違反香港保護普世人權價值的承諾。」

根據美國的相關規定,被制裁者在美國的資產會遭到凍結,與其有生意往來的美國公民也會受到嚴格限制。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香港保障國家安全乃天經地義,而外國企業在港營運也要穩定和合理環境,美國如單方面採取不合理行動,最終會影響美國企業。

駱惠寧:「搞『制裁』不是白費勁嗎?」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左一)、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左二)、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右一)都在美國的制裁名單上(圖為7月8日維護國家安全公署揭牌儀式)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L. Gang

香港中聯辦周六則對「所謂制裁」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並稱「絕不會畏懼任何蠻橫霸道」。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表示:「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恰說明我為國家、為香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我在國外沒有一分錢資產,搞『制裁』不是白費勁嗎? 當然,我也可以向川普先生寄去100美元,以供其凍結之用。」

中聯辦在聲明中寫道:「中方已多次闡明嚴正立場,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其它國家無權干涉。此次美方搞所謂制裁,是繼通過所謂『香港自治法案』之後,又一次對香港事務的粗暴干預,充分暴露其破壞『一國兩制』、遏制中國發展的險惡用心。」 中聯辦發言人還強調,「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

林鄭月娥上月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就曾經表示,她在外國沒有資產,也不嚮往前往美國,如果川普政府對她實施制裁,她只會「一笑置之,嗤之以鼻」。

除了林月娥外,同樣在制裁名單上榜上有名的還有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長李家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警務處處長鄧炳強以及警務處前任處長盧偉聰、香港國安委首任秘書長陳國基(兼任特首辦主任)。被制裁的中國涉港官員則包括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兼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駱惠寧和新設立的中央駐港國安公署首任署長鄭雁雄。

美國此次的制裁是對北京在六月底通過涉港國安法,以及港府將立法院選舉推遲一年做出的回應。今年6月30日,中國頒布港版國安法,理由是打擊「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從事恐怖活動,以及勾結外國等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但西方國家普遍將該法的頒布視為北京侵犯香港自治權利,打擊民主運動和言論自由的新一輪行動。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